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20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2篇
  1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目的:探讨在室温下不同浓度的纳米TiO2降解内毒素效果,找出在内毒素≤10 EU/ml时,纳米TiO2完全降解内毒素的最适浓度.方法:将浓度10 EU/ml、1 EU/ml、0.1 EU/ml的内毒素标准液分别与浓度0.5%,0.7%,1.0%,1.5%,2.0%,2.5%,3.0%的纳米TiO2充分震荡作用2 h后,离心,取上清液采用动态浊度法测定内毒素含量.结果:当纳米TiO2浓度<1%,有降解作用但不彻底;当纳米TiO2浓度≥1%时,内毒素几乎完全被降解.结论:纳米TiO2对内毒素有降解作用,当内毒素含量<10 EU/ml时,纳米TiO2降解内毒素最佳浓度为1%,选此浓度既节约纳米TiO2材料,又对内毒素达到几乎完全降解.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应用伊托必利治疗慢性便秘的疗效。方法对84例慢性便秘患者根据其病理生理特点分型(STC、OOC、MTC),并应用伊托必利治疗2周,观察疗效。结果①应用伊托必利治疗慢性便秘患者2周后胃肠传输时间(Gastrointestinal Tran-sit Time,GITT)缩短;②应用伊托必利治疗2周后便秘患者肛门直肠压力及感觉功能无显著性差异。③应用伊托必利治疗慢性便秘患者2周后,STC组各症状评分较治疗前降低;OOC组各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无变化,MTC组排便频率症状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其余较治疗前无变化。结论应用伊托必利治疗慢传输型便秘较出口梗阻型及混合型便秘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胃反流(DGR)患者胃黏膜Hp感染与胆色素染色之间的关系。方法对58例DGR患者进行24 h胃内胆汁监测,行胃镜检查、胃黏膜活检及胃黏膜胆色素染色,分析DGR患者Hp感染与胆色素染色之间的关系。结果高反流组及低反流组(各29例)的Hp阳性率为20.7%(6/29)及48.3%(14/29),两者比较P<0.05;Hp阳性组胆红素吸收值≥0.25的时间百分比低于Hp阴性组(P<0.05),Hp阳性组短时间反流频率、长时间反流频率、最长反流时间、吸收值最大值、吸收值平均值和吸收值中位值与Hp阴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DGR组中胃窦、胃角和胃体部黏膜胆色素沉积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高反流组胃窦、胃角和胃体部黏膜胆色素沉积的腺体数高于低反流组(P均<0.05);Hp阳性组胃窦、胃角和胃体部黏膜胆色素沉积的腺体数低于Hp阴性组(P均<0.05)。结论胆汁反流可抑制Hp在胃内定植。  相似文献   
64.
李玉珍  韩丽沙  吴振军 《全科护理》2011,9(21):1962-1964
无偿献血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倡导的安全输血战略目标之一,是被世界各国所广泛采用的一种安全献血方式。我国在1998年以前的较长时间里,献血方式历经有偿供血(个体卖血)、计划献血(义务献血),自1998年10月1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实行无偿献血制度以来,经过10多年的不懈努力,无偿献血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得到国人的广泛响应。  相似文献   
65.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种出血性疾病,又称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其临床表现:病人体表有明显的出血点,血象检查显示单纯性血小板明显低下及伴有其它的临床症状。ITP患者因循环血液中存在针对血小板膜的抗体,从而引起免疫性血小板破坏而发病。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生长激素释放肽(Ghrelin)在胃癌及其癌前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浅表性胃炎患者31例,萎缩性胃炎患者21例,上皮异型增生患者6例,胃癌患者19例,健康志愿者21例,分别进行胃镜检查及胃黏膜活检,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胃黏膜Ghrelin的表达水平。结果①胃黏膜Ghrelin的表达: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上皮异型增生患者Ghrelin积分光密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萎缩性胃炎患者、上皮异型增生患者低于浅表性胃炎患者(P〈0.05),伴有上皮异型增生患者与萎缩性胃炎患者比较无显著差异,胃癌患者Ghrelin积分光密度则高于对照组及其他各组(P〈0.05);②Hp感染:Hp感染阳性DGR患者胃黏膜Ghrelin积分光密度低于Hp阴性组(P〈0.05);③Hp感染阳性的胃癌组织Ghrelin积分光密度低于Hp感染阴性的胃癌患者(P〈0.05)。结论胃癌患者生长激素释放肽水平的变化对疾病的预后观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7.
目的通过分析原发性病理性十二指肠胃反流(DGR)患者胆汁反流程度与胃肠传输时间以及肛门直肠动力学特征之间的关系,探讨原发性病理性DGR致病因素。方法对58例原发性病理性DGR患者和21例健康者(对照组)进行胃肠传输时间和肛门直肠测压检测,并计算DGR患者排便症状评分。结果①DGR组胃肠传输时间(gastrointestinal transit time,GITT)较正常对照组延长[(40.62±10.11)h vs(26.57±8.54)h,P<0.05],钡条残留率较对照组高[(38.51±0.74)%vs(15.28±0.67)%,P<0.05];高反流组GITT较低反流组延长[(48.62±10.41)h vs(35.35±10.05)h,P<0.05],钡条存留率较低反流组高[(50.74±0.74)%vs(29.56±0.68)%,P<0.05];②DGR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肛门直肠压力及感觉功能无显著性差异;③DGR患者排便症状各组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低反流组的排便频率、排便时间与高反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各症状评分较高反流组无差异。结论原发性病理性DGR患者存在下消化道运动功能障碍,可能存在共同的病理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68.
目的 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中采用主动脉外置导丝的新方法处理冠状动脉开口病变,并与常规PCI方法对比,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 冠状动脉开口病变患者86例,随机分为常规方法处理组和主动脉外置导丝组.常规处理组采用标准PCI术式,外置导丝组在导引导管进入冠状动脉开口前,将1根导丝送至主动脉外置,其余操作同标准PCI术.统计两组所用导引导管数最、导丝数量、X线曝光时间、PCI总时间、对比剂剂最、压力嵌顿次数、恶性心律失常次数和手术失败例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常规处理组导引导管数为(2.3±1.1)根,外置导丝组为(1.3±0.5)根,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使用导丝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常规处理组(2.0±1.1)根,外置导丝组(2.2 ±0.4)根,P>0.05].与常规处理组比较,外置导丝组显著减少X线曝光时间[常规处理组(18.8 ±6.9)min,外置导丝组(14.2 ±5.7)min,P<0.01],缩短PCI总时间[常规处理组(31.2±8.1)min,外置导丝组(20.1±4.5)min,P<0.01],减少对比剂用量[常规处理组(193.5±25.4)ml,外置导丝组(130.6±32.8)ml,P<0.01],术中出现嵌顿的次数明显减少(常规处理组19例次,外置导丝组2例次,P<0.01).常规处理组术中出现恶性心律失常8例次,PCI失败6例,外置导丝组无恶性心律失常及失败病例.结论 主动脉外置导丝处理冠状动脉开口病变,方法简单,容易掌握,可有效避免PCI术中导管嵌顿,减少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69.
目的 研究犬慢性缺血再灌注肺损伤的病理形态学改变。方法 利用4只杂种犬建立慢性肺缺血再灌注实验模型,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慢性缺血期和再灌注期肺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计算受损肺泡百分率。结果 缺血期:左肺部分区域灶性肺泡出血及肺泡膨胀不全,部分肺泡上皮细胞及肺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空泡化、嵴溶解,同例对照右肺正常;再灌注期:左肺肺泡出血加重,肺间质和肺泡腔内有水肿液,肺血管内中性粒细胞聚集,受损肺泡百分率明显增加,部分肺泡上皮细胞和肺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空泡化、嵴溶解加重,并出现肺泡上皮细胞坏死,同例右肺较左侧病变轻。结论 肺组织缺血期损伤不明显,再灌注期出现比较明显的肺损伤。  相似文献   
70.
血浆及其制品的输注是临床上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某些凝血因子缺乏症的重要手段之一.通常1袋200 ml新鲜冰冻血浆(FFP)含有纤维蛋白原(2-4)g/L,其他凝血因子(0.7-1.0)IU/ml(即活性为70%-100%).由于献血者的个体差异,正常血浆内Ⅷ因子水平波动很大,为(0.5-2.0)IU/ml[1](即活性为50%-200%).影响原料血浆凝血因子含量的因素很多,包括献血者自身、冷链管理、过滤、离心、冰冻、融化等因素,作为原料血浆本身含量的高低是最基本的因素.为进一步提高血浆及血浆制品的质量、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对130名献血者血浆FV:C、FⅧ:C、FⅨ:C、FⅪ:C和纤维蛋白原含量进行检测,并对不同性别、不同血型、不同年龄组及初次献血和多次献血者进行比较,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