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对82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进行甲皱微循环观察,结果表明UC组甲皱微循环的形态、流态、周围状态的综合积分显著高于正常组,统计学分析,差异显著(P<0.001);UC患者单纯湿热内蕴型或兼脾胃虚弱型或兼气滞血瘀型或兼脾虚气滞血瘀型或阴血亏虚型与正常组甲皱微循环的形态积分、流态积分、周围状态积分及综合积分比较,均高于正常组,统计学分析,差异显著(P<0,05;P<0.01;P<0.001)。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甲皱微循环的流态、周围状态和形态才面的特征性变化,对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诊断及疗效判断有参考意义;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不论中医辨证属于哪一型,甲皱微循环的形态、流态、周围状态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微循环障碍的表现,且其中与甲皱微循环的形态及液态关系密切,与中医的瘀血证相一致。 相似文献
42.
针刺联合肠炎清治疗大肠湿热证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临床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针刺联合肠炎清治疗大肠湿热证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6年7月在本院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并处于大肠湿热证活动期的患者共147例,按照入组顺序随机均分为两组,分组方法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入组后对照组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同时观察组给予针刺联合肠炎清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进行积分比较。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Ig A、Ig G、Ig M)、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的水平。采用黏膜病变活动指数、Baron评分和Geboes指数评价结肠黏膜病变及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67%;对照组总有效率77.78%,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改善,而观察组积分经治疗后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疾病活动指数,Baron评分,Geboes指数均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经治疗后Ig G、Ig M水平及TNF-α、IL-6、IL-8水平均明显下降,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Ig A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针刺联合肠炎清治疗大肠湿热证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血清免疫球蛋白和炎症因子水平,促进患者肠黏膜恢复。 相似文献
43.
吕永慧教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经验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永慧是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广州市中医医院教授,擅长诊治消化内科疾病,尤其对溃疡性结肠炎(UG)颇有研究,屡获效验.现将吕教授治疗UC经验介绍如下.UC分有大肠湿热、脾胃虚弱、脾肾阳虚、肝郁脾虚、阴血亏虚、血瘀肠络六个证型.吕教授认为,UC病程缠绵,证候复杂多变,并非单一证型,多相兼为患,治疗时虽遵标准辨证分型,但不宜过于拘泥,应灵活掌握,辨证选方用药.从UC发病特点分析,可活动期、缓解期和恢复期三阶段. 相似文献
44.
慢性乙型肝炎证治五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药治疗慢乙肝是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冶的原则指导下,通过调整人体的阴阳气血和脏腑功能以及扫除病毒,以达到抗病毒、凋整免疫、保护肝细胞、改善肝功能等目的[1],为治疗慢乙肝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5.
目的 通过观察肠炎清对免疫复合溃疡型结肠炎模型(ICUC)大鼠结肠组织Toll样受体4(TLR 4)的影响,探讨其治疗IBD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加免疫复合法造模.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肠炎清低、中、高剂量组(8.33、16.67、33.33mL·kg-1)、柳氮磺吡啶(SASP)组(0.5g·kg-1).造模后第2天,用药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灌胃7D,给药7D后麻醉处死大鼠,取新鲜结肠标本,观察结肠黏膜形态及组织学改变,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TLR 4的表达,qRT-PCR(实时定量PCR)法检测TLR 4mRNA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肠炎清中、高剂量组SASP组大鼠结肠大体形态评分、病理组织学评分均有明显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免疫组化结果 :TLR4 在各组各只动物均可见阳性表达,与模型组比较未见显著差异(P >0.05).PCR 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各给药组大鼠结肠组织
TLR4 表达均为阳性,但未见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 肠炎清对ICUC 模型大鼠具有缓解症状,降低炎症反应的治疗作用,其药效由高到
低依次为中剂量组>高剂量组>SASP 组>低剂量组.肠炎清能下调ICUC 大鼠结肠组织TLR4 的表达. 相似文献
46.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液流变学与中医辨证关系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0 引言溃疡性结肠炎(UC)的病因迄今未明,UC 存在血液高凝状态.为探讨血液流变学指标与 UC 的相关性以及中医辨证的关系,我们对 UC 患者100例和体检健康者50例做了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检测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 UC 组:100例,男49例,女51例,年龄21岁~65岁,平均43岁.正常组:50例,均为体检健康者,男32例,女18例,年龄18岁~30岁,平均23岁.UC 中单纯湿热内蕴型19例,兼脾胃虚弱型21例,兼气滞血瘀型15例,兼脾虚气滞血 相似文献
47.
吕永慧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0,15(4):244-247
本文简介了克罗恩病的中医病因、病机、诊断和治疗;强调了中医辨证的要点、分型及辨证论治的原则、方药和方法,对临床诊治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8.
中药肠炎清治疗小鼠葡聚糖硫酸钠所致结肠炎的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肠炎清的疗效及其机制.方法:以葡聚糖硫酸钠(DSS)饮水法复制小鼠实验性结肠炎40只,随机平均分为4组:肠炎清中药组、柳氮磺胺吡啶(SASP)西药组、肠炎清和SASP中西药结合组和模型组.观察肠炎清(灌胃剂量为0.2mL/(20g?d)、1次/d、疗程7d)对疾病活动指数(DAI)和肠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及TNF-α、IL-1β和IL-6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肠炎清可降低DAI(1.413±0.835vs2.167±0.911,P<0.05)和MPO活性(72.4±0.590nkat/gvs117.0±0.902nkat/g,P<0.05),并降低肠组织TNF-α(0.841±0.190vs1.320±0.282,P<0.05)、IL-1β(0.641±0.095vs0.920±0.082,P<0.05)和IL-6mRNA(1.241±0.247vs1.620±0.312,P<0.05)的表达,中西医结合组以上指标下降更为明显(DAI:0.608±0.449;MPO:27.3±0.211;TNF-α:0.339±0.081;IL-1β:0.239±0.073;IL-6:0.639±0.141)(P<0.01).肠炎清与柳氮磺胺吡啶(SASP)的作用相当(P>0.05).结论:肠炎清可治疗DSS结肠炎,其降低肠组织TNF-α、IL-1β和IL-6mRNA的表达可能是其疗效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清热化湿舒胃方及其寒热配伍对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运用琼脂扩散法、液体稀释法考察清热化湿舒胃方及其寒热配伍对H.pylori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与最低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结果:清热化湿舒胃方组、热性配伍组、寒性配伍组和抗生素组的抑菌环直径分别为14.30 mm±1.12 mm、3.13 mm±0.82 mm、13.93 mm±0.95 mm、23.25 mm±1.33 mm,清热化湿舒胃方的MIC为7.81 mg/m L,MBC为15.63 mg/m L.结论:清热化湿舒胃方及其寒性配伍组对H.p y l o r i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且清热化湿舒胃方对H.pylori的抑制作用可能是由寒性药物黄芩和蒲公英实现的. 相似文献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