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20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用浙江大学自制铜蒸汽激光器,辐照棘孢小单孢菌(Micromonospora echinospora)x-1菌株的单孢子悬浮液30、60、90分钟后,稀释分离并于33℃培养11天后挑选菌落,接种斜面,待孢子成熟后进行摇瓶筛选。 铜蒸汽激光辐射从30分钟到90分钟,棘孢小单孢菌x-1的残存率不断下降(见图1)。  相似文献   
102.
藤茶不同部位制茶后功能性成分的含量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比较藤茶不同部位制茶后的功能性成分总黄酮、二氢杨梅素、总糖、多糖的含量。方法 以70%的乙醇溶液提取藤茶中的总黄酮,以二氢杨梅素为对照品在紫外分光光度仪292 nm测定藤茶不同部位总黄酮含量;采用Hypersil BDS C18柱,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35:65:0.1),流速为1.0 mL·min-1,HPLC 292 nm处测定藤茶不同部位二氢杨梅素含量;以蒸馏水为溶剂提取藤茶中的总糖,用80%乙醇醇沉得到多糖,采用硫酸-苯酚法显色,以葡萄糖为对照品在紫外分光光度仪490 nm测定藤茶不同部位总糖和多糖含量。结果 藤茶不同部位制茶后总黄酮、二氢杨梅素、总糖、多糖含量差别比较明显,其中藤茶芽尖粉末的总黄酮和二氢杨梅素含量最高,分别为53.64%,50.24%;藤茶老叶中的总糖含量最高为13.12%;藤茶嫩叶中的多糖含量最高为2.03%,而茶梗中总黄酮、二氢杨梅素、总糖、多糖含量均为最低。结论 实验所建立的测定藤茶不同部位制茶后的功能性成分含量的分析方法可行,结果可靠,能明确藤茶不同部位制茶后的功能性成分含量,为藤茶资源的利用提供相应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3.
肝硬化患者脉冲电流局部穴位刺激前后肝血流动力学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皮的肝脏附近穴位脉冲电流局部刺激对肝硬化患者肝血流量的影响。方法:利用图象处理系统对32例肝硬化患者脉冲电流刺激前后彩色多普勒能量图图象进行单盲量化处理(采用肝脏血流的彩色象素总面积SCPA、平均彩色亮度值ACV和二者的积分SCPA*ACV三项量化指标),对所得数据进行自身前后配对统计分析。结果:SCPA个体间脉冲刺激前后差值的差异稍大,脉冲刺激后数值增大的占多数,P<0.01;ACV个体间脉冲刺激前后差值略有差异,脉冲刺激后数值均数略低,P>0.05;综合两者因素的SCPA*ACV积分值刺激后明显增大,P<0.01。结论:适当的经皮肝脏附近穴位脉冲电流刺激可以改善肝硬化患者肝脏血流供应情况。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联合扶正解毒颗粒口服对抗HBV及护肝作用的影响。方法根据肝功能有无异常分层,并按1∶1的比例随机分组。治疗组58例,口服拉米夫定和扶正解毒颗粒;对照组55例,口服拉米夫定,两组连续治疗1年。结果(1)治疗12个月时,治疗组的HBV-DNA阴转率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组治疗12个月的YMDD变异率较对照组低,但P>0.05;(2)治疗12个月时,治疗组的HBeAg阴转率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组的e系统的抗原抗体转换率较对照组高(P<0.05);(3)在肝功能异常的患者中,治疗组的复常率均较对照组高,但无显著差异。结论拉米夫定联合扶正解毒颗粒口服可以提高HBV-DNA、HBeAg的阴转率,提高HBe系统的抗原抗体转换率,促进肝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5.
莫沙必利与红霉素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糖尿病性胃轻瘫是糖尿病的合并症之一 ,可累及约 2 0 %~ 5 0 %的糖尿病患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消化道不适 ,如腹胀、恶心、呕吐及腹泻或便秘等 ;主要病理特点为胃张力低下、运动减慢、排空延迟。目前临床上主要采取胃复安或红霉素来促进胃肠运动。莫沙必利是新近应用于临床的胃肠动力药 ,作者采用莫沙比利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 2 3例 ,并与红霉素治疗的结果比较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4 6例 ,男性 2 1例 ,女性 2 5例 ;平均年龄 5 6 .4 (4 1~ 78)岁 ,平均病程 8.3(5~13)年 ;2 6例曾口服降糖药 ,2 0例曾注射胰岛…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不同抗菌药物方案,对预防术后腹部切口感染的效果及其成本-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12月31日拟于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行剖宫产的16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使用药物的不同分为A组(头孢呋辛+甲硝唑)、B组(头孢硫脒+甲硝唑)、C组(头孢唑林)和D组(头孢替唑)4组各40例。比较4组手术情况,围术期炎症因子如干扰素(INF-γ)、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变化情况,医疗费用、术后腹部切口感染发生情况。以医疗费用为成本(C),术后无腹部切口感染为效益(E),采用成本效益比(C/E)比较分析4组预防术后腹部切口感染的成本-效果。结果4组手术指标如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以及医疗费用和围术期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和D组术后腹部切口感染发生率分别为7.50%、10.00%、5.00%和1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中C/E值C组最低,其次为A组和B组,D组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围手术期应用不同抗菌药物方案均可有效控制炎症反应和预防术后腹部切口感染的发生,其中以头孢唑林方案的成本-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7.
公立医院“一院多区”已发展成为当今优质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和均衡布局的重要途径,而同质化管理是“一院多区”亟须解决的核心问题。通过在某三甲中医专科医院三个院区实行同质化管理措施,如搭建一体化行政管理组织架构,制定统一的管理制度和流程标准,加强人力资源和设备资源统一管理,建立互联互通的信息化管理平台,构建一体化医院文化建设体系等,同质化管理模式得到员工和患者的认可,三院区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逐年稳步提高,员工和患者满意度得到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联合地佐辛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对患者的镇痛效果以及对关节功能的作用。方法:采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8月行TKA的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为2组,观察组利多卡因+地佐辛+舒芬太尼+昂丹司琼静脉自控镇痛,对照组地佐辛+舒芬太尼+昂丹司琼静脉自控镇痛,观察患者围术期指标、疼痛感受、膝关节活动度情况以及安全性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24 h和48 h时舒芬太尼用量[分别是(75.39±7.36)mL、(127.94±13.12) mL]均少于对照组[分别是(84.21±6.98) mL、(146.45±14.77) mL],且其自控镇痛按压次数和有效按压次数[分别是(18.26±3.74)次、(12.96±2.98)次]少于对照组[分别是(22.95±4.09)次、(16.49±3.87)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24 h和48 h时观察组膝关节活动度[分别是(82.91±7.09)°、(85.16±7.74)°]均高于对照前[分别是(77.39±6.97)°、(79.34±6.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发育不良、峡部裂、创伤、退行性变、病理5种原因所致腰椎滑脱在复位、固定及植骨融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种原因所致37例腰椎滑脱症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后路减压复位,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加椎间植骨融合治疗。结果本组获10~24个月随访,其腰腿痛症状改善率94.6%,滑脱复位率91.9%,椎体融合率97.3%。结论通过复位减压结合椎弓根钉系统加椎间植骨融合可治疗上述5种原因所致腰椎滑脱,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0.
目的对比内环置于包皮外板法与内环置于包皮腔内法中国商环包皮环切术的临床疗效及手术并发症.方法按单双号分组,将患者分为内环置于包皮外板法组(内环外板法组)与内环置于包皮腔内法组(内环腔内法组),每组25例.对比分析2组在手术时间、术时及术后24 h疼痛评分、失血量、创口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外观满意率等方面的差别.结果2组手术时间、术时及术后24 h疼痛评分、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内环外板法组较内环腔内法组术后感染率(4%vs.32%,χ2=4.88,P<0.05)及水肿发生率(0 vs.24%,χ2=4.73,P<0.05)明显降低、创口愈合时间明显缩短﹝(12.60±1.58)d vs.(14.28±2.84)d,t=2.59,P<0.05﹞、外观满意率明显增高(100%vs.76%,χ2=4.73,P<0.05).结论内环置于包皮外板法比内环置于包皮腔内法具有操作简单、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愈合时间短、外观满意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