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21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肾移植患者应用环孢素的有效血药浓度范围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环孢素A(CsA)为肾移植术后一种有效的免疫抑制剂 ,我国已总结出不少合理应用CsA的经验。本文收集了有关文献 ,并进行归纳综述。1 监测方法1.1 常用监测方法 CsA的常用检测方法有放免法(RIA) ,荧光偏振免疫法 (FPIA ,此法可采用非特异性多克隆抗体 (PC)或特异性单克隆抗体 (MAb)试剂盒 ) ,特异性FPI A法与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特异性放免法 (RIA)同属CsA特异性测定法 ,能够专一检测CsA原型药浓度。1.2 不同方法测定结果的相关性 不同方法测定CsA结果不尽相同。肾移植患者FPIA(MAb)…  相似文献   
82.
盐酸小檗碱与环孢素A合用对大鼠肝P450同工酶和mdr1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 阐明盐酸小檗碱 (berberinechloride ,Ber)及其与环孢素A (cyclosporin ,CsA)合用对大鼠肝脏P4 5 0同工酶和多药耐药基因的影响。方法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大鼠肝微粒体红霉素N 脱甲基酶 (ERD)、氨基比林N 脱甲基酶(ADM )的活性 ,采用RT PCR法测定大鼠肝脏CYP3A1、CYP1A1、CYP2E1、mdr1a和mdr1b基因的水平。结果 灌胃给药 6d后 ,除外 10 0mg·kg-1Ber组 ,其余各组对ERD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给药 12d时 ,所有用药组对ERD活性均有抑制作用。给药 6d后 ,CsA单用组、Ber与CsA合用组对ADM均有抑制作用 ;给药 12d后 ,除了 15 0mg·kg-1酮康唑组和 10 0mg·kg-1Ber组外 ,其余各用药组对ADM均有抑制作用。给药 12d时 ,除了 10 0mg·kg-1Ber组外 ,其余各用药组对大鼠肝脏CYP3A1、CYP2E1、mdr1a、mdr1b基因均有抑制作用。各组的CYP1A1基因均未能检出。结论 抑制CYP3A基因的表达及酶的活性 ,抑制mdr1a、mdr1b基因的表达 ,从而减少CsA在肝脏的代谢及消除 ,可能是Ber增加CsA血浓度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83.
作者用0.4%利多卡因静脉复合全麻626例,效果满意。为了解实际血浓,选择合理用药方法,采用莹光偏振免疫分析法监测22例利多卡因血浓,并根据测定结果不断调整给药方法,共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6例,为经验给药,第二阶段4例,增加负荷量,第三阶段7例,第四阶段5例。利多卡因麻醉中以2%利多卡因2 mg/kg 静注为负荷量,100~120μg/kg/min快滴 10min 80~100μg/kg/min 维持,1 h 后递减。血浓窗以3~6μg/ml 为宜,最佳给药方案为:负荷量+怏滴10min+递减静脉维持,术毕前30min 左右停药和用定量泵给药。  相似文献   
84.
研究表明 ,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这一网络系统参与急性排斥反应[1~ 4 ] 。急性排斥时 ,患者血、尿中多种细胞因子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我们对 32例肾移植患者血清中的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sIL 2R)、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6受体 (sIL 6R)、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Ⅱ (TN  相似文献   
85.
86.
刘亭  辛华雯  吴笑春  余爱荣  郭珩 《医药导报》2013,32(10):1375-1377
1例62岁男性患者,因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脑梗死住院治疗. 入院后给予抗凝、降脂、降尿蛋白等对症治疗,并给予糖皮质激素联合他克莫司免疫抑制治疗. 临床药师通过对患者住院期间的药学监护,在监护治疗方案的安全性、避免不利的药物相互作用、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及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等方面起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7.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盐酸巴尼地平自微乳化释药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盐酸巴尼地平自微乳化释药系统的处方。方法:以油相用量和乳化剂及助乳化剂用量之比为变量,粒径、饱和载药量、自乳化时间为因变量,采用线性方程和二次及三次多项式描述三个因变量和两个变量之间的数学关系,根据最佳数学模型描绘效应面,选择最佳处方。结果:三个因变量和两个变量之间以三项式拟合最佳,相关系数分别为:0.9918,0.9960,0.9825(P〈0.05),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优选的最佳处方组成为:中链甘油三酸酯(MCT):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CremophorRH40):甘油=32.9:42.9:23.2(w:w:w),其中药物含量的质量分数为1%。最佳处方的变量理论值与预测值的偏差≤5%。结论:所建立的模型预测性良好。  相似文献   
88.
目的:观察环孢素(cyclosporin, CsA)单用及与小檗碱(berberine chloride,Ber)合用对小鼠和大鼠肝CYP3A1、CYP2E1基因及多药耐药基因mdr1a和mdr1b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 PCR)法测定小鼠和大鼠肝CYP3A1、CYP2E1、mdr1a和mdr1b基因在给药后的变化。结果:小鼠灌胃给药6 d时,Ber与CsA合用对CYP3A1和CYP2E1基因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大鼠灌胃给药12 d时,与对照组比较,除了Ber 100 mg·kg 1组外,其余各组对大鼠肝CYP3A1、CYP2E1、mdr1a、mdr1b基因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Ber与CsA合用可明显抑制小鼠和大鼠肝CYP3A1及mdr1a、mdr1b基因的表达,从而减少CsA在肝的代谢及消除,这可能是Ber增加CsA血药浓度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89.
目的 研究小檗碱对大鼠肝脏基因表达谱的影响。方法 大鼠予以盐酸小檗碱灌胃 6d ,摘取肝脏提取总RNA。用Cy3和Cy5两种荧光物质分别标记阴性对照组和盐酸小檗碱组肝组织cDNA ,制备成探针与表达谱芯片进行杂交 ,获得的荧光信号图像用计算机扫描后进行数据分析 ,计算每点的Cy5和Cy3信号强度比值。结果 在被检测的 4 0 96个基因中 ,盐酸小檗碱组差异表达基因 2 36个 ,与代谢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共 32个 ,其中表达上调的代谢相关基因 8个 ,包括大鼠环核苷酸磷酸二酯酶、异柠檬酸脱氢酶 3、心肌黄酶和葡萄糖 6 磷酸酶等。表达下调的代谢相关基因 2 4个 ,包括尿苷二磷酸 葡糖醛酰转移酶、细胞色素P4 5 0 2E1、谷胱甘肽S 转移酶 1、16 α 碳腈孕烯醇酮诱导的细胞色素P4 5 0酶和S 腺苷 L 甲硫氨酸脱羧酶等。结论 小檗碱的降血糖、抗肿瘤作用以及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可能与一系列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90.
目的 :阐明盐酸小檗碱 (berberinechloride ,Ber)及其与环孢素A (cyclosporin ,CsA)合用对大鼠肝脏和小肠CYP3A1的影响。方法 :实验分 7组 :溶媒对照组、15 0mg·kg-1酮康唑组、10 0mg·kg-1Ber组、2 0 0mg·kg-1Ber组、4 5mg·kg-1CsA组、10 0mg·kg-1Ber 45mg·kg-1CsA组、2 0 0mg·kg-1Ber 45mg·kg-1CsA组 ,采用RT PCR和Westernblot等方法测定大鼠肝脏和小肠CYP3A1的表达水平。结果 :RT PCR结果显示 :灌胃给药 12d后 ,除了 10 0mg·kg-1Ber组外 ,其余各用药组对大鼠肝脏CYP3A1基因表达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Westernblot结果显示 :给药 6d后 ,2 0 0mg·kg-1Ber 45mg·kg-1CsA组对大鼠肝脏CYP3A1的表达有明显抑制作用 ;给药 12d后 ,10 0mg·kg-1Ber 45mg·kg-1CsA ,2 0 0mg·kg-1Ber 45mg·kg-1CsA组对大鼠肝脏和小肠CYP3A1的表达均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 :通过增强CsA对肝脏和小肠CYP3A1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 ,从而减少CsA在肝脏和小肠的代谢及消除 ,可能是Ber增加CsA血浓度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