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2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31篇
儿科学   19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62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47篇
内科学   114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9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科学   80篇
综合类   347篇
预防医学   209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42篇
  3篇
中国医学   82篇
肿瘤学   7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评价注射用唑来膦酸治疗肿瘤骨转移引起疼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50例癌症骨转移中度以上疼痛患者随机、双盲和双模拟分为两组,每组25例。研究组为唑来膦酸4 mg加入生理盐水注射液100 mL中静脉滴入15 min;对照组为帕米膦酸二钠60 mg加入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注射液500 mL中静脉滴入至少4 h。对治疗前、治疗后第7天和第14天的NRS、QOL、KPS、缓解率和加用止痛剂情况进行比较;同时,对药物的不良事件、血尿常规和生化等指标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前研究组和对照组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的NRS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前、治疗后第7天和第14天:研究组6.36vs4.08vs3.28,P<0.01;对照组5.92vs4.20vs3.36,P<0.01),具有明显缓解疼痛的作用;治疗后两组的QOL较治疗前明显提高(治疗前、治疗后第7天和第14天:研究组18.92vs23.40vs24.20,P<0.01;对照组19.56vs23.12vs23.88,P<0.01),明显改善了生活质量,治疗后两组的KPS较治疗前也明显改善(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4天:研究组67.60vs78.00,P<0.01;对照组60.80vs70.80,P<0.01),但治疗后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疼痛总缓解率研究组稍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7天60%vs48%,P=0.395;第14天80%vs72%,P=0.742);加服即释吗啡人数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例。对照组中有1例在输注帕米膦酸后出现轻度全身疼痛,约12 h后自行消失。结论:唑来膦酸对癌症骨转移的疼痛有良好的疗效,且具有给药时间短、给药剂量小和作用时间长的临床特点。不良反应轻微,患者耐受良好。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单臂外固定支架在开放性粉碎性胫腓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6例开放性粉碎性胫腓骨骨折在硬膜外麻醉下行清创、单臂支架外固定治疗。结果:全部病例治疗效果较好,尽管并发症较多,但仍是解决这类复杂问题的可取办法,为后续处理提供了有利保障。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骨折部位不同,愈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ⅢA与ⅢC在愈后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通过合适的2期处理,所有病例均获较满意的功能恢复。结论:单臂外固定支架治疗开放性粉碎性胫腓骨骨折疗效较肯定,并有利于后续处理。  相似文献   
93.
目的 探讨晚期胃癌伴慢性胃出血病人的姑息性化疗方法。方法 采用综合止血疗法首先治疗慢性胃出血及纠正贫血 ,随后实施EDF方案或VDF方案化疗 ,研究科学合理的综合治疗模式。结果 大多数 (82 /87)病人的贫血和胃出血得到有效纠正 ,随后实施EDF化疗或VDF化疗 ,有效率分别为 48.8% (2l/4 3 )和 74.3 % (2 9/3 9) ,化疗副反应病人易于承受。结论 首先采用综合止血疗法及成分输血 ,使病人的血色素在 2— 4周内提高至 8g %以上 ,即可成功地实施联合化疗并取得满意疗效 ,化疗副反应易于承受 ;VDF方案的疗效理想 ,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经纤支镜手术治疗声带息肉/小结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60例诊断明确的声带息肉/小结在局麻纤维支气管镜下活检钳摘除治疗。结果术后所有病例发音清晰或明显改善,随访3—6月无复发。结论经纤维支气管镜下手术治疗声带息肉可作为一种安全、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95.
目的 观察单侧输尿管完全梗阻(CUUO)模型中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PTC)损伤与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建立SD大鼠CUUO模型,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TC的密度,TUNEL法对PTC和肾小管上皮细胞进行原位凋亡测定,透射电镜显示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梗阻第1周,Flk-1阳性PTC数量变化不显著,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很少见.第2、4周,Flk-1阳性的PTC数量减少,肾小管扩张或萎缩明显.电镜显示肾小管上皮细胞、PTC内皮细胞的死亡形式主要为凋亡;TUNEL显示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在第14 d达到高峰,然后迅速下降.在梗阻第2周时,PTC密度与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负相关(r=-0.863,P<0.01).结论 PTC损伤是以内皮细胞凋亡为主要特征,PTC减少在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6.
1998—2007年绵阳市霍乱流行特征及高危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绵阳市霍乱流行特征,探讨霍乱疫情发生的高危因素,为霍乱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霍乱疫情流行特征进行分析,对霍乱流行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998—2007年共发生霍乱暴发疫情40次,发病人数255人,农民占霍乱发病人数的54.09%;近4年,80%的霍乱疫情和92.86%(26/27)的患者是由农村群体聚餐引起;乡村医生霍乱流行病学知识知晓率为68.79%;84.62%的农村居民选择在自家举办宴席,78.85%会使用甲鱼;农村村厨卫生安全意识不高;2006—2007年3次在8份市售海水产品中检出O139群霍乱弧菌。结论近年来绵阳发生的霍乱疫情主要由外来污染海水产品引起,农村群体聚餐、村厨、农村居民和村医卫生防病知识缺乏和卫生安全意识淡薄是造成霍乱疫情发生和疫情难以早期发现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7.
98.
从国外医疗保障制度看市场与政府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医疗保障制度是产生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因此,中国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过程,应该是学习借鉴国外现有制度与根据国情自我创新的结合,笔者之所以选择美国、英国、德国和新加坡这几个典型国家的医疗保障制度,对其进行简要介绍,即是基于这样的一种认识,希望从中能获取一些启示。应该说每一个国家的医疗保障制度都各有特点,但笔者的选择主要是站在市场与政府的角度,至于在技术设计上的差异本文不予讨论。  相似文献   
99.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