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89篇 |
免费 | 229篇 |
国内免费 | 98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1篇 |
儿科学 | 5篇 |
妇产科学 | 9篇 |
基础医学 | 150篇 |
口腔科学 | 25篇 |
临床医学 | 267篇 |
内科学 | 242篇 |
皮肤病学 | 16篇 |
神经病学 | 51篇 |
特种医学 | 108篇 |
外科学 | 174篇 |
综合类 | 624篇 |
预防医学 | 311篇 |
眼科学 | 11篇 |
药学 | 132篇 |
7篇 | |
中国医学 | 290篇 |
肿瘤学 | 7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8篇 |
2023年 | 79篇 |
2022年 | 103篇 |
2021年 | 134篇 |
2020年 | 96篇 |
2019年 | 93篇 |
2018年 | 90篇 |
2017年 | 60篇 |
2016年 | 60篇 |
2015年 | 88篇 |
2014年 | 91篇 |
2013年 | 131篇 |
2012年 | 199篇 |
2011年 | 200篇 |
2010年 | 180篇 |
2009年 | 139篇 |
2008年 | 119篇 |
2007年 | 138篇 |
2006年 | 93篇 |
2005年 | 93篇 |
2004年 | 81篇 |
2003年 | 69篇 |
2002年 | 34篇 |
2001年 | 28篇 |
2000年 | 25篇 |
1999年 | 14篇 |
1998年 | 12篇 |
1997年 | 8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5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II(AngII)及其受体(ATRs)在局部血管损伤后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迁移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体外培养VSMC为基础,采用细胞化学和改良Boyden'schamber的方法,观察AngⅡ干预VSMC后AngII受体的表达、VSMC迁移能力的变化、肌动蛋白纤维丝的动态组装变化,并探讨AT1R拮抗剂、AT2R拮抗剂对上述观测指标的影响。结果:AngII10-7mol/L可以刺激VSMC发生迁移,该作用是通过影响VSMC内应力纤维动态组装而实现的;AngII干预VSMC后可使AT1R表达上调,随着作用时间延长AT1R表达水平下降。AT1R拮抗剂可下调AT1R表达。AngII通过AT1R的介导发挥其影响VSMC迁移能力的生物学效应。AT2R对此无明显影响。结论:AngII通过AT1R介导来调节VSMC内肌动蛋白微丝的动态组装,进而改变VSMC的迁移能力,从而发挥其介导VSMC迁移的生物学效应。 相似文献
92.
HIV/AIDS患者血浆病毒载量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对病情评估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周血CD4^ T细胞计数和血浆病毒载量可以相互独立的预测临床进程,我们观察国内HIV/AIDS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浆病毒载量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3.
抗HIV药物的新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高效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进展,副作用、耐药性等问题日益突出,影响了持续治疗。目前正在研究许多新的药物,它们具有较小的毒副作用、更好的抗病毒及耐药毒株活性、服用方便等优点。本文阐述了正在开发中的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NRTIs)、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s)、蛋白酶抑制剂(Pis)及HIV病毒进入细胞抑制剂,阐述了它们的作用特点、使用剂量、剂型、抗病毒作用的活性及毒副作用,与其它抗病毒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它们大多将会进入大规模临床研究,并可能获得批准而生产上市。 相似文献
94.
抗HIV药物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效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进展,副作用、耐药性等问题日益突出,影响了持续治疗.目前正在研究许多新的药物,它们具有较小的毒副作用、更好的抗病毒及耐药毒株活性、服用方便等优点.本文阐述了正在开发中的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NRTIs)、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s)、蛋白酶抑制剂(Pis)及HIV病毒进入细胞抑制剂,阐述了它们的作用特点、使用剂量、剂型、抗病毒作用的活性及毒副作用,与其它抗病毒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它们大多将会进入大规模临床研究,并可能获得批准而生产上市. 相似文献
95.
目的: 4周龄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离体培养后与仿生纳米壳聚糖-胶原(nano chitosan-sodium collagen, nano-CS-COL)形成复合支架,植入SD大鼠胫骨缺损处, 比较修复节段性胫骨缺损的效果, 初步探讨治疗骨缺损的组织工程学方法。方法: 4周龄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 离体培养、纯化、鉴定、扩增后在等同于细胞培养的条件下与nano-CS-COL复合培养, 制成MSCs/nano-CS-COL复合物并经电镜扫描证实复合物有细胞生长。制成同种异体SD大鼠胫骨干5mm节段性动物模型, MSCs/nano-CS-COL复合物通过手术移植入动物模型胫骨缺损处, 通过大体观察、X线放射学、组织学对比实验组与对照组、空白组骨缺损修复情况。结果: 术后6、12周实验组与实验对照组放射学检查评价新骨生成有显著差异(P<0.05) 。术后组织学检查新骨生成速度、生成量均有显著差异。实验组标本与正常组基本一致。空白对照组不能自行修复骨缺损, 最后缺损由纤维组织充填。结论: BMSCs是骨组织工程中适宜的种子细胞。Nano-CS-COL复合支架能够与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复合培养, 移植入异体SD大鼠后未见明显免疫排斥反应, 是可以选择的细胞载体。MSCs/nano-CS-COL复合物植入修复鼠胫骨缺损能够加速新骨形成, 修复效果明显优于单纯CS植入组。 相似文献
96.
97.
HIV/AIDS给患者带来了心理、生理、社会、家庭等多方面的问题 ,心理学家和临床工作者根据临床经验修订和编制了多方面的临床测查工具 ,本文着重介绍了情绪、症状、心理卫生方面心理测量学指标较好的几个测查工具 ,以供国内学者研究之用 相似文献
98.
后路椎间盘镜(METRx)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13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盘镜(METRx)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的操作治疗要点和临床效果。方法:采用METRx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35例。结果:本组病人术后MRI检查显示突出椎间盘得以摘除,脊髓及神经根已获得充分减压;无手术并发症发生。全组病人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8.5个月,临床疗效优良率为93.3%。结论:METRx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具有手术切口小、创伤小、神经根减压彻底、术后恢复快等特点,适用于除术后复发以外的各种类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 相似文献
99.
目的 探讨E2F1对XRCC1的调节作用及其意义.方法 将受四环素调节的启动子控制的E2F1表达载体(tet-E2F1)和突变的E2F1(tet-132E)表达载体分别转染至Saos2细胞,构建XRCC1启动子荧光报告载体,同时转染特异的XRCC1启动子荧光报告载体和不同数量的E2F1表达载体以及E2F2、E2F4、E2F4表达载体进入Saos2细胞,收集细胞,进行荧光素酶分析,570 nm波长读取吸光度值.结果 转染E2F1表达载体和XRCC1启动子荧光报告载体,提高E2F1载体的数量可以增加荧光素酶的活性,相反.突变的E2F1(132E)不能激活XRCC1启动子荧光报告基因.结论 E2F1能够激活XRCC1启动子,并且能够使XRCC1启动子表达增强.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研究CD57在HIV急性感染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动态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2006年11月-2009年12月期间确诊为HIV-1急性感染的17位患者为研究对象,1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收集HIV感染者1、3、6个月时间点及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以流式细胞仪双色、三色分析法分别分析CD3+ CD57+T淋巴细胞、CD3+ CD4+ CD57+T淋巴细胞、CD3+CD8+CD57+T淋巴细胞的比例,并分析其与病毒载量、CD4+T细胞计数间的相关性.结果 在感染1、3、6个月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57+T淋巴细胞比例分别为15.24%±1.49%、13.51%±2.45%及14.65% ±1.83%,正常对照组CD57+T淋巴细胞比例为3.72%±0.56%,HIV感染1、3、6个月CD57+T淋巴细胞比例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01).在感染的1个月、3个月外周血中CD8+CD57+在淋巴细胞中的比例分别为7.79% +2.10%、9.88%±2.36%,与对应时间点的病毒载量成正相关关系,R2分别为0.3700、0.3768,P值分别为0.0096、0.0088;与对应时间点CD4+T细胞计数成负相关关系,R2分别为0.3768、0.4235,P值分别为0.0215、0.0017.急性HIV感染1个月时间点,6例病情快速进展患者与11例病情非快速进展患者,CD8+ CD57+T细胞比例分别为11.20%±2.21%、6.16%±1.09%,CD4+ CD57+T淋巴细胞比例分别为2.79% ±0.31%、1.40%±0.30%,病情快速进展患者CD8+CD57+T、CD4+CD57+T淋巴细胞比例均高于病情非快速进展组,P值分别为0.0338、0.0106.结论 HIV感染急性期CD57+T淋巴细胞比例增加,其中CD8+ CD57+T淋巴细胞百分比可反映HIV病毒载量变化及CD4+T淋巴细胞的计数情况,HIV急性感染早期CD57在淋巴细胞高表达提示病情进展迅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