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0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30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6篇
临床医学   70篇
内科学   1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0篇
特种医学   47篇
外科学   62篇
综合类   200篇
预防医学   58篇
眼科学   16篇
药学   85篇
  1篇
中国医学   55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比较冷冻和化学固定后骨骼肌超微结构的不同特征。方法:蟾蜍缝匠肌经常规化学固定以及超低温快速冷冻固定、冷冻置换后,透射电镜进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冷冻固定后,缝匠肌基膜仅仅由电子密度高的一层组成;横小管为圆形;终池内含有电子密度高的环形物,终池膜上存在一排线状电子密度高的蛋白颗粒。化学固定后,缝匠肌基膜由两层组成:一层电子密度低,另一层电子密度高;横小管为扁平状或哑铃状;终池内仅有一些散在的电子密主  相似文献   
112.
陈欢  吴越   《实用妇产科杂志》2024,40(4):327-328
<正>1 病例报告患者,30岁,因产科抗磷脂综合征(OAPS)2年,孕15+6周双胎妊娠,阴道血性分泌物5+小时,于2021年1月21日入四川省人民医院治疗。2年前因诊断不孕症于四川省人民医院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术,助孕过程中1次生化妊娠,1次孕7周胚胎停育,建议患者行胚胎染色体检查,但患者拒绝。  相似文献   
113.
目的 探究DCE-MRI辅以DWI对直肠癌患者术前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55例直肠癌患者实施DCE-MRI辅以DWI诊断,分析其对术前分期的诊断效果。结果 将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DWI、DCE-MRI以及DWI+DCE-MRI术前分期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3.55%、74.84%、96.13%,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分期DCE-MR参数中,N0期Ktrams、Kep、Ve值和N1~N2期相比较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2期Ktrams、Kep、Ve值与T3~T4期相比较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E-MRI辅以DWI对直肠癌患者术前分期的诊断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患者治愈率,值得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114.
吴越  孙静  周群燕  陈思远  吴屹  杜虎  占强 《医学研究杂志》2024,53(3):185-188,88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作为一种慢性复发性肠道炎症性疾病,近年来发生率逐年升高。随着病程的延长、多种治疗药物的暴露以及更严格的临床终点的要求,IBD患者的治疗难度不断增高。虽然目前IBD治疗的新型药物种类不断增多,但据统计,药物治疗1年后的临床缓解率仅为30%~50%,对于失效的这些患者,IBD的单一药物治疗疗效可能已到达上限。此外,单一治疗不能完全兼顾IBD合并的并发症及肠外表现。因此,对于难治性IBD、高并发症风险或合并肠外表现的患者而言,联合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制剂或联合一种生物制剂和一种小分子药物的新治疗模式可能是一种更加理想的治疗策略。本文将综合介绍IBD药物联合治疗的研究进展及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5.
目的探讨分子生物学(PCR法)在副溶血性弧菌鉴定中的意义.方法用传统微生物检验方法分离、鉴定病原菌,同时用分子生物学PCR方法进行验证.结果从腹腔病人19份标本中分离出14株可疑菌,PCR特异性扩增带在250bp~500bp之间且靠近250 bp片段,其大小为285 bp左右.本次共检样品19件,检出该菌14件,其检出率为74%.结论经过细菌形态学、生化反应、溶血试验确定该菌为副溶血性弧菌,分子生物学PCR方法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16.
脑卒中后抑郁(PSD)是脑卒中最多见的并发症之一,影响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延长住院时间,严重者可导致死亡。针刺太冲穴可改善PSD患者的精神及认知障碍,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能够反映脑区活动状况的功能并能分析大脑功能连接动态性,已被广泛应用于针刺腧穴治疗疾病的中枢机制研究中。针刺太冲穴对PSD患者进行干预,可改善患者的记忆、情绪及认知功能,相应脑区发生特异性激活,功能连接情况也得到明显改善。回顾相关研究成果,探讨针刺治疗PSD的rs-fMRI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7.
目的 探讨在按病种分值付费下采用PDCA质量控制管理模式对医院病案质量的提升效果。方法 将PDCA质量控制管理前202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41 934份和PDCA质量控制管理后2021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42 159份,共计84 093份出院病案作为研究对象,对比2组病案3日归档率、甲级病案率、住院病案首页主要诊断编码正确率的差异。结果 PDCA质量控制管理后病案3日归档率由73.37%提升至93.71%,经χ2检验,χ2=6911.425,P<0.001;甲级病案率由90.17%提升至97.08%,经统计分析χ2=557.152,P<0.001;住院病案首页主要诊断编码正确率由80.23%提升至90.27%,经统计分析χ2=169.703,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按病种分值付费下基于PDCA循环的病案质量控制管理可明显提高病案3日归档率、住院病案首页主要诊断编码正确率、甲级病案率,为按病种分值付费支付提供了数据时效与质量的保障,可广...  相似文献   
118.
目的:比较基于全角膜散光和基于角膜前表面散光规划Toric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手术的柱镜度数和轴位治疗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宁波市眼科医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Toric IOL植入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患者141例(171眼),其中观察组75例(90眼),对照组66例(81眼)。观察组采用中央3 mm直径区域的全角膜散光进行手术规划,对照组采用中央3 mm直径区域的前表面角膜散光进行手术 规划。检查术后3个月的裸眼远视力(UCDVA)、残余散光、IOL旋转度,视力采用LogMAR视力记录。根据角膜前表面散光与全角膜散光柱镜相差是否≥0.50 D或轴位相差是否≥10°,进一步将2组患者分为散光偏差亚组与散光无偏差亚组。视力、等效球镜度、眼轴长度、角膜散光、残余散光等以x- ±s进行描述,组间两两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结果:术后3个月,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平均UCDVA分别为0.10±0.13和0.06±0.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5,P=0.18);残余散光分别为(0.63±0.29)D和 (0.52±0.2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7,P=0.04);IOL轴位偏离分别为5.6°±3.6°和5.8°±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6,P=0.51)。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散光偏差亚组的UCDVA优于对照组的散光偏差亚组(t=2.54,P=0.02),残余散光低于对照组的散光偏差亚组(t=3.40,P < 0.001);观察组的散光无偏差亚组与对照组的散光无偏差亚组间UCDVA、残余散光、IOL轴位偏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据全角膜散光规划Toric IOL植入的柱镜度数和轴位治疗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患者,其术后临床效果优于只考虑角膜前表面散光计算者。  相似文献   
119.
背景 心理状况与吸烟有一定联系,心理问题可能是启动吸烟行为的危险因素。目的 探讨吸烟与心理行为特征的关系,为相关部门更好地制定控烟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多阶段抽样法,抽取无锡市主城区年龄18岁及以上的居民2 498例作为调查对象。于2013年12月—2014年6月,采用自行设计的基本情况调查问卷、12项一般健康问卷(GHQ-12)调查居民的基本情况、吸烟情况、心理状况。共发放问卷2 498份,回收有效问卷2 396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95.92%。结果 2 396例居民中,吸烟者600例,占25.04%。不同性别、年龄、户籍性质、婚姻状况、职业性质、饮酒情况、主动获取健康知识情况、心理状况的居民吸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职业性质、饮酒情况、心理状况是居民吸烟的影响因素(P<0.05)。对是否觉得自己有决断力、是否处于紧张状态、能否解决问题、是否享受生活、能否面临问题、是否感到痛苦忧虑、是否感到没有价值的认知不同的居民吸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锡市主城区居民吸烟率较高,心理状况是居民吸烟的影响因素。在针对全人群和重点人群的吸烟行为危险因素制定综合干预措施时,应考虑心理行为问题的影响,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居民对早期心理问题的识别与治疗,以便更好地控制吸烟行为。  相似文献   
120.
【摘要】目的: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磁共振成像(IVIM-DWI)术前预测胃腺癌脉管侵犯的价值。方法:2021年1月-2022年5月,前瞻性搜集行根治性胃切除的胃腺癌患者的术前MRI资料,包括IVIM和DWI。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有、无脉管侵犯组。测量胃癌病灶的厚度、ADC和IVIM-DWI参数(D、D*、f)值,采用student 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两组间连续变量的差异,采用逻辑回归分析筛选脉管侵犯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评估各参数鉴别脉管侵犯状态的效能,采用Delong检验比较各参数预测效能的差异。结果:共纳入73例胃癌手术患者,其中49例有脉管侵犯(67.12%)。有脉管侵犯组的肿瘤处胃壁厚度大于无脉管侵犯组,而ADC、D和f值均低于无脉管侵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D*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肿瘤处胃壁厚度及ADC、D和f值均能有效预测脉管侵犯状态,AUC分别为0.821、0.686、0.792和0.727(P均<0.05)。肿瘤处胃壁厚度[OR:1.302(1.098~1.543)]和f[OR:686.801(6.126~77004.267)]是预测脉管侵犯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两者进行诊断时,AUC、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97、81.63%和91.67%,其AUC显著高于ADC和f(Delong检验,P均<0.05),但与D和肿瘤处胃壁厚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0.052)。结论:IVIM-DWI定量参数及肿瘤处胃壁厚度均能在术前有效预测胃癌脉管侵犯情况,尤其是肿瘤处胃壁厚度和f是胃癌患者脉管侵犯的独立危险因素,两者联合诊断可提高预测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