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二野淋巴结清扫食管癌切除术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食管癌切除现代二野淋巴结清扫的手术疗效及临床实际应用价值.方法 1987年6月至2007年12月间,对1690例中下段及上段食管癌患者分别采用Ivor-Lewis术式和Akiyama术式进行现代淋巴结清扫治疗,总结胸腹二野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以及患者术后1、3、5和10年的生存率.结果 全组患者中,有淋巴结转移713例,转移率为42.2%(713/1690).胸部淋巴结转移665例,占39.3%(665/1690),其中有胸顶气管旁三角区淋巴结转移349例,占20.7%;后上纵隔淋巴结转移444例,占26.3%;下纵隔淋巴结转移307例,占18.2%.腹部淋巴结转移339例,占20.1%.全组患者术后有278例发生312例次各种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6.4%(278/1690),其中以肺部并发症为主,共136例次,占43.6%.全组患者的手术死亡率为0.2%.全组患者术后1、3、5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88.2%(1388/1574)、63.5%(868/1367)、54.8%(705/1287)和30.8%(232/754).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76.2%(448/588),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36.8%(257/699).结论 食管癌切除采用Ivor-Lewis和Akiyama术式可良好地显露胸腹二野,淋巴结清扫彻底,特别是对后上纵隔喉返神经旁、右胸顶气管旁三角区淋巴结的清扫尤为便利.对有淋巴结转移的食管癌患者施行现代二野淋巴结清扫十分必要,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术后5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2.
3.
电视胸腔镜辅助食管癌切除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食管癌切除术的方法。方法 2000年12月-2001年5月我科用胸腔镜辅助施行食管癌切除术5例,均为食管中段癌,0期1例。Ⅰ期2例,Ⅱa期1例,Ⅱb期1例。结果 手术经过均顺利,无1例中转开胸手术,手术时间平均180min,术中出血量平均210ml,无严重术后并发症发生,无手术死亡,均治愈出院。结论 随着胸腔手术设备和器械的改进,手术操作技术的熟练,选择适当的患者采用电视胸腔镜辅助食管癌切除术是可行的,且手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模压挤出条件对聚(D,L-乳酸)及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辛酸亚锡的催化下由丙交酯开环聚合制备了聚(D,L)-乳酸(PDLLA),并用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作为扩链剂分别合成了MDI扩链聚(D,L)-乳酸(PDLLA/MDI)和MDI扩链聚(D,L)-乳酸/羟基磷灰石(PDLLA/HA/MDI)复合材料,采用自行设计的模压挤出设备着重研究了成型加工条件对这两类可生物降解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条件下PDLLA和PDLLA/MDI的弯曲强度分别为35.1MPa和51.3MPa,弯曲模量分别为2413.6MPa和1830.9MPa,PDLLA/HA和PDLLA/HA/MDI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分别为31.2MPa和55.4MPa。弯曲模量分别为1735.0MPa和2068.5MPa,可见,MDI扩链可显著提高PDLLA和PDLLA/HA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5.
6.
食管癌根治术后右侧胸腔胃排空障碍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食管癌根治术后右侧胸腔胃排空障碍的诊治方法。方法对29例食管癌根治术后右侧胸腔胃排空障碍的诊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9例食管癌根治术后右侧胸腔胃排空障碍均得到有效治疗。结论食管癌根治术后右侧胸腔胃排空障碍已成为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多为功能性,少数为机械性。除少数机械性胃排空障碍应及早手术外,其他一般情况经保守治疗都能痊愈。于传统手术行空肠造瘘予以肠内营养支持相比,经十二指肠营养管的方法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总结食管癌切除胸腹二区淋巴结清扫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986年2月~2007年12月我院对中下段食管癌和上段食管癌分别采用Ivor—Lewis术式,即上腹正中、右胸后外侧二切口切除及Akiyama术式.即右胸后外侧、上腹正中、左颈部三切口切除,并作胸腹二区淋巴结清扫治疗胸段食管癌1690例的临床资料,总结胸腹二区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并随访1、3、5年的生存率。结果:全组手术切除率为97.86%(1690/1727)。全组有淋巴结转移782例,占46.27%,其中胸部淋巴结转移占38.93%(658/1690),腹部淋巴结转移占25.92%(438/1690),胸部淋巴结转移发生于最上纵隔位于气管食管沟及喉返神经旁占20.47%(346/1690),术后共有178例发生230例次各种并发症,总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3.6%(230/1690),其中肺部并发症为第一位,占34.3%,心律失常占17.4%,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为8.7%,吻合口瘘发生率为1.7%。术后1、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8.2%(1161/1316)、63.5%(634/998)和51.8%(331/639)。无淋巴结转移的5年生存率为65.2%(219/336),有淋巴结转移的5年生存率为32.3%(102/316)。结论:Ivor-Lewis术式和Akiyama术式胸腹腔有良好的显露,淋巴结清扫彻底、方便,尤其对右侧最上纵隔沿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便利。特别对有淋巴结转移的食管癌患者行胸、腹二区淋巴结清扫十分必要,能明显提高术后5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8.
Ivor-Lewis食管癌切除术338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6年2月~1995年6月,用Ivor-Lewis术式,即上腹、右胸后外侧二切口切除,治疗中、下段食管癌338例,手术切除率为95.2%(338/355)。全组有淋巴结转移136例,占40.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3%,其中肺部并发症占28.6%,全组无吻合口瘘,无术后30日内死亡和住院死亡。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8.5%(231/261)、63.1%(125/198)和48.4%(60/124)。无淋巴结转移的5年生存率为64.1%(41/64),有淋巴结转移的5年生存率为31.7%(19/60)。该术式胸、腹腔均有良好的显露,淋巴结清扫彻底,尤其对右侧最上纵隔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便利。有淋巴结转移的食管癌患者行胸、腹二区淋巴结清扫十分必要,能明显提高术后5年生存率。由于该术式是右胸后外侧切口,食管床显露充分,免受主动脉弓干扰,癌肿切除率高,吻合操作方便可靠,可减少或避免吻合口瘘及吻合口狭窄。作者认为,Ivor-Lewis术式是治疗胸部中、下段食管癌比较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9.
了解手术径路对贲门癌术后远期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对本院353例贲门癌分左胸、上腹及胸腹联合切口三种径路进行手术,术后逐年随访,了解手术径路对贲门癌术后远期生存的影响。结果:全组总1、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86.1%、56.7%、49.9%、20.9%。左胸组、上腹组及胸腹联合切口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37.6%,46.25%,57.6%。三组间各TNM分期的5年生存率经用加权卡方检验差异并无显著性(P>0.05)。而肿瘤的浸润深度与淋巴结的转移状况对其预后有显著影响(P<0.01)。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上腹右胸两切口治疗胸段食管癌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990年1月-2005年12月采用经上腹右胸两切口(Ivor—Lewis术式)治疗676例胸段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并发率为12.7%,肺部并发症占第1位(占30.2%),吻合口瘘4例,其中1例为胃壁坏死或者穿孔,均经保守治愈。死亡1例,系胸穿致严重窒性心律失常致死。本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6.1%、61.2%和45.2%,无淋巴结转移的5年生存率为62.2%;有淋巴结转移的5年生存率为30.2%。结论:上腹、右胸两切口食管癌切除术具有良好的胸腹腔显露。淋巴结清扫彻底,尤其对右侧最上纵隔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方便有利。且操作方便,吻合可靠,故此术式为治疗胸段食管癌较为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