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3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14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7篇
内科学   2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41篇
综合类   143篇
预防医学   66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55篇
  1篇
中国医学   47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41.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icient way to purify and to enrich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which have abilities to differentiate into chondrocytes. Methods Umbilical cord was acquired from new born infants and chopped into 1 mm2 cubics, then they were pretreated with colleganase and trypsin so as to get the mixed cell suspension. CD45(-),CD90(+) cells were acquired from the mixed cell suspension via FCM sorting and were cultured in the medium as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PO cells. The PO cells were detached and passaged by multiplex collagenase NB4 and the positive rate of CD90 and CD45 of the P1-P3 cells were observeed via FCM ; the P3 cells were induced to differentiated into chondrocytes. Results FCM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ositive rate of CD90 on P1, P2, F3 was (80.86 ± 7.85)%,(95.86± 3.28)%,(97.15± 1.43)%, while the positive rate of CD45 on P1, P2, P3 cells was (2.53 ±0.28)% and (0.97 ± 0.48)% and (0.05 ± 0.01)% respectively; P3 cells had differenciated into chondrocytes. Conclusion FCM presorting and Multiplex collagenase detachment procedures can swiftly acquire highly purified 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which have the ability to differentiate into chondroeytes.  相似文献   
142.
如何按照医学科学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要求,提高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增强博士研究生综合素质,是医学院校努力探索的问题。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对医学科学学位博士研究生及其导师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了博士研究生的培养现状,讨论、分析了影响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相关因素,提出了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3.
我国癫痫的患病率为35‰~48‰,每年新发癫痫病人约30余万人,约20%的病人宜手术治疗[1],视频脑电图技术的进步,对癫痫的诊断与致痫灶的确定有更精确的定位,我科于1999年8月~1999年12月共行癫痫多处软膜下横纤维切除术69例,现将其术后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999年8月~1999年12月,69例顽固性癫痫接受多处软脑膜下横纤维切断术,其中男性46例,女性23例;年龄6~50岁。外伤性癫痫2例,原发性癫痫54例,结节性硬化症5例,肿瘤、脑血管病8例。患者多经历长期的疾病折磨,情绪低落,智力及人格有障碍,内科用药治疗病程长,存在药物副作用多等特…  相似文献   
144.
导师程志清教授从事医、教、研30余载,学验俱丰,精于医理,勤于临床,师古不泥,善融新知,尤擅长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诊治.在西药规范应用的前提下,对高血压肥胖症的治疗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积累了宝贵的临床经验,为防治高血压肥胖症提供了新思路.笔者有幸随师学习,侍诊于前,受益匪浅,现将其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5.
目的观察蛇床子总香豆素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的影响。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蛇床子总香豆素20mg/kg组和尼尔雌醇组,对后3组大鼠行卵巢切除术,12周后检测大鼠体重、子宫重量、子宫内膜腺体数及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肌肝、E2、CT、TGF-β1、BGP含量和大鼠股骨骨密度及形态改变。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蛇床子总香豆素组大鼠体重、子宫重量和子宫内膜腺体数未见有明显增加或降低(P>0.05),而血清钙含量明显增加(P<0.05),血清磷含量下降(P<0.05);蛇床子总香豆素组大鼠血清E2、CT、TGFβ1、BGP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或P<0.05),股骨近端干骺端骨密度明显增加(P<0.01),光镜下可见骨小梁增多、增粗,呈网状,髓腔变小,与假手术组大鼠相似。结论蛇床子总香豆素能提高去卵巢大鼠股骨骨密度,改善股骨组织形态,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血清E2、CT、TGFβ1和BGP含量等相关。  相似文献   
146.
蛇床子素抑制血栓形成和血小板聚集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目的 观察蛇床子素抑制血栓形成和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方法 利用大鼠动-静脉旁路血栓形成模型和小鼠尾静脉注射胶原-肾上腺素合剂诱导血栓形成模型,分别测定给蛇床子素10、20、40mg·kg-1后血栓湿重和干重, 5min内小鼠死亡数和15min内偏瘫恢复数;分别采用ADP、凝血酶、花生四烯酸钠为诱导剂,测定经不同浓度蛇床子素处理后1、3、5min时血小板聚集率及最大聚集率的改变。结果 蛇床子素可以抑制大鼠动-静脉旁路血栓形成,减轻血栓湿重及干重;抑制胶原-肾上腺素合剂诱导的血栓形成,降低5min内的小鼠死亡率,提高15min内偏瘫小鼠的恢复率;蛇床子素在体外可抑制ADP、凝血酶、花生四烯酸钠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其IC50分别为0 .44、0 .186、0 .421g·L-1。结论 蛇床子素可明显抑制血栓形成和血小板的聚集。  相似文献   
147.
军队护士学校实习学员症状自评量表评定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78名护校实习学员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样本的SCL-90因子分大多数均高于国内常模评分,其常见的心理障碍是强迫、焦虑、恐怖、偏执及精神病性等。提示实习学员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普通人群,应加强对她们的心理疏导。  相似文献   
148.
加强临床教育以预防留置导尿患者尿道出血   总被引:47,自引:0,他引:47  
留置导尿是临床中常用的护理技术,属有损操作项目,而尿道粘膜损伤是临床留置导尿过程中的并发症之一,常在插管过程中或留置过程中出现血尿。临床中引起尿道出血原因较多,既有病人本身的原因,也与护士操作技巧和熟练程度,以及尿管应用等因素有关。如何减少或避免尿道...  相似文献   
149.
乳酸羟基乙酸共聚(PLGA)支架虽然早就应用于组织工程,用以修复肌腱、骨、外周神经等组织的缺损[1-3],但由于其亲水性差,细胞吸附力弱,在制作细胞-支架复合物时,往往效果不甚理想[4].我们用常压等离子体射流技术制备了PLGA支架,观察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在支架上的培养情况.  相似文献   
150.
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影响因素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糖尿病是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其发病率近年来无论是在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都呈上升趋势,已成为严重威胁人们健康的疾病之一。糖尿病一经确诊,往往只能控制,不能根治,需要患者与医生的密切配合进行终生治疗。糖尿病患者的自我调节中更需要有克制能力、行为应变能力和实施的意志力,其遵医行为程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糖尿病的并发症控制和预后。遵医行为是患者的行为(服药、节食或改变其它生活方式)与临床医嘱的符合程度。在医疗过程中,患者的病情是否好转,治疗措施是否有效,往往是由几个相关的因素决定的:医生的医疗水平、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