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8篇
  免费   170篇
  国内免费   156篇
耳鼻咽喉   17篇
儿科学   19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76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322篇
内科学   131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64篇
特种医学   85篇
外科学   211篇
综合类   603篇
预防医学   215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240篇
  3篇
中国医学   165篇
肿瘤学   173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106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97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123篇
  2012年   136篇
  2011年   135篇
  2010年   130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112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992.
993.
994.
董燕  吴涛 《中国康复》2020,35(2):108-112
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 type A,BoNT-A)出现之前,局部肌张力增高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口服抗痉挛药物以及注射酚类物质。口服抗痉挛药物包括巴氯芬、丹曲林、氯硝安定等,容易出现全身不良反应,且效果较差[1]。酚类物质注射操作困难,可引起感觉异常的并发症,效果持续时间及有效性并不确定[2]。痉挛可以造成患者日常生活各方面的困难,对有残存肌力的患者也可造成主动运动功能的障碍[3]。还可以引起疼痛等不适感,影响患者的形象,造成自卑等心理障碍[4]。BoNT-A的出现彻底改写了局部肌张力增高治疗的历史。  相似文献   
995.
996.
全盆腔脏器切除术治疗直肠癌术后盆腔局部复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全盆腔脏器切除术(total pelvic exenteration,TPE)治疗盆腔局部复发直肠癌(locally recurrent rectal cancer,LRRC)的疗效。方法对1989-2003年行TPE治疗的35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行TPE30例、保肛TPE2例、TPE联合骶、尾骨切除2例、TPE联合半骨盆切除1例。根治性切除率80%,手术死亡率3%,术后盆腔再复发率48%。全组术后5年生存率16%,根治性切除组为19%,无淋巴结转移者5年生存率24%,有淋巴结转移者为0。结论TPE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严格的适应证选择和作到真正的根治性切除。  相似文献   
997.
胰腺淋巴上皮囊肿临床较为罕见,临床诊断困难。笔者收治了1例胰腺淋巴上皮囊肿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8.
目的研究新疆地区维、汉两族早发性乳腺癌BRCA1基因突变情况及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选取病理确诊的65例(维族35例,汉族30例)早发性乳腺癌标本,运用酶链聚合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和DNA测序方法检测BRCA1基因突变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65例早发性乳腺癌(发病年龄≤35岁)BRCA1的突变率为21.5%(14/65),35例维吾尔族早发性乳腺癌BRCA1突变率为34.3%(12/35),30例汉族早发性乳腺癌BRCA1突变率为6.7%(2/30)。65例早发性乳腺癌BRCA1突变的位点为第2、第10、第18号外显子,共发现14个突变位点,位于Exon10共11个,其中10个可引起氨基酸错义突变,3个无义突变;位于Intron18上的1个拼接点突变。65例早发性乳腺癌中BRCA1基因突变者和未突变者在淋巴结转移状况、P53和Ki-67表达情况、组织学分级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疆维地区维族、汉族早发性乳腺癌BRCA1基因突变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突变位点可能是新疆维族早发性乳腺癌的遗传易感性位点,与早发性乳腺癌发病存在关联。BRCA1突变者主要临床表现为淋巴结转移多,P53突变率高、Ki-67蛋白高表达等,提示早发性乳腺癌可能发病早、恶性程度高。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探讨索拉非尼联合奥沙利铂对人肝癌BEL-7402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 选取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用奥沙利铂和索拉非尼单药或联合(含不同给药顺序)作用于细胞,观察最佳抑制效果。MTT法检测奥沙利铂和索拉非尼分别对肝癌BEL-7402细胞的抑制作用并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电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和超微结构的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及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 奥沙利铂单药及联合索拉非尼组BEL-7402细胞出现S期、G2/M期阻滞,索拉非尼单药组仅出现S期阻滞。先用奥沙利铂联合组的BEL-7402细胞凋亡率最高,为(40.94±4.62)%,其次为先用索拉非尼联合组的凋亡率(30.02±4.15)%,联合组的BEL-7402细胞凋亡率均高于索拉非尼单药组(<0.05)。结论 人肝癌BEL-7402细胞体外对索拉非尼和奥沙利铂均高度敏感,两药联合应用对肝癌细胞有协同抑制作用,且先用奥沙利铂联合给药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000.
背景与目的:依托泊苷联合顺铂(EP)方案是否是广泛期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的最佳治疗方案目前仍不确定,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伊立替康联合顺铂(IP)和EP方案一线治疗广泛期SCLC的疗效和生存期.方法:在开放、两组随机、多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中,符合入组条件的广泛期SCLC患者,随机接受IP或EP一线化疗,用药方案IP组:伊立替康65 mg/m2,第1、8天,顺铂30 mg/m2,第1、8天,21 d为1个周期,连续4个周期;EP组:VP-16为100 mg/m2,顺铂25 mg/m2,第1~3天,21 d为1个周期,连续4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生存期及不良反应.结果:2008年12月-2010年7月,共64例广泛期SCLC患者进入研究,其中IP组35例,EP组29例.IP和EP组的客观缓解率分别是66.7%和60.7% (P=0.202);无进展生存期分别是5.7和7.1个月(P=0.719);总生存期分别是未达到和12个月(P=0.591).IP组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粒细胞减少、腹泻、消化道反应和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分别是88.2%、40%、29.4%和26.5%; EP组最常见的不良事件是粒细胞减少、消化道反应和贫血,发生率分别是80.8%、73.1%和38.5%.结论:IP和EP方案一线治疗广泛期SCLC的疗效和生存期相同,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