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3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37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5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10篇
内科学   138篇
皮肤病学   17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52篇
外科学   38篇
综合类   232篇
预防医学   10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01篇
  1篇
中国医学   69篇
肿瘤学   11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关于对人乳头瘤病毒的细胞免疫消除的有关机制目前仍不清楚.该文扼要论述了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后细胞免疫应答的主要机制,以及在此过程中如淋巴样组织、抗原递呈细胞、巨噬细胞、肿瘤坏死因子、转化生长因子、自然杀伤细胞、细胞因子等所起的作用.人乳头瘤病毒相关癌症的免疫治疗需要T淋巴细胞的破裂作用,并与T辅助细胞1细胞因子的兴奋有关.最后文章简要概述了免疫疗法和疫苗的开发研究.  相似文献   
52.
目的:了解重庆市区公职人员血脂水平及其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对重庆市区部分公职人员健康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并对该人群血清TC、TG与高血压病、糖尿病、高尿酸血症、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和脂肪肝等相关疾病的关系进行分析. 结果:高胆同醇血症、高三酰甘油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血症的患病率分别为8.8%、18.1%和9.0%;高胆固醇血症、高甘三酰油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血症人群中高血压病、糖尿病、高尿酸血症、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和脂肪肝的患病率非常显著的高于血脂正常组人群(P<0.05). 结论:重庆市区公职人员的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血症的患病率较高,并与高血压病、糖尿病等相关疾病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3.
目的:观察胍丁胺通过激活I1咪唑啉受体(I1R)对阿片预处理引起的μ阿片受体(MOR)下调的影响及可能的分子基础。方法:以CHO-μ和CHO-μ/IRAS(imidazoline receptor antisera-selected protein)细胞作为研究对象,用[3H]diprenorphine结合实验方法,确定胍丁胺-I1R作用系统对MOR下调的影响以及可能产生的分子基础。结果:在正常CHO-μ和CHO-μ/IRAS细胞中,DAMGO([D-Ala2,N-Me-Phe4,Gly5-ol]-enkephalin,1μmol·L-1)处理两细胞12h后均可出现MOR的下调,胍丁胺(1-100nmol·L-1)浓度依赖性地抑制CHO-μ/IRAS细胞中MOR的下调,而相同浓度胍丁胺在CHO-μ细胞中无此作用。胍丁胺这一作用能被I1R阻断剂依法克生(efaroxan,Efa)所阻断。DAMGO(1μmol·L-1)预处理两细胞30min后,MOR均发生内吞。胍丁胺(1nmol.L-1-1μmol·L-1)和DAMGO共同预处理两细胞30min,胍丁胺能浓度依赖性地抑制由DAMGO预处理引起的CHO-μ/IRAS细胞中MOR的内吞,而相同浓度胍丁胺对CHO-μ细胞中由DAMGO预处理引起的MOR的内吞无显著影响,且这一作用同样能被依法克生所阻断,提示胍丁胺通过激活I1R对DAMGO预处理引起的MOR内吞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这可能是胍丁胺-I1R作用系统抑制MOR下调的分子基础。结论:胍丁胺通过激活I1R抑制阿片激动剂诱导的MOR的内吞,进而进一步抑制MOR下调。  相似文献   
54.
88例双胎妊娠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宁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313-314
目的:分析双胎妊娠的危害,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改善妊娠结局。方法:对88例双胎妊娠的孕周、分娩方式、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平均分娩孕周36周,剖宫产56例占63.6%,阴道产32例占36.4%,并发症以早产、妊高征、贫血、妊娠期肝内胆汁瘀积症多发。结论:双胎妊娠并发症多,孕期应积极治疗,分娩方式应以孕周、胎方位、胎儿大小来决定。  相似文献   
55.
李亚伟  胡留安  吴宁 《职业与健康》2007,23(16):1438-1439
目的评价许昌市碘缺乏病防治效果,为制定和完善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人口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方法(PPS),检查儿童甲状腺肿大率、盐碘和尿碘水平。结果2006年监测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为3.75%,碘盐合格率为97%,儿童尿碘中位数为261.1μg/L。结论实施全民食盐加碘干预措施以后,儿童甲状腺肿大率逐年下降,人群碘营养水平得到提高,碘缺乏病防治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56.
目的编制空降兵心理应激的预警检测工具,并制订空降兵群体心理应激的预警标准,以用于军事群体心理应激预警的检测。方法在文献检索及应激评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理论构想,通过与一些空降兵座谈和访谈及专家咨询后编写了28个条目,并进行小样本的预测验(n=156),得到预警检测初试问卷;经检验与修改,形成最终的量表形式。结果对569名新伞兵进行正式检测,从初始量表28个条目中经检验入选最终量表15个条目。信度:全量表的克伦巴赫系数为0.657。结构效度:2次独立的因素分析表明,15个条目分为6个维度,累积方差贡献率分别为66.30%和66.27%,因子负荷均在0.5以上。同时效度:该量表与SCL-90、SAS和SDS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94、-0.324和-0.472。预测效度:结果显示达到该量表的预警标准的连队实际军事训练成绩、心理健康状况均差于未达预警标准的连队。结论该问卷具有合适的信度,较好的效度,能作为空降兵军事群体心理应激的初步预警检测工具使用。  相似文献   
57.
卵泡膜细胞瘤的超声表现和病理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卵泡膜细胞瘤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并分析其病理学基础.方法 回顾性分析45例卵泡膜细胞瘤的超声表现,按肿瘤内部及后方回声的不同,分为实性后方回声衰减型、实性低回声型及囊实性回声型.卵泡膜细胞瘤组织病理学表现按肿瘤细胞的组成,分为卵泡膜细胞为主型、成纤维细胞为主型及混合型,并记录玻璃样变性及黄素化情况,比较各超声类型的组织病理学差异.结果 45例卵泡膜细胞瘤中,有34例(75.6%)为实性肿瘤,其中后方回声衰减型15例,即肿瘤前部呈低回声或强回声弧形带,后方伴回声衰减;实性低回声型19例,即肿瘤内部呈较均匀低回声,无后方回声衰减.另11例(24.4%)呈囊实混合性肿瘤,即囊实性回声型.各超声类型患者的病理学细胞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例合并玻璃样变性和1例黄素化肿瘤后方伴回声衰减,囊实性回声型肿瘤病理可见不同程度的囊性变及出血.结论 实性卵泡膜细胞瘤具有特征性表现,超声表现的差异性可能与肿瘤变性有关,而与肿瘤细胞的组成无关.  相似文献   
58.
目的 通过观察DNA结合抑制蛋白-1(ID-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中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探讨ID-1在ESCC发生、发展及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SP法对102份ESCC组织、30份切缘正常组织进行ID-1和CD3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癌组织、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ID-1的表达和MVD值,并分析ID-1的表达与ESCC临床病理特征及MVD之间的关系.结果 ESCC组织中ID-1的表达显著高于切缘正常组织(P<0.01),ID-1的表达与MVD呈正相关(P<0.01),在ID-1高表达组中病例MVD值高于ID-1低表达组(P<0.01),ID-1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浸润深度及是否伴淋巴结转移均无明显相关.结论 ID-1可能在ESCC的发生、血管生成和侵袭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可能是ESCC的重要促血管生成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59.
李斯锐  吴宁  林福煌  赵军  邢丽 《海南医学》2005,16(6):115-116
目的探讨动脉性消化道出血的血管造影诊断和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动脉性消化道出血41例,男33例,女8例。皆经内科治疗后行血管造影。经选择性插管造影,筛选出出血动脉后,留置导管于肠系膜上动脉或于出血动脉,必要时采用同轴导管法超选择性插管,行血管加压素灌注或栓塞治疗。结果血管造影诊断出血的阳性率是70.73%。血管加压素灌注治疗33例中28例有效,2例复发;超栓塞治疗组有效率100%,无复发。有2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血管造影和介入治疗在不明原因的动脉性消化道出血中有着重要的诊断和治疗价值,超选择栓塞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0.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69岁。因进食差,消瘦2个月,发现上腹肿 物1个月,于2005年4月9日入院。查体:心、肺(-),腹软. 无压痛,无反跳痛,上腹可触及10cm大小肿物。电子胃镜: 胃窦癌伴幽门狭窄。病理示:(胃窦)低分化腺癌。B超:肝左 叶及肝门区占位性病变。于2005年4月21日行胃癌根治术 及肝转移癌局部切除。术中见胃肿瘤位于胃窦约10 cm×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