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4篇 |
免费 | 1篇 |
国内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5篇 |
临床医学 | 27篇 |
内科学 | 4篇 |
神经病学 | 4篇 |
外科学 | 2篇 |
综合类 | 21篇 |
预防医学 | 26篇 |
药学 | 6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11篇 |
肿瘤学 | 1篇 |
出版年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2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1篇 |
2013年 | 3篇 |
2012年 | 3篇 |
2011年 | 3篇 |
2010年 | 3篇 |
2009年 | 2篇 |
2008年 | 2篇 |
2007年 | 5篇 |
2006年 | 6篇 |
2005年 | 23篇 |
2004年 | 4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12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9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1.
辛伐他汀与阿司匹林联合用药对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干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在降血压治疗的同时,辛伐他汀和肠溶阿司匹林联合用药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事件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162例高血压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药物联合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82例,在降血压治疗的同时应用辛伐他汀(每晚20mg)和肠溶阿司匹林(75mg/d)。对照组80例,仅给予降血压治疗。共随访3年,分别在干预前及干预后第1、2、3年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颈动脉内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颈动脉内径的比值、颈动脉斑块积分及血压、血脂、血小板聚集率和血浆纤维蛋白原等指标。结果干预组在随访后第1年平均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和斑块积分分别为(1.01±0.12)mm、3.8±2.5,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第2、3年分别为(0.80±0.16)mm、2.6±1.6;(0.80±0.20)mm、2.5±1.2,与干预前比较明显降低(P<0.01)。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内径比值在干预后也明显降低。随访结束时,干预组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分别为10.90%和4.87%,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结论在有效降血压的同时,给予辛伐他汀和肠溶阿司匹林联合用药,能延缓和逆转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对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2.
心理治疗,又称精神疗法。指医生用其言语影响患精神活动,使患认识到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和疾病的全过程,指导患发挥其主动性,去除病因和病后的焦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患身心健康,达到治疗和避免复发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14.
15.
目的探讨紫杉醇的不良反应及临床减轻不良反应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应用不同厂家生产的紫杉醇化疗的肿瘤病例共206例,将化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的分级和发生频度进行详细的统计,并将不同厂家的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的频率进行统计。结果紫杉醇化疗的不良反应出现频度由高到低依次是白细胞减少、脱发、恶心呕吐、肌肉关节痛、食欲减退、神经毒性、血小板减少、红细胞减少等。三种不同厂家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频率没有明显的差别。结论紫杉醇化疗时骨髓抑制、神经毒性及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临床医生应密切观察,针对所发生的不良反应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和适宜的治疗方法,以免导致严重不良反应而影响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6.
17.
饮酒导致的各种问题已成为世界范围内较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而长期饮酒给人们带来的心理、躯体及社会功能的损害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医学社会问题。酒精性脑病是最严重的酒中毒性精神障碍,病程持续时间长,预后差。本文对26例酒精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硝苯地平控释片与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的疗效和安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红霞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7,36(9):836-837
高血压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疚病。服用长效降压药物,能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有助于患者平稳降压,从而有效延长患者靶器官损害,减少猝死、脑卒中和心脏病发作。硝苯地平控释片(拜新同)和氨氯地平(络活喜)是临床最常用的长效钙离子拮抗剂,我们分别用硝苯地平控释片和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老年高血压患者,观察它们的疗效和安全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20.
吕红霞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7,15(5):454-455
目的对比观察替米沙坦和缬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人的降压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132例临床确诊为轻、中度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替米沙坦组(65人)和缬沙坦组(67人),分别于每日早晨VI服替米沙坦80mg或缬沙坦80mg,疗程均为8周。治疗前后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并测定血常规、尿常规、血钾、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等。结果两组治疗后24h平均收缩压与舒张压、日间及夜间平均收缩压与舒张压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替米沙坦组24h和夜间平均血压下降较缬沙坦组更显著(P〈0.01)。治疗前后两组血常规、尿常规、血钾、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均无明显变化;不良反应均较轻微,不影响正常治疗。结论替米沙坦对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有良好的降压效果,且服用安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