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3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127篇
基础医学   28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232篇
特种医学   9篇
综合类   200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60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心肌细胞移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胚胎心肌细胞移植技术可修复实验动物的病损心脏,有效防治心力衰竭,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2.
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升高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是一种多功能细胞因子,在血管壁和多种组织器官中表达。近年来发现它与动脉粥样硬化(As)有关。As破裂斑块中HGF高表达。本研究旨在探讨不稳定性心绞痛患HGF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CAS)斑块破裂的关系。  相似文献   
53.
关注动脉粥样硬化研究中被忽视的角落:血管外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发生于大、中动脉的动脉粥样硬化是当今社会影响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心脑血管疾病的最主要病理基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显著上升趋势.自1829年Jean Lobstein提出动脉粥样硬化概念以来,虽历经2个世纪的不懈研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机制仍未完全阐明.动脉粥样硬化这一发生在血管壁部位的病变病理过程十分漫长,中间环节复杂,影响因素众多,既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又可随着内、外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还可以与其他生活方式疾病互相交错、互为因果,是典型的复杂疾病.  相似文献   
54.
左旋肉碱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国产左旋肉碱 (L CN)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 (AVM )的临床疗效及血浆游离肉碱浓度 (f CN)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 观察 11例用常规方法治疗 2周效果不佳的AVM患者加用国产L CN静脉滴注治疗的疗效 ,并用放射同位素酶化学法测定 30例正常人对照及患者治疗前后血浆f CN的水平变化。结果 AVM患者治疗前血浆f CN (4 3.6 3± 2 0 .4 4 ) μmol/L低于正常人 (5 5 .30± 8.5 8) μmol/L ,P <0 .0 5 ;治疗后升高至 (78.0 6± 16 .2 2 ) μmol/L ,与治疗前相比 ,有显著差异 (P <0 .0 1)。患者经L -CN治疗后临床症状、心电图ST T及心律失常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结论 部分AVM患者血浆f CN下降 ,体内可能有肉碱缺乏 ,外源性左旋肉碱的补充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 ,是治疗AVM的有效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探讨血浆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对冠心病并发Ⅱ型糖尿病(DM)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经冠脉造影诊断的冠心病患者61例,按有无并发糖尿病分为并发糖尿病组(30例),单纯冠心病组(31例),所有研究对象测定空腹静脉血、CRP、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等指标,并结合冠脉造影结果计算Gensini评分,将各指标进行组间比较,并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并发糖尿病组血CRP、FBG、HbA1c均显著高于单纯冠心病组(P<0.01);并发糖尿病组患者的冠脉病变Gensini评分和三支病变者明显多于单纯冠心病组患者(P<0.05);经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与CRP、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体质量指数(BMI)显著相关(均P<0.01)。结论: 冠心病患者并发Ⅱ型糖尿病将加重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糖尿病患者血清CRP水平升高不仅是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子,也是反映糖尿病冠状动脉广泛弥漫和严重病变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6.
Andersen—Tawil综合征是种罕见病,临床上表现为心律失常、周期性麻痹及发育异常,由于缺乏对此病的认识,极易被漏诊和误诊。大部分患者是由于KCNJ2突变导致Kir2.1离子通道改变的遗传性疾病,可使钾离子内向整流减少,从而导致心律失常和周期性麻痹。该文就Andersen—Tawil综合征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7.
目的验证复方尼群洛尔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探讨尼群地平和阿替洛尔的最佳剂量配比。方法2005年2月至7月将上海、南京、苏州7家医院入选27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以等比例随机分成3个不同剂量配比的复方尼群洛尔组[每片分别含尼群地平、阿替洛尔:5mg、12.5mg(复方一组),5mg、10mg(复方二组),5mg、7.5mg(复方三组)]、单用尼群地平(10mr,/片)组及阿替洛尔(25mg/片)组共5组,进行为期8周治疗。结果治疗8周后5组舒张压的下降值分别为(17±7)、(18±9)、(17±7)、(13±7)和(12±6)mmHg(1mmHg=0.133kPa)。3种不同剂量组合复方组舒张压下降幅度均大于任一单药组。复方一组、复方二组、复方三组、尼群地平组和阿替洛组收缩压的下降值分别为(21±11)、(24±12)、(23±11)、(19±13)和(18±9)mmHg,组间比较,复方二组收缩压下降大于阿替洛尔组。5组的降压总有效率分别为94.4%、98.1%、88.2%、78.4%和71.4%,不同剂量复方组与阿替洛尔组比较,降压疗效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5周时增加剂量比例的组间比较,复方二组低于其他4组。不良反应多数轻微,无需特殊处理,实验室检查无明显改变。结论复方尼群洛尔片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安全、有效,耐受性好,剂量组合以尼群地平5mg和阿替洛尔10mg为佳。  相似文献   
58.
文章主要探讨了心电图技术应用于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性、目前心电图的临床教学及应用的现状、考核与评估方法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构建信息化心电图教学与考核题库,并进一步对如何结合临床教学实践不断优化更新题库、以便有效地指导今后的教学活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9.
目的 对比研究损伤血管内、外膜致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及信号转导的机制.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高脂喂养两周后,剔除血脂不高者,分别采用胶原酶消化颈动脉内膜和外膜的方法 建立相应的血管损伤模型.将造模后的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未损伤对照组和内、外膜损伤组.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和Western印迹法,观察颈动脉内、外膜损伤对内膜增生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以及P38、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核因子-кB(NF-кB)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 1周时,外膜损伤组内膜/中膜面积比(IMR)为0.38±0.02,显著高于内膜损伤组(0.17±0.01,P<0.05);8周后,内膜损伤组的IMR为0.75±0.05,反而显著高于外膜损伤组(0.64±0.03,P<0.05).血管损伤造膜8周后,内、外膜损伤组血管组织中P38、NF-кB的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未损伤对照组(P值均<0.05),仅内膜损伤组ERK1的表达显著高于未损伤对照组(P<0.05).结论 血管内、外膜损伤诱导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除激活共同的P38以及NF-кB信号通路外,对ERK1/2表达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60.
目的 研究葡萄糖浓度波动对人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增殖、凋亡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含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10%胎牛血清的M199培养基培养7 d,贴壁细胞鉴定为EPCs.细胞同化后给予葡萄糖浓度5.5 mmol/L(正常对照组)、30 mmol/L(糖浓度固定组)和20或40 mmol/L(平均浓度为30 mmol/L,波动间期为3 h,糖浓度波动组).干预6、12、24、48、96 h后,采用WST-1细胞增殖检测试剂盒处理细胞,酶标仪检测细胞增殖;以AnnexinV-FITC凋亡检测试剂盒处理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以一氧化氮合酶检测试剂盒处理细胞,荧光酶标仪检测eNOS活性.结果 当平均浓度相同时,与糖浓度固定组相比,糖浓度波动组抑制EPCs增殖及eNOS活性的作用显著增强(P值均<0.05),凋亡率显著增高(P<0.05);糖浓度固定组与糖浓度波动组的增殖率、凋亡率、eNOS活性的差值与干预时间呈正相关(r值分别=0.937、0.927、和0.951,P值均<0.05).结论 葡萄糖浓度波动作为独立因素促进EPCs的凋亡、抑制EPCs的增殖并降低eNOS的活性.EPCs对葡萄糖浓度波动的适应性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