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4篇
神经病学   2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 探讨检测外周血磷脂酶CE1(PLCE1)、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蛋白6(TRPC6)、CD2相关蛋白(CD2AP)、α-辅肌动蛋白4(ACTN4)在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征(SSNS)、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SRNS)、激素依耐型肾病综合(SDNS)及不同病理类型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集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外周血清标本,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样本中目PLCE1、TRPC6、CD2AP、ACTN4表达浓度。结果 PNS组、SSNS组、SRNS组、SDNS组PLCE1、TRPC6、CD2AP、ACTN4表达与健康组比较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RNS组、SDNS组表达与SSNS组比较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SRNS组与SDNS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FSGS组、IgAN组血清PLCE1、TRPC6、CD2AP、ACTN4表达与MCD组比较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SGS组、IgAN组分别与MsPGN组、MPGN组比较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42.
胞二磷胆碱(CDPC)广泛用于CNS疾病,兹将我科1986年1月~1988年6月间静滴CDPC的脑卒中病人及其对照研究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静滴 CDPC组53例,男32例,女21例;年龄23~74岁,平均60.03岁;对照组为同期另一病区住院病人,共89例,男44例,女45例,年龄36~84岁,平均68.79岁。二组均包括脑梗塞与脑出血,  相似文献   
43.
1996年,Hinchey等[1]首先在《新英格兰杂志》上报道了15例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eversible posterior leukoen-cephalopathy syndrome,RPLS),从此,RPLS逐渐被临床医师所认识。随着MRI技术的不断发展,发现RPLS也可同时累及灰质及大脑半球白质,因此2000年Casey等[2]对RPLS提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ACS患者P-选择素、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及血小板聚集率的变化。方法:测定80例ACS患者[其中AMI组3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angina,UA)45例]和同期56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P-选择素、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及血小板聚集率,并进行比较:P-选择素及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小板聚集率采用四通道血小板聚集仪检测。结果:VAMI组的P-选择素、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血小板聚集率分别为(5.8±0.4)%、(5.7±0.3)%、(67±10)%,UA组相应为(5.6±0.3)%、(5.5±0.4)%、(55±10)%,对照纽相应为(2.6±0.3)%、(3.3±0.2)%、(46±8)%。AMI组和UA组的P-选择素、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血小板聚集率水平均较对照组高(均为P〈0.01),而AMI组上述3项指标的水平均较UA组高(P〈0.05~0.01)。结论:ACS患者的P-选择素、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血小板聚集率水平均较正常人高,对上述3项指标的检测有助于ACS类型的筛选,早期发现AMI,以便临床采取及时有效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联合强化阿托伐他汀能否减轻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糖尿病肾病(DN)患者由对比剂引起的急性肾损伤。方法 选取拟行PCI且伴DN的19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强化阿托伐他汀组、前列地尔组及联合治疗组4组,每组49例。入选所有患者常规给予抗血小板、抗凝、降血脂、降血压、控制血糖、扩冠等基础治疗。4组患者分别均于术前12h至术后12h内给予相同水化治疗。前列地尔组及联合治疗组患者术前30min,术后12、36、60h分别静脉注射前列地尔20μg,对照组及强化阿托伐他汀组则在对应时间点应用等剂量安慰剂(0.9%氯化钠注射液2ml)。强化阿托伐他汀组及联合治疗组患者于术前3天起每日加服阿托伐他汀20mg(总量至40mg/d)。观察4组患者术前及术后48、72h CysC、Scr、β2-MG、hs-CRP的变化情况,并比较这4组患者对比剂肾病(CIN)的发生率。结果 4组患者PCI前CysC、Scr、β2-MG、hs-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地尔组、强化阿托伐他汀组及联合治疗组3组患者PCI后48及72h的CysC、β2-MG、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联合治疗组CysC、β2-MG、hs-CRP水平较其他组都低(P<0.05)。PCI后72h前列地尔组、联合治疗组及强化阿托伐他汀组患者Sc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Scr水平最低(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对比剂肾病发生率为36.7%,明显低于其余3组(P<0.05)。结论 静脉注射前列地尔联合强化阿托伐他汀可减轻由对比剂引起的急性肾损伤,并降低CIN发生率。  相似文献   
46.
抗血小板药在缺血性卒中防治中的作用已得到公认。阿司匹林可在缺血性卒中发病 2 4~ 4 8h内应用 ,并可用于缺血性卒中的二级预防。阿司匹林抵抗人群或对阿司匹林不能耐受者 ,可改用其他抗血小板药。文章主要探讨抗血小板药的临床应用、最佳剂量以及抗血小板药与其他干预手段的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血浆脑钠肽(BNP)水平与不同部位梗死急性期及6个月左室功能及重塑的关系。方法:486例AMI患者分为:A组,前、侧壁组,B组:下、后壁组;根据BNP是否大于180 ng/L将A、B 2组分别分为A1组、B1组(≥180 ng/L),A2组、B2组(<180 ng/L)。所有患者,均急诊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及左室造影检查,记录左室功能及左室重塑参数,6个月后复查。结果:急性期A组室壁运动障碍较B组明显,室壁瘤比率高;A1组心功能指标及左室室壁运动积分(LVWMS)均差于A2组;B1组LVWMS高于B2组。术后6个月复查,A1组左室功能及室壁运动改善情况均差于其余3组,B2组改善最明显。AMI早期BNP浓度与左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6个月后复查,A组中二者仍呈负相关。结论:AMI早期BNP浓度对于梗死心功能状态及心室重构有重要的预测作用,尤其是前壁心肌梗死这种作用可持续到心肌梗死后6个月。  相似文献   
48.
帕金森病治疗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帕金森病的治疗近几年进展迅速,无论在神经保护剂,神经营养剂,多巴胺能类药物,脑深部刺激等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免疫机制以及人脑或胎脑移植治疗帕金森病尚处于研究阶段,本文通过对帕金森病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旨在指导帕金森病病人的合理治疗。  相似文献   
49.
50.
胺碘酮的抗心肌缺血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胺碘酮 ( A)自 60年代被用于扩张冠脉治疗心绞痛到 70年代发现其强有力的广谱抗心律失常作用并用于临床 ,近年来 ,A在心肌梗塞及心衰猝死高危人群的应用研究 ,证明其有降低死亡率的效益[1-5] ,也有资料显示其对死亡率的影响独立于复杂室性心律失常[6] ,使得人们对 A的电生理学、药理学、药代动力学等方面的认识仍需拓展。已有资料表明 ,A有着较强的冠脉扩张作用及很低限度的负性变力效应 ,并表现为轻度非竞争性抗交感作用[7] ,以及抑制磷脂酶 ,维护脂溶性细胞膜的稳定性、减少心肌耗氧量乃至钠通道、钙通道及三磷酸腺苷 ( ATP)敏感性钾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