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8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90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0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检测了221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有机膦酸脂酶(PE)和磷酸二脂酶I(PDEI)的活性变化,并以410例献血员为健康对照。结果:急、慢性肝炎及肝硬变病人血清PE和PDEI活性均显著高于献血员,而肝硬变异常率最高,其次为慢活肝;PE和PDEI与血清胆红素、转氨酶、球蛋白等无显著相关。提示其测定对慢性肝病,尤其肝硬变的诊断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2.
为研究二乙基亚硝胺(DEN)对巨噬细胞活化和吞噬作用的影响,采用蜜噻蓝(MTT)及邻苯二胺比色法测定了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活性和吞噬功能,结果表明DEN连续灌气染毒一周(5,10mg/kg)可明显降低腹腔巨噬细胞的数量和活性.此外,DEN还可抑制腹腔巨噬细胞对羊红细胞的吞噬作用,且呈剂量反应关系.DEN的这种抑制作用可能与其降低机体对致病微生物感染的抵抗力有关.  相似文献   
123.
目的:探讨羟基脲(hydroxyurea,HU)诱导大鼠生精细胞凋亡发生的量效关系和时效关系。方法:量效关系研究中,雄性Wistar大鼠25只,分为5组,每组5只,4组为试验组,1组为对照组,4个试验组分别腹腔注射HU100mg/kg、200mg/kg、400mr/kg和600mr/kg,对照组给予磷酸盐缓冲液2ml/kg,给药后12h处死;时效关系研究中,雄性Wistar大鼠20只,分为4组,每组5只,3组均腹腔注射HU400mg/kg,1组为空白对照,分别于给药后6、12和24h处死大鼠。所有大鼠处死后称体重,取睾丸组织并称重,Bouinb液固定后,进行HE染色、原位细胞凋亡检测(TUNEL)、糖原PAS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组织结构,计数凋亡细胞并进行生精周期阶段的分析。结果:给药后6、12、24h大鼠体重、睾丸重量与给药前相比,未见明显变化。量效关系研究中,大鼠生精细胞凋亡阳性小管所占比率和凋亡指数随着HU剂量的增加而明显增加,其中以400mg/kg为最高,分别为(38.7-4-2.0)%和(496.44-66.8)(P〈0.01)。时效关系研究中,与对照组比较,给药后12h的每管凋亡阳性生生精细胞数和凋亡指数达峰值,分别为(12.9±2.10)和(496.44-66.8)(P〈0.01);TUNEL阳性细胞主要存在于生精周期的Ⅰ-Ⅳ时相。结论:HU诱导的大鼠睾丸生精细胞凋亡具有细胞特异性和阶段特异性。  相似文献   
124.
背景与目的:研究新型抗乙肝病毒药物Bay41-4109的肝毒性机制.材料与方法:用典型诱导剂苯巴比妥作为对照,观察大鼠连续5d灌胃给予Bay41-4109后肝脏脏器系数的变化,并对肝脏进行组织学检查;用MTT比色法进行HepG2细胞毒性实验.然后利用大鼠和人的全基因组芯片,分析Bay41-4109对大鼠肝脏和人肝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影响,并对基因芯片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和初步功能分析,采用RT-PCR对部分差异表达的基因进行验证.结果:Bay41-4109和苯巴比妥均引起大鼠肝脏脏器系数显著增高(P<0.05),肝组织局部出现小的灶性坏死;Bay41-4109引起大鼠肝脏发生差异表达的基因主要与药物代谢及脂肪和能量代谢有关,其中有26个基因的改变与苯巴比妥一致.体外研究发现Bay41-4109在IC20和IC50浓度下引起HepG2细胞发生差异表达的基因主要与脂肪、氨基酸、能量代谢有关,与大鼠肝脏基因芯片结果一致.差异表达基因用RT-PCR能得到验证.结论:Bay41-4109的肝毒性与药物代谢酶表达异常以及脂肪能量代谢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125.
转录组学是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是一门在整体水平研究细胞中所有基因转录及转录调控规律的科学,在基础医学、生物学、微生物学和药学等领域已有广泛的应用。在中药研究领域中,该技术能从基因水平通过比较药物作用前后基因表达谱的变化对中药药理和毒理等方面进行评价。对该技术在中药研究领域的进展进行综述,主要介绍了转录组学技术在中药肝损伤筛选生物标志物和中药所致肝损伤机制研究中的应用,为该技术在中药领域的研究和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6.
目的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RT-PCR)法研究何首乌(PM)致肝损伤与肠道微生物组间的关系,并验证两种定量方法的一致性。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脂多糖(LPS)组、LPS+对乙酰氨基酚(APAP)组、PM组和LPS+PM组;大鼠尾iv给予4.0 mg/kg LPS建立肝损伤模型,各组相应每天1次ig给予0.625 g/kg APAP和12 g生药/kg PM,记录大鼠体质量;分别于造模后2、14 h、5和8 d,对大鼠粪便中细菌16SrRNA基因的V4高变区进行Illumina高通量测序,根据测序结果得出的差异物种,采用RT-PCR进行验证;取造模后8 d大鼠肝脏组织,HE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大鼠肝脏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LPS组大鼠存在肉芽肿,PM组无异常病变;与LPS组比较,LPS+PM大鼠肝细胞出现轻度变性和微小肉芽肿增多,LPS+APAP组可见微小肉芽肿和淋巴细胞浸润。Illumina高通量测序结果提示,与对照组比较,随着PM给药次数增加,单独给予PM的大鼠肠道微生物无显著变化;LPS+PM组表现为肠球菌科和毛螺旋菌科细菌逐渐增加,乳杆菌属细菌减少,且与LPS组有差异;RT-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随着PM给药次数的增加,单独给予PM的大鼠肠道微生物无显著变化;LPS+PM组肠球菌科、毛螺旋菌科细菌数显著增加(P<0.05),乳杆菌属细菌数显著减少(P<0.05),且与LPS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 PM肝损伤大鼠存在不同程度的菌群失衡,且Illumina高通量测序和RT-PCR检测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但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可获得更多的微生物信息,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27.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曲格列酮诱发HepaRG细胞氧化损伤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分组包括:正常对照组(含有0.1%DMSO的RPMI 1640培养基)、50μmol/L曲格列酮组、白藜芦醇3种浓度(3.75,7.5,15μmol/L)与50μmol/L曲格列酮的共处理组。 MTT法检测曲格列酮、白藜芦醇以及白藜芦醇与50μmol/L曲格列酮共同作用对HepaRG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以上各组作用48 h后检测各组细胞内活性氧(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的含量,脂质过氧化( lipid peroxidation )和细胞凋亡程度,细胞的总抗氧化能力,以及细胞内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 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的活性。结果曲格列酮能明显导致HepaRG细胞产生氧化应激现象。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曲格列酮处理组ROS和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以及细胞凋亡和坏死率均显著升高(P<0.05),总抗氧化能力大幅降低(P<0.05),CAT、GSH-px、SOD的活性均降低(P<0.05)。加入不同浓度白藜芦醇共同作用后, ROS和MDA生成量有所下降(P<0.05),细胞凋亡和坏死率也相应下降(P<0.05),细胞总抗氧化能力以及以上3种抗氧化物酶的活性均有所提高(P<0.05),且有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结论曲格列酮能引起HepaRG细胞产生明显的氧化应激作用,白藜芦醇能够显著改善由曲格列酮对 HepaRG细胞所造成的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128.
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分析实验室的质量保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铁  吴纯启  廖明阳 《中国新药杂志》2006,15(20):1705-1708
在药物及外源性化学物的临床前安全性评价实验中,有多个环节或步骤要涉及化学分析,如供试品与对照品的化学特性、体内外稳定性的确定,毒代动力学分析中的血药浓度测定,一般毒性实验中的临床化学、生物化学、免疫学及血液学的检验等。这些分析实验室的检测项目,在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LP)管理和质量保证(QA)检查方面,较其他实验或测试项目有其特殊性。笔者拟从GLP管理的角度介绍分析实验室的QA原则、分析方法的认证程序、各测试阶段或环节的核查项目、实验室内部或实验室之间的质量控制的办法及数据的自动化采集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