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1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48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65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73篇
内科学   137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25篇
特种医学   4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64篇
综合类   380篇
预防医学   121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124篇
  10篇
中国医学   197篇
肿瘤学   1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观察双环醇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10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50例,口服双环醇片25 mg,每日3次;对照组50例,口服健肝灵胶囊3粒,每日3次,疗程均为2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ALT、AST)及病毒标志物情况(HBV-DNA、HBeAg)和停药后反跳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在治疗12周及24周时,ALT及AST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12周时双环醇治疗组ALT及AST下降幅度较健肝灵治疗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12周后双环醇治疗组未见明显ALT及AST反跳,而健肝灵治疗组在停药12周后ALT及AST均有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环醇片与健肝灵一样,具有较好的保肝、显著降低血清转氨酶、改善肝功能的疗效,双环醇对ALT、AST的早期下降作用优于健肝灵,可以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2.
RP-HPLC测定不同产地青木香和细辛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目的 :测定不同地区市售青木香、细辛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 ,用于指导临床用药和相关研究。方法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选用AlltechC18色谱柱 (4.6mm× 250mm ,5 μm) ,甲醇 水 醋酸 (68∶32∶1)为流动相 ,流速为 1.0mL·min-1,柱温为 35℃ ,紫外检测波长为 390nm。结果 :马兜铃酸A在 0.119~ 1.89μg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平均加样回收率为 101.8% ,RSD为 2.09%。不同产地青木香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在 0.916 9~ 1.907 6mg·g-1,其中以河北安国产青木香的含量较高 (1.90 76mg·g-1) ;细辛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在 0~ 35 1g·g-1,其中以吉林市售品含量较高。结论 :本方法精密度高 ,重现性好 ,可用来含马兜铃酸类中药材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测定 ;含马兜铃酸的中药中以关木通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最高 ,青木香中的含量约为关木通中的含量的 1/3,细辛的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Tc17细胞表达对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病情进展及乙肝病毒清除的影响。【方法】纳入43例HBV-ACLF患者,以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和12例健康体检者(NC)为对照,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Tc17细胞的表达,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载量,采用MELD、MELD-Na、CLIF-CACLF及AARC评分等指标评估患者病情,分析Tc17细胞表达对病情进展及乙肝病毒清除的影响。【结果】与NC组及CHB组比较,HBV-ACLF患者Tc17细胞表达明显升高(P<0.001及P=0.017)。相关分析发现Tc17细胞与AARC评分、MELD评分及MELD-Na评分均成正相关(r=0.504,P=0.001;r=0.417,P=0.005及r=0.382,P=0.012),而与CLIF-CACLF评分有相关趋势(r=0.294,P=0.055);且随着病情进展,Tc17细胞的表达逐渐升高。另外发现Tc17细胞与基线HBV-DNA载量成正相关(r=0.339,P=0.026),且Tc17细胞高表达的HBV-ACLF患者4周后HBV-DNA下降较低表达组更明显(P<0.001);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只有基线Tc17细胞及谷草转氨酶水平与HBV-DNA下降有关。【结论】Tc17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有助于清除HBV-DNA,但过激的炎症反应将导致患者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24.
25.
26.
<正>红花是蒙医临床应用最广泛的药材之一。本药性凉,味微苦,具有重、钝、软、柔、固等性能和封闭血管、月经不调、消除肝热、滋补、止痛及消肿之功能。蒙医认为"肝脏之好",对肝脏疾病的治疗作用较突出。长期以来,该药物应用部位仅限于"花",其他部位被弃掉而出现资源浪费现象。课题组从充分利用红花药材资源的角度出发,对红花"花"以外其他部位进行了保肝作用的探索性研究。在前期研究中发现,红花茎醇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抗CCl4致急性肝损伤作用。因此,本研究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观察红花茎醇提取物对CCl4致急性肝损伤小鼠肝和脾脏匀浆液中GSH-PX、SOD、MDA等指标的影  相似文献   
27.
28.
目的:观察加味理中汤联合韦氏整脊手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胃虚寒证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胃动素(MTL)和胆囊收缩素(CCK)的影响。方法:将168例功能性消化不良(FD)脾胃虚寒证患者随机分为口服中药组、韦氏整脊手法组和联合治疗组,分别采用口服加味理中汤、韦氏整脊手法以及以上两种方法结合治疗,疗程均为6周。比较各组患者6周内接受不同治疗前后的症候疗效,用ELISA法检测其治疗前及治疗后外周血胃动素(MTL)及胆囊收缩素(CCK)的含量变化,并随访3个月。结果:治疗后中药内服联合手法治疗组临床证候疗效有效率为91. 8%,高于中药内服组(84. 9%)和手法治疗组(80. 0%),(P0. 05);患者血清MTL含量高于中药内服组和手法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CCK含量则低于中药内服组和手法治疗组(P0. 05)。结论:加味理中汤联合韦氏整脊手法可通过促进血清胃动素的分泌和抑制胆囊收缩素的分泌,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胃虚寒证患者的临床症状,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护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因素及防范措施,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保障护理工作安全。方法通过在全院范围内开展护理安全自报分析会,分析、总结影响护理安全的诸多因素,针对影响因素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成立护理安全监控小组,加强薄弱环节的监督,培养护理人员的安全信念和态度,优化配置护理人力资源,实施弹性排班,减少差错、事故纠纷的发生,防患于未然。结果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率均明显减少,无意外事件及服务纠纷发生,确保了护理安全。结论实行护理安全管理,对护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因素及薄弱环节进行有效监督,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促进了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确保患者安全,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