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3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6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40篇
临床医学   130篇
内科学   32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180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44篇
综合类   167篇
预防医学   43篇
药学   75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1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81.
认知功能损害是癫痫的不良后果之一。影响癫痫认知功能的因素很多,其中抗癫痫药物(AED)作为癫痫治疗的主要手段,它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备受临床医生关注。我们采用随机对照、单药治疗的方法探讨新诊断成人部分性癫痫患者在用药前额叶相关认知功能的改变及AED对其影响,以便在控制癫疴发作的同时尽可能减少AED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2.
脑血栓形成患者红细胞与损伤内皮细胞的粘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流室系统,通过显微观察和计数,定量地研究了脑血栓形成患者红细胞与损伤内皮细胞的粘附情况。结果表明:内皮细胞的损伤有利于脑血栓形成患者红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粘附。由于内皮细胞的损伤在脑血栓形成的发病过程中始终存在,而且红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粘附又可促进血管阻塞和血管损害,因而内皮细胞损伤所致的脑血栓形成患者红细胞与内皮细胞粘附增强在脑血栓形成的发生及其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3.
青川黑木耳治疗动脉硬化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告青川黑木耳煎剂治疗44例动脉硬化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疗效,并以低分子右旋醣酐—40为对照。结果显示黑木耳组的临床疗效优于低分子右旋醣酐—40组,黑木耳可明显延长 KPTT,但对血液流变学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4.
我科于2003年12月在神经内镜下全切除1例侧脑室内胶质瘤,报告如下. 1病历资料男性,10岁.因头痛进行性加重2年入院.体格检查:神志清楚,双侧瞳孔对光反射灵敏,双侧轻度视乳头水肿,四肢活动好,肌力Ⅴ级,未引出病理征.MRI示左侧室间孔内侧大约1.5 cm×1.0 em×1.0 cm的实质性占位,T1呈相对低信号,注药后无明显强化,T1压水相呈高信号;左侧脑室积水,右侧脑室正常(图1).术前诊断:室间孔处胶质瘤.  相似文献   
185.
外伤性颈内动脉损伤如不及时处理可导致严重的致残或死亡。由于颈内动脉的解剖学特征而使其在头颈部外伤时易于合并损伤,常见类型包括:血栓形成、海绵窦瘘、壁间剥离和动脉瘤。本文就外伤性颈内动脉损伤的及时诊断和治疗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6.
本文报道采用Low Shear-30流变测定仪,据Huang氏方程,用改良法测定了92例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全血触变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在脑动脉硬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脑血栓形成三种疾病中,血液的屈服应力,粘度的非牛顿分量,表观粘度(2.37s~(-1)),结构参数平衡值明显增高;而红细胞压积,粘度的牛顿分量,红细胞叠连解聚反应的表观速率常数变化不明显。在相同年龄范围内,比较这三种疾病间的触变参数,无明显变化,说明在脑血栓形成以前,脑动脉硬化和短暂性缺血发作的患者已有血液流变学异常,提示在缺血性中风的发生过程,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并非是触发因素,可能是辅助、促成因素。  相似文献   
187.
巴曲酶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巴曲酶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及机理。方法:将日本大耳白兔分成对照组和高脂组,待高脂组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后分为3组(安慰剂组、治疗1组和治疗2组)。治疗组以巴曲酶干预4周,同时安慰剂组和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进行病理观察并对血脂及纤维蛋白原进行分析。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趋于稳定,血脂及纤维蛋白原降低(P<0.05)。结论:巴曲酶具有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其机理可能是巴曲酶能降低血纤维蛋白原、平衡脂质分布。  相似文献   
188.
量表用于癫的研究最初是为了测量癫患者智力、情感和行为学上的改变 ,后来就集中在癫特异性的心理测量 ,而现在的科学工作者要将其发展成为疾病特异性的测量工具。相应的癫量表也分为严重程度量表、生活质量量表、疗效评估量表等 ,目前大约有 5 0多个量表用于癫患者的随机对照研究及临床实践。由于生活习惯、经济、文化、语言等方面的差异 ,翻译过来的量表有待于中国的科学工作者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我们就量表在癫临床上的应用做一简要介绍。一、严重程度量表这类量表的主要内容是关于癫发作的一些描述 ,如发作的先兆、时间 (…  相似文献   
189.
多发性硬化 ( MS)是一种 T细胞介导的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疾病 ,而且已证实氮类 ,特别是过氧化亚硝酸盐阴离子 ( ONOO- )在炎症、脱髓鞘损伤过程中有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 ,尿酸水平和 MS、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 EAE)的发生呈负相关 ,对疾病既有预防也有治疗作用 ,此文就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