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9篇 |
免费 | 12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9篇 |
临床医学 | 48篇 |
内科学 | 7篇 |
特种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10篇 |
综合类 | 64篇 |
预防医学 | 11篇 |
药学 | 18篇 |
中国医学 | 3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7篇 |
2013年 | 9篇 |
2012年 | 13篇 |
2011年 | 14篇 |
2010年 | 17篇 |
2009年 | 14篇 |
2008年 | 15篇 |
2007年 | 14篇 |
2006年 | 5篇 |
2005年 | 11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9篇 |
2002年 | 13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2篇 |
1990年 | 2篇 |
198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构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0年9月~2011年9月15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4例;对照组常规心力衰竭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辛伐他汀20mg/d,均睡前顿服,疗程6个月。结果两组患者基线水平NYHA分级、超声心动图检查检测结果无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治疗后6个月以观察组NYHA分级(1.77±0.23)、LVDd为(53.23±6.45)mm低于对照组的(2.09±0.28)、(57.67±7.12)mm(P<0.05);观察组LVE(F44.12±5.23)%、VLOVT(0.75±0.13)m/s高于对照组的(41.34±4.97)%、(0.63±0.12)m/s(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轻微均能耐受,无退出。结论辛伐他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具有较好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为该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影响高血压药物治疗遵医行为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遵医行为患者年龄、性别、高血压疾病知识、药物种类、病程、药物不良反应等差异。结果 150例高血压患者中服药遵医行为好者60例(40.00%),遵医行为差者90例(60.00%),年龄、药物种类、缺少高血压疾病知识、药物不良反应是影响遵医行为的相关因素。结论高血压药物治疗遵医行为差发生率高,影响因素复杂。通过开展健康教育、最大限度地简化治疗方案、加强老年患者管理、预防并处理药物不良反应可以提高遵医行为。 相似文献
33.
目的研究保肾康合剂对庆大霉素所致的急性肾损伤大鼠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取大鼠40只,其中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30只制成急性肾损伤模型,并随机分为三组保肾康组用保肾康溶液灌胃;包醛组用包醛氧淀粉灌胃;病模组(同正常组)用0.85%生理盐水灌胃.治疗10天,观察各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和尿酶(NAG)的变化;将大鼠处死后观察其肾组织的病理改变.结果保肾康组治疗后(Scr)、(BuN)和(NAG)较病模组明显下降,并优于包醛组(P<0.01);光镜检查保肾康合剂可使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坏死等组织病理改变明显减轻,电镜下可见线粒体损伤等变化亦显著减轻.结论保肾康合剂可改善急性肾损伤大鼠的肾功能,减轻水肿,阻止庆大霉素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进一步损害. 相似文献
34.
35.
预防性光疗对早产儿黄疸防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预防性光疗对早产儿黄疸的影响。方法:对64例生后24h内入院的早产儿使用经皮黄疸仪早期监测黄疸,如果黄疸指数大于6mg/dL(102μmol/L),或每日黄疸指数增加3mg/dL(51μmol/L),即予单面蓝光灯照射8h-12h,停16h-12h,直至黄痘消退。结果:所有患儿经皮黄疸仪所测黄疸指数均小于10mg/dL(17lμmol/L),经抽血检验总胆红素峰值均小于171μmol/L,无1例出现胆红素脑病。结论:对早产儿黄疸进行预防性光疗,既可预防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又可避免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6.
2型糖尿病大鼠经不同干预后血浆内脏脂肪素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大鼠经不同干预后血浆内脏脂肪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总胆固醇(TO)、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游离脂肪酸(FFA)及体重的关系。方法采用高热量饲料加单次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35mg/kg)制备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以1周后FPG≥11.1mmol/L为成模标准(n=28),将糖尿病大鼠分别予以瑞格列奈+二甲双胍(B,n=7)、罗格列酮十二甲双胍(C,n=7)、胰岛素+二甲双胍(D,n=7)、生理盐水(E,n=7)干预,8周末测定血生化指标并计算HOMA,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内脏脂肪素水平。结果B—E组FPG、FINS、HOMA、TC、TG、LDL、FFA、内脏脂肪素及体重较对照组均显著升高(P〈0.01),HDL较对照组均明显下降(P〈0.01);给予不同治疗后FPG、FINS、HOMA较未治疗组明显下降(P〈0.05),C组FFA较其他各组明显下降(P〈0.05),而内脏脂肪素较其他各组明显升高(P〈0.051;相关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血浆内脏脂肪素水平与体重及糖脂代谢相关。结论过氧化物酶体活化增殖受体(PPARr)核受体可能参与调控内脏脂肪素的表达和分泌活动;内脏脂肪素可能是PPARr的激动剂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的作用靶点之一;内脏脂肪素与糖脂代谢和体重密切相关,与胰岛素抵抗无关。 相似文献
37.
病案举隅 1 脂溢性皮炎 某男,43岁,2009年3月24日初诊.头、面、胸、双手臂淡红色斑片,有灰白色油腻糠状皮屑,伴瘙痒2个月余,尤以头部、眉弓鼻翼处为重,曾在当地治疗,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38.
总结了多发性硬化复发或加重的诱因,主要包括感染或气候因素、药物因素、饮食因素、分娩流产后、疲劳因素等,并针对以上因素提出了护理干预措施。认为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有利于避免多发性硬化复发或加重的诱因。 相似文献
39.
40.
【摘要】 目的:观察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患者颈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后3个月时椎间盘突出程度的变化。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9年9月在我院行颈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的多节段CSM患者的临床资料,排除伴后纵韧带骨化患者,共纳入67例患者,男44例,女23例;年龄31~78岁(56.5±9.9岁)。在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颈椎矢状面MRI T1加权像上测量各节段颈椎椎间盘突出的大小,术前椎间盘突出≥2.0mm定义为较大椎间盘突出;术后3个月时突出大小较术前变化≤0.5mm定义为无明显变化,>0.5mm定义缩小或增大,统计缩小、无明显变化和增大的椎间盘数,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及非参数检验比较手术前后较大椎间盘突出大小。结果:共测量335个椎间盘,术前314个椎间盘存在突出,C2/3 57个,C3/4 64个,C4/5 66个,C5/6 65个,C6/7 62个;中位突出大小为2.09(1.43,2.69)mm。其中163个突出≥2.0mm,C2/3 9个,C3/4 42个,C4/5 38个,C5/6 41个,C6/7 33个。术后3个月时313个椎间盘存在突出,中位突出大小为1.97(1.35,2.76)mm。314个术前存在突出的椎间盘中,83个(26.4%)椎间盘突出较术前缩小,175个(55.7%)无明显变化,56个(17.8%)增大。其中163个术前突出≥2.0mm的椎间盘术后3个月时54个(33.1%)椎间盘突出缩小,86个(52.8%)无明显变化,23个(14.1%)增大;C2/3、C3/4、C4/5、C5/6、C6/7较大椎间盘突出缩小、无明显变化和增大的患者分别为2、5、14、19、14例,5、28、20、19、14例和2、9、4、3、5例,其中C2/3、C3/4节段椎间盘突出大小与术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C4/5、C5/6、C6/7节段椎间盘突出大小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缩小(P<0.05)。3例(4.5%)患者因椎间盘突出较大或术后突出增大,症状缓解不明显而行二期颈前路手术。结论:多节段CSM患者行颈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后3个月内较大椎间盘突出程度可发生变化,约1/3的椎间盘突出可发生缩小,多见于C4/5、C5/6、C6/7节段;椎间盘突出增大的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