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3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密蒙花方对缺氧状态下人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密蒙花方对缺氧状态下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HUVEC)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体外培养HUVEC,采用二氯化钴(Cocl2)建立细胞化学缺氧模型,采用WST-8法观察密蒙花方对缺氧状态下HUVEC的作用。并进一步采用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ry,FCM)检测密蒙花方对缺氧状态下HUVEC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①在Cocl2所诱导的化学缺氧下,HUVEC增殖明显。密蒙花方可抑制缺氧状态下HUVEC的增殖,并呈剂量一效应关系;②密蒙花方对HUVEC内PCNA蛋白表达有明显的下调作用,低、中、高不同浓度的密蒙花方作用24h后,其PCNA蛋白表达率分别为(62.377±3.200)%,(43.707±3.195)%、(27.621±3.622)%与缺氧组(90.600±3.69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密蒙花方浓度升高,PCNA蛋白表达率下降,呈剂量-效应关系(P〈0.01)。结论上述结果提示,密蒙花方有抑制新生血管发生的作用,有望成为防治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42.
黄秀榕  祁明信  严京  吴正正  胡艳红 《光明中医》2008,23(10):1407-1410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抑制剂阿魏酸钠(SF)、五味子乙素(Sch B)、菊花(FC)、车前子(SP)对过氧化氢(H2O2)所致氧化损伤的晶状体上皮细胞(LEC)活性以及细胞内钙(Ca2+)、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的影响,研究四种细胞凋亡抑制剂防治白内障的细胞信号转导机制。方法:将传代培养的牛LEC与H2O2共同孵育复制氧化损伤的模型,同时加入SF和Sch B单体及FC和SP水提取液孵育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法(MTT)检测LEC活性,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LEC内钙离子的浓度([Ca2+]i)、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LEC内cAMP和cGMP含量,并探讨不同浓度和不同孵育时间(12h、24h、36h)的影响。结果:①H2O2组LEC活性下降,SF、Sch B、FC、SP均可明显增强氧化损伤的LEC活性(P〈0.01),呈浓度依赖关系和时间依赖关系。②H2O2组LEC的[Ca2+]i升高,SF、Sch B、FC、SP均可显著降低氧化损伤LEC的[Ca2+]i(P〈0.01),呈时间-效应关系。③H2O2组LEC的cAMP浓度升高、cGMP浓度下降,SF、Sch B、FC、SP均可使氧化损伤的LEC的cAMP水平显著降低(P〈0.01)、cGMP水平显著升高(P〈0.01),也呈时间-效应关系。结论:四种细胞凋亡抑制剂SF、Sch B、FC、SP可明显抑制LEC氧化损伤及凋亡,通过[Ca2+]i、cAMP、cGMP信号转导及相互作用调节生物学效应可能是其主要的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机制。  相似文献   
43.
目的:研究榄香烯(elenene,Ele)抑制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ecombinant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rhEGF)诱导的晶状体上皮细胞(lens epithelium cell,LEC)增殖时对细胞内钙(Ca^2+)、环磷酸腺苷(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AMP)、环磷酸鸟苷(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cGMP)的影响,探讨其抑制增殖的细胞信号转导机制。方法:采用rhEGF诱导LEC增殖后,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LEC内钙离子浓度([Ca^2+]i)、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LEC内cAMP和cGMP含量,探讨Ele的影响。结果:(1)Ele组LEC内[Ca^2+]i;比增殖组显著增高(P〈0.01);(2)增殖组LEC内cAMP浓度比对照组明显下降、cGMP浓度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3)Ele组LEC内cAMP浓度比增殖组显著升高、cGMP浓度比增殖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Ele抑制LEC增殖的作用是通过细胞内[Ca^2+]i、cAMP和cGMP信号系统及多条信号转导途径的相互作用实现的,这可能是Ele抑制LEC增殖、防治后发性白内障的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机制。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两种天然药物三氧化二砷(ATO)和莪术(RC)对晶状体上皮细胞(LEC)增殖的抑制作用,为寻求防治后发性白内障的确切有效药物提供实验依据。设计实验性研究。研究对象体外培养的牛LEC。方法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MTT比色法检测不同终浓度(2.5、5、10μmol/L)ATO和(5、10、20mg/ml)RC作用于增殖状态下LEC 72小时后对细胞增殖的抑制程度。主要指标细胞形态、吸光度(A)值。结果倒置显微镜下可见增殖对照组细胞大小均匀,生长密集,ATO和RC组细胞生长及形态有明显改变,增殖缓慢,生长差,贴壁能力减弱。MTT比色法结果显示:不同浓度(2.5、5、 10μmol/L)的ATO和(5、10、20mg/ml)RC可明显抑制LEC增殖,并具有剂量依赖关系(P均<0.01)。结论两种天然药物 ATO、RC能够明显抑制LEC增殖,有望成为防治后发性白内障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45.
阿魏酸钠防护晶状体上皮细胞氧化损伤的信号转导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阿魏酸钠对氧化损伤的晶状体上皮细胞内Ca2 、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的影响,从细胞信号转导角度揭示天然药物防治白内障的细胞和分子学机制。方法:采用牛晶状体上皮细胞进行晶状体上皮细胞(LEC)原代和传代培养,以含有过氧化氢(H2 O2 )的培养液孵育LEC复制氧化损伤模型,并加入阿魏酸钠单体共同孵育。分别采用四甲基偶氮唑兰(MTT)比色测定法观察在不同时间和浓度条件下LEC活性变化,采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不同时间细胞内钙离子浓度([Ca2 ]i)以及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不同时间LEC内cAMP、cGMP的含量变化。结果:H2 O2 组可引起LEC吸光度值(A)明显下降(P <0 .0 1) ,阿魏酸钠能明显增强氧化损伤的LEC活性,并呈剂量 效应关系和时间 效应关系。氧化损伤的LEC[Ca2 ]i 升高(P<0 .0 1) ;阿魏酸钠可以降低由H2 O2 引起的细胞[Ca2 ]i 的升高,并呈时间 效应关系。H2 O2 组cAMP浓度升高;cGMP浓度下降(P <0 .0 1) ;阿魏酸钠使cAMP水平下调,cGMP水平上升(P <0 .0 1) ,并呈时间 效应关系。结论:阿魏酸钠可明显抑制LEC氧化损伤及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钙信号系统、cAMP信号系统、cGMP信号系统及其相互作用来调节生物学效应。  相似文献   
46.
介绍了高健生主任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视网膜静脉阻塞引起的黄斑水肿的临床经验。认为两种疾病所致的黄斑水肿病因病机均为气阴两虚兼目络瘀滞证,并创立密蒙花方进行加减治疗。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讨密蒙花方对缺氧状态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及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法及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缺氧状态下脐静脉内皮细胞VCAM-1及FN的表达及密蒙花方对其表达的影响.结果 两种检测方法均显示:缺氧状态下脐静脉内皮细胞VCAM-1及FN的表达均升高,与正常状态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缺氧组相比,密蒙花方能抑制缺氧状态下VCAM-1及FN的高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积分光密度值,正常组VCAM-1为104 812.356±61 874.671,FN为152 044.884±53 389.006;缺氧组分别为339 840.540±52 380.919和358 582.787±75 000.591;40 g·L-1密蒙花方组分别为165 829.278±25 598.377和217 709.271±24 869.326.结论 密蒙花方可能通过抑制VCAM-1和FN的表达而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及迁移,从而对新生血管的形成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提示密蒙花方有可能成为抑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48.
目的:旨在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和莪术(RC)对体外培养的晶状体上皮细胞(LEC)增殖的抑制作用并研究其信号转导机制。方法:用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bFGF)诱导体外培养的晶状体上皮细胞(LEC)增殖。分别将三种不同浓度的As2O3和RC作用于增殖状态的LEC,进行以下研究:1、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As2O3、RC对LEC增殖的抑制程度。2、流式细胞术(FCM)检测As2O3、RC对LEC核内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表达的影响。3、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Ca^2+]i。4、放射免疫法检测细胞内环化腺苷酸(cAMP)和环化鸟苷酸(cGMP)浓度。  相似文献   
49.
目的 开展晶状体再灌注的离体和动物实验研究,并对再灌注人工晶状体技术进行评价.方法 采用新鲜离体幼兔眼、离体猪眼、新西兰白兔眼,应用自行研制的人工晶状体材料,进行以下实验:(1)体外固化实验;(2)晶状体前囊膜微型撕囊及其稳固性实验;(3)经微型前囊膜开口超声乳化吸出晶状体内容物实验;(4)活的新西兰白兔眼内人工晶状体再灌注实验.结果 (1)按硅酮聚合物与固化刺50∶1的比例可获得柔软、弹性好、固化时间短(完全固化时间为60 min)的注入材料;(2)晶状体前囊膜1.8~2.0 mm的连续环形撕囊口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可经该微型开口吸出晶状体内容物并灌注材料;(3)超声能量18%、流量25 mL·min-1、负压120 mmHg(1 kPa=7.5 mmHg)为晶状体内容物经微型前囊膜开口吸出的最佳务件;(4)注入灌注材料后可形成由晶状体囊膜包裹的、置换原晶状体皮质和核的、新的再灌注人工晶状体.结论 采用再灌注人工晶状体的方法 可进行新型人工晶状体再灌注,可为治疗白内障和老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0.
目的观察密蒙花方对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力、眼底病变、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变化的影响。方法将确诊为气阴两虚的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245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24例,对照组121例,分别给予密蒙花方及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连续用药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力、眼底病变、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的变化。结果密蒙花方可提高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远视力,有效率13.6%,并改善眼底病变及荧光造影表现,对眼底治疗的有效率为37.5%,荧光造影检查有效率20.6%。治疗组提高远视力,改善眼底病变及荧光造影表现优于对照组。结论密蒙花方可改善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眼底表现,提高患者远近视力,是防治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延缓病程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