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8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3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84篇
内科学   29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59篇
综合类   138篇
预防医学   48篇
药学   71篇
中国医学   71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41.
5·12汶川大地震后早期骨科伤员伤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详细的伤情数据,为组织医疗救助提供准确有效的抢救.方法 回顾性分析地震发生后最初1周内收治的骨科伤员伤情,并总结规律.结果 地震后第1周内(5月12~19日)收治的1275名伤员中,四肢与脊柱损伤1179例(92.47%),骨科伤员中无骨折脱位的软组织损伤482例(40.88%),其中挤压伤112例(23.23%);有骨折脱位的伤员697例(59.12%)中多发骨折237例(34%);下肢骨折422例(60.55%),上肢骨折183例(26.25%),脊柱骨折142例(20.37%).骨折伤员合并有心、肺、脑、腹部脏器损伤89例(12.76%).所有伤员中死亡24人.结论 在地震发生后,大批骨科伤员同时产生,做好有针对性的准备和救治是改善预后、提高医疗质量的保证.  相似文献   
542.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早期实施护理干预降低静脉炎发生的效果。方法将50例PICC置管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PICC置管后予常规护理外增加喜辽妥外涂及湿热敷,对照组在PiCC置管后予常规护理,观察2组患儿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的比例。结果观察组患儿发生机械性静脉炎1例,对照组患儿发生机械性静脉炎6例(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ICC置管早期给予喜辽妥外涂联合湿热敷能有效降低极低出生体重儿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减轻患儿痛苦,操作简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43.
重庆市几个交叉路口大气中铅浓度与交警发铅值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重庆市6个主要交叉路口大气中铅浓度进行测定,同时对128名在上述地区值勤交警发铅值进行监测,并以107名大学生发错值作对照。结果表明交警发铅值高于对照,随大气铅浓度增高、交警工龄增长而增高。  相似文献   
544.
万仑  刘仲前  吕波 《四川医学》2009,30(8):1259-1260
目的回顾性研究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及术后发生的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分型、治疗方法及相应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0年1月~2007年1月收治的人工髋置换术中、术后发生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13例患者。按Van.couver分型A1型4例采用钢丝环扎固定;B1型4例采用异体皮质骨板加钢丝环扎或钢板钢缆固定加异体皮质骨板、自体髂骨混合植骨;132型3例采用长柄假体翻修、异体皮质骨板加钢丝环扎或钢板钢缆固定加异体皮质骨板、自体髂骨混合植骨;B3型2例骨折采用长柄假体翻修加异体皮质骨板、自体髂骨混合植骨、钢丝固定术,同时做髓腔内松质骨粒植骨,提高假体柄固定的强度及股骨侧皮质骨骨量。结果术后随访6—14个月,股骨假体固定可靠。骨折断端对位对线良好,未发生断端骨质吸收、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局部感染等。骨折断端及结构植骨处均骨性愈合。患者术后卧床时间1—4个月,平均3.5个月,术后随访Harris评分较术前有明显升高,患肢无疼痛、肌萎缩,功能恢复正常。结论Vancouver分型综合包含了骨折的位置、骨折的稳定性、假体的松动情况、股骨近端的骨量。因此对临床治疗有很好的指导意义。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根据其骨折分型采用相应的固定方法,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对于B2和B3型骨折患者,应注意骨折周围、髓腔内外充分植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