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4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66篇
内科学   34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11篇
预防医学   4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7篇
中国医学   20篇
肿瘤学   4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21.
目的探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s,CGMS)和胰岛素泵皮下持续输注(continuous subcutaneous insulin infusion,CSII)组成的"双C"方案在2型糖尿病患者胃转流术术后血糖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2年1-12月在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普通外科治疗的43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n=22)和对照组(n=21)。所有患者均行胃转流术治疗,术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分别采用传统微量泵联合皮下注射法和CSII注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并采用CGMS评估术后7d内两种治疗方案对患者血糖的影响,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血糖、血糖漂移情况优于对照组,且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6.95±0.72)d,短于对照组的(7.81±0.9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80,P0.05)。观察组患者血糖控制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胃转流术术后,采用"双C"方案可有效控制术后患者血糖的变化,促进患者的恢复,提高其满意度,是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22.
1 概述在各种常见肿瘤的内科治疗中 ,乳腺癌是近年来进展较快的 ,出现了不少新的治疗措施。乳腺癌内科治疗能取得这些进展 ,是临床和基础多种学科在环绕乳腺癌这个课题的研究中都取得了不少进展的综合结果。在临床前的基础研究中 ,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摸清了乳腺癌的基因改  相似文献   
123.
对新生儿常见疾病中的新生儿肺炎、新生儿硬肿症与健康新生儿甲皱微循环进行了动态观察与比较。结果显示 ,末梢微循环的状态与疾病有着内在联系 ,提示通过临床新生儿常见疾病的微循环监测 ,对观察疗效、判断转归、指导治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4.
起搏方式对病窦综合征伴阵发性房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永久性心脏起搏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主要手段之一,目前我国DDD起搏器植入比例逐渐升高,但对于许多病窦综合征(病窦)伴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病人因阵发性房颤而不能应用DDD起搏模式。笔者发现,许多病窦伴阵发性房颤的病人在采用VVI起搏后转变为持续性房颤。现大多数DDD起搏器带有自动模式转换功能,可以在病人发生房颤时由DDD起搏转换为VVI起搏模式。本研究希望通过观察两种起搏方式对病窦伴阵发性房颤病人的影响,为其寻找合适的起搏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25.
胸部肿瘤常规放疗摆位偏差的测量与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确定胸部肿瘤常规放射治疗时的摆位偏差。方法 使用电子射野影像装置(EPID)对 2 1例胸部肿瘤病人常规放射治疗时所拍摄的 40 8幅射野图像 ,与计划系统生成的标准射野数字重建 (DRR)图像进行了比较 ,并对病人摆位的横向 (RL)和纵向 (SI)及前后 (AP)轴旋转角度的偏差进行了测量。结果 没有采用任何固定装置治疗时 ,RL和SI方向摆位的平均平移偏差分别为(0 7± 3 1 )mm和 (1 5± 4 1 )mm ;平均旋转偏差为 (0 3± 2 4)°。当使用体膜固定治疗时 ,RL和SI方向摆位的平均平移偏差分别为 (0 5± 2 4)mm和 (0 8± 2 7)mm ;平均旋转偏差为 (0 2± 1 6)°。结论 胸部肿瘤放射治疗时采用体部固定装置可降低摆位偏差。SI方向的摆位偏差大于RL方向的摆位偏差。摆位偏差的主要来源是随机误差  相似文献   
126.
应用频率应答起搏器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体会李卫华黄见亭吴荣(厦门市第一医院心内科厦门361003)我院1993年以来安置频率应答起搏器15例,男9例、女6例,平均年龄56(27~68)岁。心律失常类型:病窦综合征10例、高度及II度房室阻滞5例。所用...  相似文献   
127.
128.
目的 探讨原位杂交检测人乳头瘤病毒(HPV)对尖锐湿疣的病因诊断意义及原位杂交的方法学,(2)方法 用地高辛标记原位杂交技术,对45例临床疑为尖锐湿疣的组织进行了HPV6B/11DNA检测,为减轻非特异性背景染色并获得最大杂交敏感性,对消化酶,变性及杂交温度和时间,洗涤液,显色剂等原位杂交方法进行了研究。(3)结果 32例病理诊断为尖锐湿疣者呈阳性,4例病理疑诊为尖锐湿疣者呈阴性。9例病理诊断为假  相似文献   
129.
始基角子宫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赵文翠1吴荣2叶元华1病人,31岁,已婚。因痛经7年,发现下腹部包块1年于1994年11月17日收入院。病人于7年前自然分娩后,每次月经来潮均伴腹痛,需用药物止痛。1年前无意中摸到右下腹一鸡蛋大包块,无触痛,曾诊为“巧...  相似文献   
130.
吴荣  任青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1996,25(6):635-637,648
通过对24例鼻咽癌患者配对分组研究,观察两组患者早期放疗反应,并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的脂质过氧化物,维生素,超氧化物歧化酶和唾液酸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