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8篇
  免费   140篇
  国内免费   56篇
儿科学   120篇
妇产科学   34篇
基础医学   121篇
口腔科学   16篇
临床医学   268篇
内科学   135篇
皮肤病学   14篇
神经病学   58篇
特种医学   82篇
外科学   173篇
综合类   642篇
预防医学   381篇
眼科学   58篇
药学   193篇
  5篇
中国医学   167篇
肿瘤学   47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119篇
  2013年   126篇
  2012年   139篇
  2011年   173篇
  2010年   142篇
  2009年   177篇
  2008年   130篇
  2007年   126篇
  2006年   135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113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狂犬病误诊为精神分裂症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伟 《广东医学》2003,24(10):1045-1045
患者 ,男 ,19岁 ,某部战士。因头晕不适 3d,烦躁不安、语无伦次 3h入院。患者 3d前无诱因出现头晕、全身不适 ,曾到卫生队就诊并给予对症处理 ,略有好转。 3h前患者情绪开始烦躁不安 ,语无伦次 ,感觉过敏、怕风、怕光 ,认为卫生员拿毒药给他吃。遂由患者战友送至我院。在门诊给予氯丙嗪 5 0mg肌注。拟诊精神分裂症收入院。体查 :一般情况可 ,无角弓反张 ,无脑膜刺激症 ,无病理反射。心肺未见异常。追问既往病史 ,患者半年前曾被一野狗咬伤右拇指 ,当时咬伤处有少许出血 ,患者未对其做任何处理 ,未全程注射狂犬疫苗。入院第 2天 ,患者体温升…  相似文献   
22.
第十届世界烟草或健康大六会.将于1997年8月24日至28日在北京举行。预计将有130个国家和地区的1800多各代表出席为期5天的大会。江泽民主席出任本届大会荣誉委员,将出席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开幕式并讲话。为了抓紧落实各项筹备工作,大会组委会于1997年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子宫颈癌肉瘤(uterine cervical carcinosarcoma, UCS)的临床、影像学特征、病理学形态、免疫表型及其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对4例UCS行HE及免疫组化染色,结合文献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特征,观察分析其治疗和预后。结果 4例患者平均年龄56岁,3例表现为阴道不规则出血,1例为接触性出血;影像学(彩超及CT)均发现实质性肿块;组织学上,4例均见恶性上皮和恶性间叶成分,3例恶性上皮肿瘤细胞呈不规则巢、片状,瘤细胞异型性明显,见丰富嗜酸性或透亮胞质,见灶性角化及单个细胞角化,1例恶性上皮成分呈不规则腺样结构,恶性间叶细胞梭形,伴明显异型,具有肉瘤形态,且有明显的黏液样背景,其中1例间叶成分为软骨肉瘤。免疫表型:所有恶性上皮成分CKpan(+),鳞状细胞癌p63、p40、CK14(+),子宫内膜样腺癌EMA、CK8/18、CK7(+),恶性间叶成分vimentin(+),软骨肉瘤S-100(+)。结论 UCS罕见,临床分期早,预后差。组织学以非角化性鳞状细胞癌+纤维肉瘤/未分化肉瘤成分常见,免疫组化标记对诊断及鉴别诊断有帮助。  相似文献   
24.
为提高恶性黑色素瘤抗原Mart l2 7-3 5肽的免疫原性 ,有效地在体诱发保护性免疫应答 ,本研究采用负压逆相蒸发技术 (REV) ,制备脂质体 ,包裹Mart 12 7 3 5肽 ,免疫小鼠 ,并与常规应用完全弗氏佐剂 (CFA)相比较 ,观察 2种方法对提高该小肽免疫原性的影响。1 材料与方法1.1 脂质体包裹Mart 1肽的制备与鉴定 根据参考文献 [1]的方法 ,略做改动。所得产物对PBS(4℃ )透析过夜 ,去除游离肽和痕量有机溶剂。终产物用 0 .4 μm滤膜过滤。取部分用磷钨酸负染 ,在透射电镜下放大 4~ 5万倍观察形态 ,余分装保存于 - 70℃冰…  相似文献   
25.
氯霉素乙酰基转移酶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建立氯霉素乙酰基转移酶(chloramphenicol acetyltransferase,CAT)双抗体夹心ELISA的实验室检测方法。方法 从质粒pBLCAT6经PCR扩增CAT基因序列,插入到原核表达质粒pGEX-2T中,在大肠埃希菌DH5α中诱导表达;以纯化的融合蛋白GST-CAT为抗原免疫实验用兔,得到的CAT抗血清进行生物素标记,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生物素链和亲和素放大系统建立双抗体夹心ELISA法,构建不同YY1结合位点突变的HPV16LCRCAT报道质粒,体外瞬时转染真核细胞,提取胞质蛋白,以建立的方法进行CAT表达检测。结果 SDS-PAGE显示表达的GST-CAT融合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54000;制备的CAT抗血清可有效地识别原核及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的CAT蛋白;在不同启动子及调节序列的控制下,利用建立的CAT检测技术证明在瞬时转染的细胞中可诱导2-8倍的CAT表达增强。结论 建立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可敏感地反映上游序列的启动子活性,以及启动子调节序列变化对启动子活性的影响,使CAT作为报道基因的研究更为简单化。  相似文献   
26.
晶状体异位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晶状体异位(ectopia lentis)是由于先天性、外伤或病变等原因,使得晶状体悬韧带缺损或破裂引起悬挂力减弱所致。晶状体异位大致可以分为3类:①外伤性晶状体异位;②自发性晶状体异位;③遗传性晶状体异位。遗传性晶状体异位属于结缔组织疾病,既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也有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一般认为,遗传性晶状体异位的可能原因是编码原纤维蛋白-1的FBN1基因突变。一些与FBN1结构相似、功能密切相关的基因如FBN2、FBN3、LTBP和FBNL等也可能与晶状体异位有关,尽管目前尚无直接关联的研究报道,但这些基因突变与FBN1突变引起的某些症状相似。某些系统性疾病如Marfan综合征、高胱氨酸尿症和Weil-Marchesani综合征等也都伴发晶状体异位。有关FBN1基因突变的动物模型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27.
医院作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战场,应急医用物资保障能力至关重要。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应急医用物资需求复杂、时间紧迫、专业性强等特点,从应急医用物资的产品目录、需求预判、灵活储备、动态调整和供应商考核评分机制等方面,构建了医院应急医用物资管理流程,提升了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综合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益气通络汤联合推拿对糖尿病足患者创面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 将96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8例。2组均予以内科基础治疗,此外,对照组行常规药物及创面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另加益气通络汤联合推拿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血糖代谢指标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 FPG)水平,血清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细胞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以及创面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3.75%vs. 79.17%)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Hb A1c、FPG、2h FP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CRP、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2组溃疡面积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接受治疗后1疗程、2疗程、3疗程及治疗结束,观察组溃疡面积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在糖尿病足临床治疗方面,益气通络汤联合推拿辅助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调节血糖,减轻炎症反应,促进创面恢复,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石斛碱保护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对Bax/Cyt-C/caspase3凋亡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复方丹参组(300 mg/kg,阳性对照)及石斛碱高、中、低剂量组(40、20、10 mg/kg),每组10只,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14 d。末次给药后24 h,采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和再通法复制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建模成功后记录大鼠平均动脉压(MAP)、左心室舒张末期压(LVEDP)、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内压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LV dP/dtmax/dP/dtmin)。采用生化法检测大鼠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TTC法检测大鼠心肌梗死面积,HE染色观察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心肌组织Bax、Bcl-2、Cyt-C、caspase3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石斛碱高剂量组大鼠MAP、LVSP、LV dP/dtmax及LV dP/d...  相似文献   
30.
医学创新人才的成才规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医学创新人才是科技人才的特殊群体.研究医学创新人才的成才规律,就是找出医学创新人才成才过程中内外诸因素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纵观医学创新人才的成长历程,总结他们的成功经验,总体反映出医学创新人才医德高尚与医术精湛相统一的成才规律;专业理论基础雄厚与实际经验丰富相结合的成才规律;继承人类医药成就与开拓创新相统一的成才规律;瞄准高新目标与努力拼搏相结合的成才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