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4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66篇
内科学   34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11篇
预防医学   4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7篇
中国医学   20篇
肿瘤学   4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91.
刘洋  冯革  张振勇  田欣  吴荣 《现代肿瘤医学》2020,(12):2117-2121
目的:比较三种放射治疗计划对右侧乳腺癌保乳术后放射治疗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择11名早期右侧乳腺癌保乳术后的患者,采用处方剂量5000 cGy,分别设计2FIMRT、4FIMRT和2arcVMAT三种计划。使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ose volume histogram,DVH)来分析PTV和OARs的每个评估指标。结果:VMAT和IMRT为所有患者实现了整个乳房的良好的剂量均匀性。VMAT计划比两个IMRT计划有更好的HI,并减少了V107。在乳腺体积>503 mm^3的患者中,2arcVMAT具有更好的HI。2FIMRT在OARs,包括心脏,左、右肺,对侧乳腺,食管,脊髓和肝脏,对比4FIMRT和2arcVMAT,受照射剂量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这三种计划可以满足右侧乳腺癌术后放疗的临床剂量要求,综合靶区剂量分布及OARs进行评分,整体考虑使用2FIMRT可能比其他两种计划具有临床优势。  相似文献   
392.
中医护理健康教育用于0级糖尿病足病人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对0级糖尿病足病人实施中医护理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将0级糖尿病足病人8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包括口服降糖药、胰岛素注射、内服中药、健康教育大讲堂等;干预组40例,在对照组方法基础上,采用中医护理健康教育;两组均干预、随访至3个月。[结果]干预3个月后两组比较,病人的糖尿病足中医症候积分评价、代谢指标评价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干预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护理健康教育应用于0级糖尿病足病人,能够改善病人日常足部护理行为及代谢指标,提高疗效,延缓糖尿病足的进展。  相似文献   
393.
目的观察创伤-出血性休克患者血清双氢表雄酮浓度和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分的变化,探讨双氢表雄酮对创伤-出血性休克患者病情和预后的预测作用。方法将137例创伤-出血性休克患者,分成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组(MODS组)和非MODS组,存活组和死亡组;选择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他们血清双氢表雄酮浓度,并进行SOFA评分。结果创伤-出血性休克患者的双氢表雄酮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双氢表雄酮的浓度在MODS组和死亡组分别明显低于非MODS组和存活组(P<0.01);SOFA评分在MODS组和死亡组分别明显高于非MODS组和存活组(P<0.01);在创伤-出血性休克患者中,双氢表雄酮的浓度和SOFA评分呈明显负相关(P<0.01)。结论血清双氢表雄酮浓度是判断创伤-出血性休克患者病情和预后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394.
急性心肌梗死后由于心肌缺血、缺氧,心肌细胞坏死,心室壁变薄,在不适当的心室压力下会造成梗死区的扩展、心室壁破裂及恶性心律失常等严重不良后果。有研究证实心肌梗死后并发便秘者病死率显著增加,因此心肌梗死后保持大便通畅是患者能否顺利渡过急性期的重要措施。应用麻仁软胶囊进行临床观察,以期为心肌梗死后便秘的预防提供有效方药。  相似文献   
395.
心脏移植术后体外膜肺氧合支持治疗的监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10例心脏移植术后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治疗的护理经验。10例心脏移植术后出现急性供心衰竭行ECMO辅助治疗,术后监测心电图、血流动力学变化、体温、尿量、引流液、活化凝血时间(ACT)、肝肾功能、游离血红蛋白、胶渗压情况。9例痊愈出院,病死1例,ECMO辅助时间40-824h,床旁超声心动图(UCG)评价心功能得到恢复,移植术后ECMO辅助100h顺利撤除,远期随访结果满意。ECMO支持治疗期间加强心肺功能监护,合理调整呼吸机参数,加强肺部及呼吸道护理,加强心律失常、出血、栓塞、感染、压疮等并发症的防治,可明显降低心脏移植术后危重症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396.
目的 探讨会阴侧切缝合的最佳方法.方法 选择2009-06-2010-09在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自然分娩的初产妇300例,随机分成三组,各100例.A组用传统缝合法缝合,B组用皮内缝合法缝合,C组用改良皮内缝合法缝合,通过临床对比研究.结果 改良皮内缝合法在减轻疼痛、促进伤口愈合、切口远期疗效等方面明显优于其他两种缝合方法(P<0.05).结论 改良皮内缝合法使会阴恢复其原解剖结构,简单易操作,愈合更平整、美观.  相似文献   
397.
目的 探究美多巴+普拉克索药物治疗在帕金森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帕金森病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硬币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8例。研究组接受美多巴联合普拉克索治疗方式,参照组接受美多巴治疗的方式。针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尿酸水平及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生活质量评分方面:治疗前,两组患者之间没有显著的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相关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在尿酸水平方面: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尿酸水平没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尿酸水平更接近正常值范围(P<0.05)。在临床疗效方面:研究组为84.21%,参照组为44.74%,研究组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美多巴联合普拉克索在帕金森的临床治疗中效果良好,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398.
总结13例全胸腹主动脉置换术后脊髓损伤患者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如下:提升平均动脉压和防止一过性低血压,预防体温异常引起的脊髓氧耗增加,预防呼吸肌无力和肺部感染等引起的低氧血症,加强脑脊液压力监测及引流护理,做好体液平衡和肾功能监测,预防皮肤压力性损伤及切口感染。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出院时3例发生永久性脊髓损伤,10例部分或完全康复。  相似文献   
399.
目的探讨应用大剂量多巴胺换泵双泵并行适宜时间。方法将85例成人心脏外科术后应用多巴胺10μg/(kg·min)的患者,采用双泵法更换多巴胺微量泵;预设双泵并行时间为3s;关闭原通路观察1min,以血压波动10%以内为准,确定患者双泵并行适宜时间。结果 85例患者双泵并行时间为(3.24±0.59)s,95%CI为2.60、4.60;更换多巴胺微量泵前后血压、心率及中心静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成人心脏外科术后应用大剂量多巴胺患者,可设置为2.60~4.60s作为双泵并行适宜时间。  相似文献   
400.
目的 探究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SGLT2)抑制药达格列净对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和线粒体能量代谢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雄性健康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发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低、中、高剂量实验组,每组10只。对照组大鼠正常饲养,其余组大鼠均构建心力衰竭模型,低、中、高剂量实验组大鼠在模型构建成功后分别每日灌胃给予0.10、0.25、0.50 mg·kg-1的达格列净,连续给药4周。使用多普勒诊断仪检测心功能指标,主动脉采血后处死大鼠,取心脏组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腺苷三磷酸(ATP)、腺苷二磷酸(ADP)以及腺苷一磷酸(AMP)水平,用考马斯亮蓝染色法检测Na+-K+ATP和Ca+-Mg+ATP酶活性,用TUNEL检测心肌组织细胞凋亡情况,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心肌组织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对照组、模型组和高剂量实验组大鼠左室舒张末内径值分别为(0.61±0.06)、(0.9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