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0篇 |
免费 | 3篇 |
国内免费 | 25篇 |
专业分类
妇产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1篇 |
内科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8篇 |
综合类 | 10篇 |
预防医学 | 6篇 |
药学 | 90篇 |
中国医学 | 1篇 |
肿瘤学 | 10篇 |
出版年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2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6篇 |
2014年 | 4篇 |
2013年 | 1篇 |
2012年 | 1篇 |
2011年 | 4篇 |
2010年 | 9篇 |
2009年 | 4篇 |
2008年 | 11篇 |
2007年 | 14篇 |
2006年 | 8篇 |
2005年 | 14篇 |
2004年 | 14篇 |
2003年 | 4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2篇 |
1997年 | 8篇 |
1996年 | 1篇 |
199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药物特异质肝毒性的发生机制及预测筛选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物特异质肝毒性(ILT)是近年来多种药物撤出市场或标注“黑框”标志的主要原因,也是导致药物开发后期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综述了近年来ILT的发生机制,药物开发早期ILT的预测筛选,以及寻找生物标志物方面所取得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53.
羟基脲对雄性大鼠的生殖毒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羟基脲(HU)对雄性大鼠的生殖毒性。方法雄性大鼠分别腹腔注射HU×100、200和400mg·kg-1,连续10d。末次给药后分别于d9、d23处死动物。结果停药d9时,200、400mg·kg-1组不活动精子增加明显(P<0.05或P<0.01);停药d23时,各给药组睾丸脏/体比都明显下降(P<0.05或P<0.01);400mg·kg-1组附睾脏/体比下降明显(P<0.05),并且仍然有大量不活动精子(P<0.01);200、400mg·kg-1组精子计数明显减少(P<0.01);随给药浓度增加,各组精子畸形数量增加(P<0.01)。结论雄性大鼠连续10d腹腔注射羟基脲100mg·kg-1以上,对生殖系统产生明显毒性。 相似文献
54.
目的:利用芯片技术观察Z24对人HepG2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以探讨其毒性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不同浓度处理培养的HepG2细胞,H-E染色观察细胞形态;抽提细胞RNA,利用荧光标记ddUTP逆转录制备cDNA探针,与毒理表达谱基因芯片杂交,并对Cy3,Cy5荧光信号做扫描分析.结果:Z24处理实验组细胞呈现凋亡形态;芯片扫描显示在IC20浓度情况下,Z24作用HepG2细胞有15个基因发生显著的变化,其中细胞凋亡通路有关的基因TNFRSF5发生明显上调,与肝功能有关的基因(AKR1C2和INSIG1)发生明显的下调.随Z24浓度的增加,发生改变的基因数增加到244个,其中109个基因发生明显的上调,135个基因发生明显的下调,下调的基因多与细胞增殖调控功能、氨基酸、能量和脂肪代谢有关;而细胞凋亡通路中几个重要关键蛋白(DFFB,CASP6,DR4)的基因明显上调,并且与肝脏有关的基因(INSIG1,PHKA2,HPX)也发生了明显的改变.结论:Z24可以诱导HepG2细胞凋亡,并可能是其产生毒性的重要机制之一;毒性作用的靶器官可能是肝脏. 相似文献
55.
目的:研究重组人干扰素-β1b(rhIFN-β1b)对恒河猴的免疫原性及其对疗效的潜在影响.方法:实验分溶剂对照组及rhIFN-β1b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皮下注射1.25%人血清白蛋白0.36mL·kg-1及rhIFN-β1b 4.0×106,1.2×107及3.6×107IU·kg-1,连续90d.血清结合抗体测定采用ELISA法,中和抗体测定采用细胞病变抑制法.结果:给药3周后,3个给药组动物均出现rhIFN-β1b结合抗体,4周后抗体滴度达最大值,不同剂量组间在结合抗体滴度方面未见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同时,给药3周后血清中出现中和抗体,以后抗体滴度逐步升高.停药30d后,中和抗体滴度逐渐降低.结论:恒河猴重复给予rhIFN-β1b后,体内产生结合抗体和中和抗体,但给药组动物未观察到明显的病理学和生化指标异常,提示该生物制品重复使用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56.
目的:研究机体代谢时间轨迹改变与机体血液生化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的关系,确定使用代谢组学技术研究毒性发生发展的可行性。方法:抗肿瘤化合物Z24以130 mg.kg-1剂量对W istar大鼠连续灌胃给药5 d,分别在给药前、给药过程中和停药后,收集24 h的尿液,一直收集到停药后240 h,尿液用于代谢组学研究。在停药后24 h和240 h时分别处死一半大鼠进行病理和血液生化检测。结果:代谢时间轨迹改变与血液生化和组织病理学的改变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代谢组学技术可应用于描述毒性的发生、发展和恢复过程。 相似文献
57.
Z24对大鼠肝脏抗氧化体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Z24对大鼠肝脏抗氧化体系的影响.方法 雌性Wistar大鼠,灌胃给予Z24(0、50、100、200 mg/kg),1次/d,连续5 d,以生理盐水作对照.给药结束后次日,检测血浆生化指标,肝匀浆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和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力,并做肝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 100、200 mg/kg组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1)升高(P<0.05),200 mg/kg组总胆汁酸(TBA)降低(P<0.05),光学显微镜下见各给药组均出现肝细胞空泡变性和纤维组织增生,电子显微镜下见200 mg/kg组有线粒体嵴断裂等改变,表明该剂量下Z24已引起了肝损伤.50 mg/kg组CuZn-SOD活力代偿性升高,100、200 mg/kg组GSH-Px活力降低(P<0.05),各给药组GST活力均升高,未见MDA含量升高和GSH含量降低,表明该剂量下Z24未引起肝氧化和抗氧化能力失平衡.结论 Z24对GSH-Px有抑制作用,但氧化应激效应并不是Z24肝毒性作用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探讨大黄素对大鼠肝脏细胞色素P450酶(CYP450)及其主要亚型的影响。方法 20只雄性SD大鼠, 随机分成4组, 每组5只, 分别为溶剂对照组, 170、500和1 500 mg/kg大黄素染毒组, 大黄素蒸馏水混悬后连续经口给药16 d, 结束后次日取大鼠肝脏组织制作微粒体, 分别采用CO还原差示光谱法、分光光度法及化学发光法检测大鼠肝脏微粒体总CYP450水平, 红霉素脱甲基酶(CYP3A)、氨基比啉-N-脱甲基酶, CYP1A、CYP2B和CYP2E1酶活性变化。结果 大黄素连续经口给药16 d, 能够引起大鼠肝脏微粒体总CYP450显著升高、可轻度诱导CYP3A、CYP1A、CYP2E1和CYP2B酶, 500 mg/kg剂量组最明显。结论 大黄素对大鼠肝脏中CYP3A、CYP1A、CYP2B和CYP2E1酶均有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59.
目的:研究大鼠经革兰阴性菌外膜成分脂多糖(LPS)诱导后,何首乌醇提物(PMT)对大鼠的肝毒性,并探讨其肝损伤机制与固有免疫炎症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4(TLR4)-干扰素调节因子3(IRF-3)的关系。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对乙酰氨基酚(APAP,625 mg/kg)组、PMT 6 g/kg(PMT-L)和12 g/kg(PMT-H)组、脂多糖(LPS,4 g/L)组、(LPS+APAP)和(LPS+PMT-L/-H)组。后4组经尾静脉注射LPS 4 mg/kg,2 h后各实验组分别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每日1次,连续7 d。观察每日大鼠体质量变化,分别在给药结束后2 h、14 h、5 d和8 d经HE染色检测大鼠组织形态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及Western印迹法检测肝细胞中TLR4信号通路干扰素TIR结构域衔接蛋白(TRIF)、IRF-3的表达情况。结果大鼠尾静脉注射LPS诱导后2 h,肝实质出现微小肉芽肿,其后,LPS组大鼠肝损伤逐渐恢复。诱导第8天时,LPS组大鼠肝组织结构清晰完整,LPS+APAP组和LPS+PMT各剂量组肝细胞灶状坏死,伴炎细胞浸润。RT-qPCR检测法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单独灌胃何首乌醇提物的大鼠肝细胞中TLR4、TRIF和IRF-3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与正常组相比无显著差异,而经LPS诱导的大鼠肝细胞TLR4、TRIF和IRF-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与LPS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PMT各剂量组间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何首乌醇提物经LPS诱导能引起肝损伤,其引起的肝毒性与正性调控TLR4/IRF-3信号通路的表达有关,其肝损伤程度与给药剂量无关,提示TLR4/IRF-3信号通路的激活是LPS诱导何首乌醇提物肝损伤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0.
国外药物毒理学发展趋势分析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外药物毒理学发展迅速,在研究思路和观念、技术和手段、策略和方法上发生了巨大转变,其主要表现为研究过程和实验操作逐步走向规范化、标准化;逐步采用体外筛选评价模型代替整体动物实验;在药物开发、申报、临床监测的各个环节发挥药物毒理学的主动指导作用;研究对象从患者群体转向个体;基因技术全面进入药物毒理学各个研究领域;利用毒代动力学和其他分子细胞生物学新的概念和方法研究药物毒性作用机制或进行药物毒性的风险评价.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