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6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28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16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40篇
口腔科学   40篇
临床医学   286篇
内科学   87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28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61篇
综合类   266篇
预防医学   126篇
眼科学   17篇
药学   157篇
  1篇
中国医学   99篇
肿瘤学   1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101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脑性瘫痪患儿1225例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马彩云  吴丽 《中国临床康复》2002,6(17):2586-2586
  相似文献   
112.
吴丽  刘燕珍  许贝 《护理研究》2006,20(19):1724-1726
[目的]调查白血病患儿父母应激心理状况及心理需求情况。[方法]使用心理健康状况自评量表(SCL-90)及危重病人家庭需要量表(CCFNI),对白血病患儿父母应激心理状况及心理需求进行评估。[结果]白血病患儿父母存在抑郁、焦虑、恐惧心理;保证病人安全的需要、了解病人治疗与预后的需要及了解病人护理的需要是患儿父母最关注的3个需求,父母亲的受教育水平及收入对心理需求有影响。[结论]白血病患儿父母存在负性应激心理,有关疾病治疗及预后的知识需求是他们最希望获悉的信息。  相似文献   
113.
<正>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是一组持续存在的中枢性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活动受限征候群~([1]),发病率约为2.1‰~([2])。脑瘫高危儿是指生前、生时、生后各种因素影响大脑正常发育,极有可能发生脑瘫的婴儿~([3]),因此对高危儿的早期随访、早期康复十分重要。自从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及其配套的训练方案被应用于临床,疗效显著,如何将其与家庭康复训练结合起来,最快恢复患儿的功能成为热点话题。本研究  相似文献   
114.
胆瘘是胆囊切除术的严重并发症,近几年随着腹腔镜胆道手术的广泛开展,其发生率有增无减。术后胆瘘处理常较困难,处理不当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需及时有效的处理。我们近4年来用内镜治疗16例胆瘘患者,取得满意疗效,总结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000年1月至2004年1月间收治16例外院转诊和本院患者,男9例,女7例,年龄28~81岁,平均52.6岁。行开腹单纯胆囊切除术5例,开腹胆囊切除术 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3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8例。术后发现胆瘘时间最短4h,最长1周,平均36h。表现为发热9  相似文献   
115.
肝内胆管乳头状瘤病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病变,呈多发性,累及肝内胆管,同时也可发生于肝外胆管系统.本病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术前诊断困难,极易被误诊为胆管结石或其他胆管肿瘤.  相似文献   
116.
从通气机制、肺保护机制方面介绍了高频振荡通气的工作原理,重点综述了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应用高频振荡通气的情况,较多研究表明高频振荡通气可以改善病人氧分压及氧合,但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存活率并没有明显提高。而且也没有足够证据证实高频振荡通气可以降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肺部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17.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柱前衍生化法测定金糖宁胶囊中1-脱氧野尻霉素(1-DNJ)的含量。方法:样品经处理过的D001-CC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上用氨水洗脱收集后,用2 g·L-1的芴甲氧羰酰氯(FMOC-C1)柱前衍生化,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测定。ODS-C18色谱柱(4.0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睛-0.2%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 m L·min-1,检测波长263 nm,柱温25℃。结果:1-脱氧野尻霉素在0.84~8.4μg线性关系良好(r=1.000 0),精密度RSD0.3%,重复性RSD 0.6%,衍生化后的样品溶液在24 h内稳定,平均回收率109.6%,RSD 0.4%。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重复性好,精密度高,可用于金糖宁胶囊中1-脱氧野尻霉素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18.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对脓毒症大鼠肺损伤及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只雄性成年Sprague Dawley大鼠分为假手术组、盲肠结扎穿孔(CLP)组、利多卡因组和乌司他丁组,每组各15只。假手术组大鼠打开腹腔后缝合,其他各组采用CLP法制备脓毒症模型。利多卡因组大鼠在给予10 mg/kg的负荷剂量后,以10 mg·kg-1·h-1的剂量通过尾静脉持续泵注利多卡因3h;乌司他丁组大鼠进行CLP的同时,以100 000 U·kg-1·h-1的剂量通过尾静脉持续泵注乌司他丁3 h;假手术组和CLP组用等量等渗NaCl溶液代替。于CLP后24 h处死大鼠,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测定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肺组织HMGB1 mRNA表达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变化。另取40只大鼠(每组10只)用于观察4组大鼠72 h死亡情况。 结果4组大鼠血清中TNF-α、IL-6、HMGB1及HMGB1 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 189.886、237.952、175.999、179.491,P均< 0.001)。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与假手术组比较,CLP组、利多卡因组和乌司他丁组血清TNF-α、IL-6、HMGB1及HMGB1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均< 0.05);与CLP组比较,利多卡因组和乌司他丁组血清TNF-α、IL-6、HMGB1及HMGB1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 0.05);与利多卡因组比较,乌司他丁组IL-6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 < 0.05)。HE染色结果显示,假手术组大鼠肺泡大小均匀、结构完整,肺泡上皮细胞形态正常;CLP组大鼠肺泡间隔增厚、间质充血水肿、炎症细胞浸润、肺泡塌陷;而利多卡因组和乌司他丁组病理学改变较CLP组均明显减轻,肺组织轻度水肿,肺泡及肺间质出现少量炎症。四组大鼠死亡构成比(0 /10、9/1、4/6、3/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500,P < 0.001)。CLP组、利多卡因组和乌司他丁组大鼠死亡构成比均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P均<0.008);利多卡因组和乌司他丁组大鼠死亡构成比均较CLP组显著降低(P均<0.008);而利多卡因组和乌司他丁组大鼠死亡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08)。 结论持续静脉泵注利多卡因可以有效降低脓毒症大鼠炎症因子TNF-α、IL-6及HMGB1的表达,抑制肺组织中HMGB1 mRNA表达量,减轻脓毒症对肺组织的损伤,有效提高动物存活率,其减轻脓毒症炎症反应及肺保护作用疗效与乌司他丁相似。  相似文献   
119.
曹丽  李玲  吴丽芬  徐娟  吴茜 《护理学杂志》2012,27(13):43-44
目的探讨重型肝炎患者结肠透析适合的透析液以及插管深度。方法将128例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四组各32例,均采用JS-308F型结肠途径治疗机行结肠透析。A组患者采用中药结肠透析液与浅插管(距肛门25~30cm)透析;B组采用自制结肠透析液与浅插管方法透析;C组采用中药透析液与深插管(距肛门45~50cm)透析;D组采用自制结肠透析液与深插管方法透析。比较四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肝功能指标变化。结果四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组最优;各组治疗前后及四组组间肝功能等生化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D组改善幅度大于其他三组。结论对重型肝炎需结肠透析的患者建议采用自制结肠透析液结合深插管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0.
病灶切除术联合药物治疗子宫腺肌病8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单纯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与病灶切除术后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亮丙瑞林注射液)或口服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0月至2010年10月在湖南省妇幼保健院行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随访,分析手术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手术加米非司酮、单纯手术3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 3组患者治疗后痛经评分及月经量都较治疗前下降,月经量下降例数百分比分别为:88.00%、86.67%、55.00%.手术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组痛经评分(0.91±1.20分)明显低于手术加米非司酮组(2.01±1.90分)及单纯手术组(3.87±2.24分),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62,P=0.025;t=2.563,P=0.01),而后两组痛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02,P=0.10),且痛经缓解和消失率明显高于手术加米非司酮组及单纯手术组(χ2=5.658,P=0.024;χ2=5.746,P=0.020),而后两组在痛经缓解和消失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93,P=0.102).3组患者在随访期间复发率分别为12.00%、20.00%和37.50%.复发者与无复发者相比,年龄、初潮年龄、产次、瘤体大小、手术方式及治疗前月经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腺肌瘤病灶多发患者复发率显著高于单发患者(χ2=9.134,P=0.002).结论 病灶切除手术后无论是否辅助药物治疗均能有效治疗子宫腺肌病,术后辅助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药物治疗能更有效地控制临床症状,减少疾病复发,对于经济困难或不能耐受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药物不良反应者可选择口服米非司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