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7篇 |
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1篇 |
内科学 | 3篇 |
综合类 | 21篇 |
预防医学 | 4篇 |
眼科学 | 46篇 |
药学 | 10篇 |
中国医学 | 25篇 |
出版年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1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2篇 |
2014年 | 5篇 |
2013年 | 4篇 |
2012年 | 11篇 |
2011年 | 11篇 |
2010年 | 6篇 |
2009年 | 11篇 |
2008年 | 10篇 |
2007年 | 5篇 |
2006年 | 2篇 |
2005年 | 3篇 |
2004年 | 1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1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2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01.
102.
中老年人除了眼睛调节功能下降引起的“老花”问题,还有一些常见的眼病.如白内障、青光眼、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等。 相似文献
103.
目的应用海德堡视网膜血流仪(HRF)研究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中浆)视盘筛板和黄斑部视网膜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以22例(22只眼)中浆患者为研究对象(中浆组),运用HRF、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和眼底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检测视盘筛板和黄斑部视网膜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分别以患者另一只健康眼(中浆对照组,n=22)和正常眼(正常对照组,n=28)作为对照。结果HRF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中浆组和中浆对照组的视盘筛板和黄斑部视网膜的血流量、流速及红细胞移动速率显著减低(P<0.05或P<0.01);而中浆组与中浆对照组各项检测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浆组和中浆对照组的FFA和ICGA表现与HRF检测结果相吻合。视盘筛板与黄斑部视网膜血流的相关性分析表明,两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中浆患者的视盘筛板和黄斑部视网膜血流下降显著,且两者血流动力学改变存在正相关性。HRF用于评价脉络膜微循环状态有效且安全。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了解视网膜脱离(RD)眼黄斑部光感受器细胞与光感受器后神经元细胞功能异常的情况。方法 120例RD患者128只眼的LERG被记录分析,应用手提眼底镜式局部刺激器通过放大的瞳孔直视眼底监控固视状况,闪烁光频率31Hz。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LERG的基波(lf)与二次谐波(2f)在RD眼振幅降低。lf的异常率在发病时间<1周组、1-周组、2-周组与4-周与8周以上组分别为15%、25%、47%、76%和91%,lf/2f呈升高趋势。在眼底镜下黄斑部脱离(48眼)与不脱离(80眼)两组中,lf与2f的下降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2f在前组的下降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而在后组则无显著变化(P>0.05),黄斑部脱离组的lf/2f比值长高(P<0.05)。手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与复位前的LERG振幅有显著相关。结论 RD眼的黄斑部光感受器细胞与光感受器后神经元的功能损害同时存在,RD伴黄斑脱离者的视网膜内层功能受损程度明显增加,RD眼的LERG振幅与解剖复位后的视功能恢复有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观察单次光动力治疗(PDT)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后黄斑区视功能与形态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 选择17例(23眼)经典为主型CNV患者进行单次光动力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和8个月分别行视力、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相干光视网膜断层扫描(OCT)检查,观察黄斑中心的厚度以及功能改变;选择相匹配的正常30眼作为对照组.结果 与对照相比,CNV患眼治疗前黄斑中心厚度增加,且mfERG的N1和P1波反应密度明显下降.PDT治疗后,视力有改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CT显示治疗后黄斑区中心厚度显著减小,但治疗后8个月与治疗后3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fERG显示治疗后1区P1波和2区N1波反应密度显著增加;治疗后8个月1区N1波反应密度显著增加;1区和2区的P1和N1潜伏期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个月视力变化与黄斑中心厚度变化有相关性(r=0.43,P=0.04),与mfERG各波的变化无相关性,1区的N1和P1波反应密度与黄斑中心厚度变化呈负相关(r=-0.43,P=0.04;r=-0.51,P=0.01).结论 对较小范围的CNV患眼单次PDT治疗可在3个月内减少黄斑区中心厚度并改善视功能,并在相对远期保持稳定.黄斑中心区和旁中心区的恢复有所不同;视功能变化与形态变化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探讨腹腔注射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iboba extract,EGb 761)对豚鼠视神经横断伤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 RGC)形态及功能的保护作用。
方法: 75只白化豚鼠随机等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生理盐水组和EGb 761组。分离暴露豚鼠的右眼视神经并于球后1.0 mm处进行横断造模,正常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假手术组仅分离暴露视神经。生理盐水组和EGb 761组分别于实验开始前1周每日腹腔注射1次相应体积生理盐水和EGb 761(100 mg/kg),术后继续给药4周。术后第4天,各组随机处死3只豚鼠,采用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mediated deoxyuridine triphosphate-biotin nick end-labeling, TUNEL)法检测RGC凋亡;分别于术后第14和28天进行图形视网膜电图(pattern electoretinogram, PERG)检查;摘取眼球作组织病理学检查并计数视网膜垂直经线RGC数目。
结果: 术后第4天,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和EGb 761组均未见TUNEL阳性RGC,模型组和生理盐水组均见有TUNEL阳性RGC。术后第14和28天,模型组和生理盐水组RGC数目均少于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P〈0.05),EGb 761组少于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P〈0.05),但显著多于模型组和生理盐水组(P〈0.05);术后第14和28天,EGb 761组PERG的N95振幅较模型组和生理盐水组高(P〈0.05),与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相近(P〉0.05)。RGC数目与N95振幅呈正相关(r=0.859, P=0.001 5)。
结论: 腹腔注射银杏叶提取物EGb 761能抑制豚鼠视神经横断后的RGC凋亡,对RGC的结构和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7.
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始于20世纪70年代,是利用光敏剂和光产生的光动力效应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新技术,已成为治疗渗出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主要方法.近年来,将PDT与其他疗法联合以期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降低治疗成本的研究大量开展,对于新型光敏剂的研究也有望成为PDT研究的热点.本文即对PDT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8.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振荡电位和荧光血管造影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在荧光素钠血管造影 (FA)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 (ICGA)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R)在不同阶段、形态改变时的振荡电位 (OPs) ,了解DR的功能学与形态学改变的特点及其之间的联系。方法 :选择 4 9名糖尿病患者(89只患眼 ) ,按在FA下DR的不同阶段分 4组 (88眼 ) ,按ICGA分 2组 (6 0眼 ) ,选择 4 3只正常眼为对照组 ,对所有眼按国际标准化方法进行OPs检测。结果 :OPs总和振幅在FA有改变时下降 ,OP2 振幅在FA无改变时下降 ,有改变时进一步下降 ;无灌注期与新生血管期的OPs总和振幅及各子波振幅改变相同 ;ICGA晚期 ,部分眼出现晚期弥散性高荧斑和极晚期高荧伴低荧的“椒盐状”外观 ,与此相应 ,OP3 振幅和OP4潜伏期较对照组下降和延长。结论 :OP2 振幅较OPs总和振幅在DR早期诊断方面敏感 ,无灌注期和新生血管期的视网膜循环状态相似 ,无灌注区可与新生血管一样作为DR进展的质变标志 ,ICGA后期改变与OPs的指标有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109.
复方血栓通抑制RPE细胞参与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复方血栓通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CRL-2302)增殖、移行以及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影响,探讨其作用途径及机制。方法复方血栓通作用于CRL-2302细胞,采用MTS比色法,观察细胞增殖的情况;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移行的影响;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分别检测细胞VEGF、MMP-2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 MTS比色法显示,一定浓度的复方血栓通胶囊(1.562 5~200 g/L)对VEGF诱导的CRL-2302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Transwell小室实验显示,复方血栓通胶囊浓度为0,3.125,6.25和12.5 g/L时CRL-2302细胞移行数分别为183.67±13.32,145.67±14.57,87.33±29.14和34.67±7.51;3.125,6.25和12.5 g/L浓度的复方血栓通胶囊使CRL-2302细胞VEGF、MMP-2蛋白和mRNA的表达均显著降低。结论复方血栓通胶囊能够抑制RPE细胞的增殖、移行,这可能是其抑制RPE细胞参与血管生成的途径;其机制与抑制VEGF和MMP-2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0.
人类黄斑色素具有独特的生物学活性,对视网膜具有重要的保护意义。黄斑色素与人类视功能密切相关,如最佳矫正视力、视敏度等。其缺失在多种眼科疾病如老年性黄斑变性、视网膜色素变性、高度近视等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可通过体内测量法和体外测量法对其进行检测。深入了解黄斑色素的特点与检测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