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3篇
耳鼻咽喉   6篇
基础医学   17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17篇
皮肤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55篇
预防医学   34篇
药学   26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8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81.
127例涎腺混合瘤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针对涎腺混合瘤组织学形态的多形性及手术后复发率高的临床特征,回顾性复习了术后随访五年以上的涎腺混合瘤127例临床病理资料,其中良性113例,恶性14例。着重比较分析了原发肿瘤的发生特征、肿瘤的包膜特征以及肿瘤细胞成分和间质成分的构成特征等,并将其各自与肿瘤术后复发率之间的可能相关性进行了统计学处理,发现原发肿瘤为多结节者术后复发率明显高于单结节者,而肿瘤的包膜不完整或局部受侵、组织学形态以细胞成分构成优势或以粘液软骨样间质成分构成优势等均与肿瘤复发率无关。  相似文献   
82.
恶性胸腺瘤的临床病理特点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恶性胸腺瘤的形态特点、临床分期、治疗等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诊治的64例恶性胸腺上皮肿瘤,按照Levine等提出的恶性胸腺瘤的标准分为Ⅰ型和Ⅱ型,参照Muller-Hermelink等提出的组织学分型标准对MT进行分类,依Masaoka提示的标准进行临床分期。 MT41例,TC23例。MT中无一例髓质型及混合型。皮质为主型、皮质型、分化好前胸腺癌、鳞癌及淋巴产癌5年生存率分别为75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探讨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TBNA)联合超声内镜引导下经食管细针穿刺活检术(EUS-FNA)在纵隔、肺门病变的定性诊断及肺癌N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29例影像学检查提示存在纵隔、肺门病变的患者行TBNA或EUS-FNA,穿刺标本均行病理和细胞学检查.结果 联合应用TBNA和EUS-FNA的诊断率为89.9%(116/129),其中行TBNA 59例,诊断率为84.7%(50/59);行EUS-FNA 70例,诊断率为94.3%(66/70).细胞学和病理学诊断率分别为92.2%(107/116)和87.9%(102/116).通过病理检查,可使诊断率提高8.4%(9/107).116例通过穿刺诊断的患者中,有103例患者得到明确组织分型,细胞学和病理组织分型诊断率分别为73.8%(76/103)和89.3%(92/103).通过病理检查,可使组织分型诊断率提高35.5%(27/76).结论 联合应用TBNA和EUS-FNA能扩大穿刺技术对纵隔肺门病变的诊断范围,提高诊断水平.病理检查可提高TBNA和EUS-FNA的诊断率和组织分型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在胃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驻马店市中心医院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期间诊治的65例胃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生活质量、心理状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恶心、呕吐、食欲、消瘦等症状改善患者占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敌对、人际敏感、强迫和恐惧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全身性感染、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胃瘘管阻塞、消化道出血和肠梗阻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在胃癌患者中的应用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心理状况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85.
目的 探讨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TBNA)联合超声内镜引导下经食管细针穿刺活检术(EUS-FNA)在纵隔、肺门病变的定性诊断及肺癌N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29例影像学检查提示存在纵隔、肺门病变的患者行TBNA或EUS-FNA,穿刺标本均行病理和细胞学检查.结果 联合应用TBNA和EUS-FNA的诊断率为89.9%(116/129),其中行TBNA 59例,诊断率为84.7%(50/59);行EUS-FNA 70例,诊断率为94.3%(66/70).细胞学和病理学诊断率分别为92.2%(107/116)和87.9%(102/116).通过病理检查,可使诊断率提高8.4%(9/107).116例通过穿刺诊断的患者中,有103例患者得到明确组织分型,细胞学和病理组织分型诊断率分别为73.8%(76/103)和89.3%(92/103).通过病理检查,可使组织分型诊断率提高35.5%(27/76).结论 联合应用TBNA和EUS-FNA能扩大穿刺技术对纵隔肺门病变的诊断范围,提高诊断水平.病理检查可提高TBNA和EUS-FNA的诊断率和组织分型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86.
目的 检测膜联蛋白 -1(annexin -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差异。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 -P方法检测 13 5例食管鳞状细胞癌及其癌旁正常鳞状上皮、原位癌及其不典型增生病变中annexin -1的表达情况。结果 annexin -1在 12 9例 (95 .6% )癌旁正常食管鳞状上皮呈强阳性表达 ;在 3 5例 (2 5 .9% )鳞状细胞癌呈阳性表达 ,60例 (4 4 .4% )为弱阳性 ,40例(2 9.6% )为阴性 ,统计学处理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食管鳞状细胞癌annexin -1表达下降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无关 (P >0 .0 5 )。annexin -1在原位癌和不典型增生病变的表达亦呈下降趋势 ,与正常鳞状上皮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annexin -1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和癌前病变中有不同程度的丢失 ,它很可能成为食管癌早期诊断以及预测食管癌前病变癌变风险的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87.
目的 探讨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TBNA)联合超声内镜引导下经食管细针穿刺活检术(EUS-FNA)在纵隔、肺门病变的定性诊断及肺癌N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29例影像学检查提示存在纵隔、肺门病变的患者行TBNA或EUS-FNA,穿刺标本均行病理和细胞学检查.结果 联合应用TBNA和EUS-FNA的诊断率为89.9%(116/129),其中行TBNA 59例,诊断率为84.7%(50/59);行EUS-FNA 70例,诊断率为94.3%(66/70).细胞学和病理学诊断率分别为92.2%(107/116)和87.9%(102/116).通过病理检查,可使诊断率提高8.4%(9/107).116例通过穿刺诊断的患者中,有103例患者得到明确组织分型,细胞学和病理组织分型诊断率分别为73.8%(76/103)和89.3%(92/103).通过病理检查,可使组织分型诊断率提高35.5%(27/76).结论 联合应用TBNA和EUS-FNA能扩大穿刺技术对纵隔肺门病变的诊断范围,提高诊断水平.病理检查可提高TBNA和EUS-FNA的诊断率和组织分型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88.
目的 观察重症肺炎患者血清活化蛋白C(APC)及相关炎症因子表达并分析其对病情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20-05-30-2022-05-30南阳市康复医院收治的120例(纳入123例患者,其中2例失访,1例入住ICU 48 h内死亡,120例进入本研究)重症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24 h内采用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系统评估病情,检测入院时血清APC及相关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0]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各指标与APACHEⅡ评分之间的关系。根据患者28 d内的预后结局分为生存组(n=82)与死亡组(n=38);比较2组患者入住重症监护室(ICU)1、2和3 d的血清APC、TNF-α、IL-6、IL-10水平的变化情况,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患者28 d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入院时重症肺炎患者血清APC为(31.62±4.51) pmol/L,TNF-α为(57.66±9.62) ng/L,IL-6为(85.63±8.75) pg/mL,IL-10为(65.16±7....  相似文献   
89.
目的:研究胃腺癌组织芯片中硒蛋白P的表达。方法:选用胃腺癌组织30例制备组织芯片,30例正常胃组织作为对照,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硒蛋白P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硒蛋白P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17/30,56·7%)低于在正常胃组织中的表达(25/30,83·3%),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硒蛋白P在高、中分化病例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6·5%(13/17),高于低分化病例中表达率30·8%(4/13),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硒蛋白P在Ⅰ~Ⅱ期病例中表达为57·9%(11/19),Ⅲ期病例中表达为54·5%(6/11),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72。结论:硒蛋白P在胃腺癌组织中为低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呈负相关,与肿瘤的TNM分期无关。  相似文献   
90.
目的 探讨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TBNA)联合超声内镜引导下经食管细针穿刺活检术(EUS-FNA)在纵隔、肺门病变的定性诊断及肺癌N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29例影像学检查提示存在纵隔、肺门病变的患者行TBNA或EUS-FNA,穿刺标本均行病理和细胞学检查.结果 联合应用TBNA和EUS-FNA的诊断率为89.9%(116/129),其中行TBNA 59例,诊断率为84.7%(50/59);行EUS-FNA 70例,诊断率为94.3%(66/70).细胞学和病理学诊断率分别为92.2%(107/116)和87.9%(102/116).通过病理检查,可使诊断率提高8.4%(9/107).116例通过穿刺诊断的患者中,有103例患者得到明确组织分型,细胞学和病理组织分型诊断率分别为73.8%(76/103)和89.3%(92/103).通过病理检查,可使组织分型诊断率提高35.5%(27/76).结论 联合应用TBNA和EUS-FNA能扩大穿刺技术对纵隔肺门病变的诊断范围,提高诊断水平.病理检查可提高TBNA和EUS-FNA的诊断率和组织分型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