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5篇
  免费   140篇
  国内免费   71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19篇
妇产科学   14篇
基础医学   127篇
口腔科学   43篇
临床医学   489篇
内科学   154篇
皮肤病学   28篇
神经病学   29篇
特种医学   7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21篇
综合类   719篇
预防医学   464篇
眼科学   77篇
药学   332篇
  4篇
中国医学   399篇
肿瘤学   76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98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98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40篇
  2013年   123篇
  2012年   167篇
  2011年   177篇
  2010年   161篇
  2009年   170篇
  2008年   191篇
  2007年   189篇
  2006年   138篇
  2005年   135篇
  2004年   140篇
  2003年   112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探讨祛风止动方对抽动障碍(TD)大鼠纹状体神经递质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按照SPSS程序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大剂量组、中药常规剂量组及西药对照组,采用阿扑吗啡(APO)腹腔注射给药建立TD大鼠模型。中药组灌胃祛风止动方、西药组灌胃氟哌啶醇,正常组、模型组均予同等剂量生理盐水。药物干预4周后,断头处死实验大鼠,解剖脑组织并分离纹状体,采用RT-PCR检测各组大鼠纹状体中多巴胺受体D1/D2(DRD1/DRD2)mRNA表达水平。结果:腹腔注射APO后,经刻板行为验证显示模型大鼠能再现TD的特征性行为变化,且3周后模型组大鼠纹状体DRD2 mRNA明显上调、DRD1 mRNA明显下调,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经4周药物干预,西药组、中药大剂量组可显著上调DRD1 mRNA表达,明显优于中药常规剂量组(P〈0.05);中药大剂量组可显著下调DRD2mRNA表达,明显优于西药组与中药常规剂量组(P〈0.05)。结论:祛风止动方可调节纹状体的DRD1/DRD2 mRNA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82.
目的了解狂犬病暴露人群预防狂犬病知识知晓率,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342名狂犬病暴露者进行狂犬病相关知识的调查问卷。结果狂犬病暴露者男女性别比为1.24∶1;年龄最小10岁、最大58岁,平均(35.32±5.84)岁;居住地在城镇与农村的比例为1.25∶1(190/152);暴露动物主要为狗,占78.07%(267/342);暴露者对狂犬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为34.21%,知识点"狂犬病是传染病"知晓率最高,为97.95%(335/342);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月收入、居住地、就诊时间暴露者的狂犬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686,9.063,51.176,20.626,18.994,13.694,P0.05);多因素统计结果得出,文化程度(OR=4.33,95%CI=2.15~18.78)、居住地(OR=3.39,95%CI=2.45~12.48)、就诊时间(OR=0.67,95%CI=0.34~0.93)是影响狂犬病暴露者相关知识知晓率的重要因素。结论狂犬病暴露人群对狂犬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水平不一,多数只掌握其中一点,针对不同人群应分别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210例异位妊娠的病例的声像图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超声声像图表现为典型孕囊型23例、混合包块型187例。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异位妊娠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4.
<正>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是指在夏季“三伏”时节,选用适当中药经过一定流程制成中药外用制剂,贴敷到相应穴位,以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一种外治疗法,又称“三伏灸”[1]。所谓“冬病”,指冬日天地阴气盛隆之时好发或加重的寒性疾病,可分为虚寒和实寒。就呼吸系统疾病而言,虚寒指素体阳虚、表虚不固,遇寒易使呼吸道感染、鼻炎、哮喘发作或加重;实寒指素有痰饮寒湿,内外合邪,致鼻炎、哮喘等发作或加重。  相似文献   
85.
目的观察苦参、土槿皮、黄柏、百部、黄连、虎杖、黄芩、大黄、藿香、五倍子及其混合液体外抑制念珠菌的效果。方法参照1997年美国国家临床实验标准化委员会M27-A方案中的酵母菌微量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同一种中药水煎剂及不同的单味中药水煎剂对不同的念珠菌标准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各不相同,中药混合液对5种标准菌株的MIC最低,均≤0.031 25g/ml。结论不同的中药对不同的念珠菌的抑制作用各不相同,复方对念珠菌的抑制作用优于单味中药。  相似文献   
86.
目的制备抗p53蛋白卵黄抗体。方法原核表达p53融合蛋白,纯化后免疫产蛋母鸡。结果融合蛋白能有效刺激母鸡产生抗体,末次免疫后其卵黄抗体滴度达到1∶106,并且能维持较长时间。结论本文介绍的方法是一种简便、经济、特异、高效、均一、来源充足的抗体产生方法。  相似文献   
87.
88.
目的探讨镇江市急救中心救治的116例急性卒中患者的临床特征。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1日至3月31日镇江市急救中心收治的116例脑卒中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男性73例,女性43例;年龄23~96岁,平均(55.1±14.0)岁。分析内容包括患者基本特征、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送达医院时的生命体征等。 结果青年脑卒中(年龄<45岁)占全部患者的22.4%,65岁以下患者占78.4%。卒中患者以男性居多(62.9%),城市居多(72.4%)。从卒中症状开始到到达医院的时间平均为27 h(范围为0.5~72 h)。40例患者(34.5%)在症状出现后4.5 h内(窗口期)到达有溶栓能力的医院。患者总体NIHSS为(15.71±7.52)分,出血性卒中患者[(17.54±7.54)分]高于缺血性卒中患者[(14±7.15)分](P<0.05)。所有脑卒中患者入院平均GCS评分为(12.12±3.35)分,缺血性卒中为(13.07±2.56)分,出血性卒中为[(11.11±3.80)分](P<0.05)。 结论镇江市急救中心院前救治的卒中患者以65岁以下患者为主,男性居多,尽管患者意识水平尚可,但普遍病情较重,而且仅约1/3患者能短时间到达医院。因此,社会、媒体和医疗机构应积极的宣传,使人们提高对危险因素和卒中的认识。急救中心也应进一步提升相应的救治能力。  相似文献   
89.
脑络通与绞股蓝总皂甙对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络通是用来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中药复方制剂,具有滋肾养肝、消痰祛瘀作用。为明确其治疗效果,周脑络通与绞股蓝总甙对103例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患者进行两盲临床对比观察,时间5个月以上。采用美国ATL公司彩色超声多谱勒血流声象系统在用药前后探测患者两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内中膜厚度,检测患者血脂、超氧化物歧化酶、脂过氧化物和血液流变学指标,部分病人检测血小板聚集率和心功能,并检测患者的血、尿常规和肝、肾功能,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结果发现脑络通组57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15.8%(9/57)的斑块消除,47.4%(27/57)的斑块减轻,29.8%(17/57)的斑块不发展,总有效率为93%(53/57);绞股蓝组分别为0%,2.8%(1/36)和47.2%(17/36),总有效率为50%(18/36).脑络通组对斑块的消除、减轻、总有效率及斑块载面积减少方面皆明显优于绞股蓝组(p<0.01或0.05)。脑络通可使增厚的内中膜减薄。在降低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升高血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降低脂过氧化物,降低全血低切粘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血小板最大聚集率等方面皆优于绞股蓝组。提示脑络通在调血脂、抗氧化、抗血栓和改善血液流变学等方面均有作用.在临床症状和患者心脏舒缩功能的改善方面亦优于绞股蓝组.本药长期服用对患者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无异常影响,未见明显毒副反应.说明脑络通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方面疗效优于绞股蓝总皂甙,脑络通可能阻止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展,甚至可能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消除。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成像与定量技术(virtual touch tissue imaging quantification,VTIQ)在非哺乳期乳腺炎与乳腺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非哺乳期乳腺炎病例,并随机选取同期51例乳腺癌病灶,对两者的临床表现、超声图像、VTIQ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非哺乳期乳腺炎和乳腺癌常规超声不易鉴别,但弹性剪切波速度模式图及剪切波速度(shear wave velocity,SWV)定量分析结果明显不同。非哺乳期乳腺炎病灶多表现为绿色图像,其中绿色19例,红色与黄红相间5例。乳腺癌病灶多表现为红色或黄红相间,其中红色与黄红相间45例,绿色6例,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病灶SWV_(max)、SWV_(mean)、SWV_(min)均大于非哺乳期乳腺炎病灶,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肿块周围正常组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OC曲线结果显示:SWV_(max)、SWV_(mean)、SWV_(min)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5、0.758、0.729。结论:常规超声联合VTIQ技术可提高非哺乳期乳腺炎与乳腺癌的鉴别诊断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