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5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我院普外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的临床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调查分析我院外科手术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抽查我院普外科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外科手术病历476份,按卫生部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的要求,填写《外科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表》,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率达96.70%,其中57.10%属于无指征预防用药;Ⅰ类以及Ⅱ类切口存在预防用药品种起点高、用药时机不当、持续使用时间过长、联合用药不合理等问题。结论我院外科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仍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有待进一步规范管理使用,以减少耐药产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21例随机分成观察组69例和对照组52例,观察组给予拉米夫定100mg,口服,1次/日。对照组给予a-2b干扰素300万IU,肌注,1次/日。两周后改为隔日1次。两组均辅以维生素族及一般护肝药,治疗期间不加用其他抗病毒药物。经治疗一年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血清A坍复常率、HBeAg转阴率及血清HBV—DNA阴转率)及不良反应。对照组与治疗组的复常率及阴转率进行zz检验。结果治疗一年,观察组血清ALT复发率为91.30%(63/69);HBeAg阴转率为52.17%(36/69);血清HBV—DNA阴转率为86.96%(60/69)。对照组血清AIJrr复常率为42.31%(22/52);HBeAg阴转率为30.77%(16/52);HBV—DNA阴转率为48.08%(25/52),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Jp〈0.05)。且拉米夫定的副作用低于a-2b干扰素。结论拉米夫定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安全有效药物,连续用药1年,肝功能复常、病毒转阴及血清学转换显著,均优于干扰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五味子安神胶囊中五味子甲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 Kromasil C18(250mm×4.6 mm,5 μm)色谱柱 以甲醇-0.1%冰醋酸水溶液(80:20)为流动相 流速:1 ml·min-1 检测波长:254 nm 柱温为30℃.结果:五味子甲素在0.1014~0.4056 m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分别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7,n=6),平均回收率是100.7%(RSD=0.5%).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对目前我国市场上使用的奥氮平片说明书的格式和内容与国外的进行比较和分析。目前我国市场上奥氮平片药品说明书存在不良反应报告数据不全,安全性警示提示不足和临床试验缺项等问题;中英文说明书不对应。  相似文献   
15.
采用列表法与分析法,调查我院2009~2011年药库账目所消耗滴眼剂的全部品种、处方、分类、消耗量及金额进行分析评估。我院3年来滴眼剂应用情况,使用人群基本固定,3年来抗感染药物消耗金额增长较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本院门诊合理用药状况,提高门诊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方法结合合理用药国际指标,对本院2009-01~2010-06随机抽取的门诊处方进行调研,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调查的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为2.30种,抗菌药物使用百分率为36.22%,注射剂平均使用百分率为18.28%,药品通用名使用率为97.12%,平均每张处方金额为85.40元。结论采用合理用药国际指标的数据分析,对本院门诊合理用药状况的调研具有可操作性和有效性,本院门诊用药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孟鲁司特治疗儿童哮喘的疗效.方法 将133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68例采用常规治疗加受体激动剂及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片.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显效率分别为86.76%、55.39%,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孟鲁司特治疗哮喘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轻微.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8.
背景胃癌(gastric cancer, GC)是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之一,而肿瘤化疗耐药是制约GC癌治疗效果的瓶颈,探索逆转GC化疗耐药机制对于GC的治疗具有重大意义.目的探讨敲低miR-214表达对GC细胞SGC-7901/DDP顺铂耐药性、迁移以及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formation, EMT)的影响,并讨论初步作用机制.方法采用Lipofectamine~(TM) 2000法转染miR-214inhibitor至SGC-7901/DDP细胞后,CCK-8法评估细胞对顺铂耐药性的改变;划痕试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中E-钙黏蛋白(E-cad)、波形蛋白(Vimentin)和N-钙黏蛋白(N-cad),以及NF-κB与Bcl-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转染mi R-214 inhibitor后, SGC-7901/DDP细胞对顺铂耐药性明显降低(P0.05);且细胞迁移能力明显降低(P 0.05),E-cad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 0.05), Vimentin与N-cad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均P 0.05).另外,SGC-7901/DDP细胞中NF-κB与Bcl-2的表达明显降低(均P 0.05).结论下调mi R-214表达具有降低GCSGC-7901/DDP细胞对顺铂耐药性,抑制细胞迁移与EMT的作用.而这种作用可能与下调NF-κB与Bcl-2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监测某三甲医院儿科病房医院感染情况,分析其感染特点,提出预防控制策略,以降低儿科病房的感染。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2年儿科病区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分各年龄段,每年作比较,根据感染率及感染部位等分析其发展趋势及感染特点,并针对原因研究应对策略,提出重点预防控制措施。结果 2010-2012年儿科病区医院感染总感染率分别为4.08%、3.13%、2.22%,呈逐年下降趋势;302例医院感染患儿中,0~28d新生儿168例占55.63%,1月龄~1岁95例占31.46%,1~3岁32例占10.60%,>3岁7例占2.32%;0~28d新生儿以血流感染和呼吸道感染为主;1月龄~1岁婴儿则以消化道感染和呼吸道感染为主;1~3岁幼儿以呼吸道感染及消化道感染为主;>3岁儿童医院感染率则无明显变化。结论加强儿科病房管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加强医护人员管理及患儿家属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和宣传,重点加强早产儿及<1岁婴儿基础护理,早诊断、早隔离,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的使用,定期监测病菌,可降低儿科病区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铝镁加联合兰索拉唑在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中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及相关的发病机理.为提高患者的治愈率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5月~2012年8月入院接受治疗的90例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铝镁加联合兰索拉唑组(治疗组)45例与兰索拉唑组(对照组)45例,人院后两组均积极接受颅脑外伤对症处理包括开颅手术,脱水,激素,冬眠低温等治疗,并每日给予兰索拉唑静脉滴注,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预防性应用铝镁加混悬液,由胃管注入,每日3次。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即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损害严重程度(NN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以及应激性溃疡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前NNS、GCS评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的NNS、GCS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的应激性溃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使用铝镁加联合兰索拉唑,对损伤后应激性溃疡具有较强的预防性作用,同时对颅脑损伤患者短期内行为学评价及神经功能评价具有明显改善,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