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3篇
耳鼻咽喉   6篇
基础医学   17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17篇
皮肤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55篇
预防医学   34篇
药学   26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8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葛启栋  吕宁  谢小明  韦尉东 《广东医学》2012,33(23):3661-3663
多学科综合治疗给乳腺癌患者的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新的治疗靶点及药物也正星光闪烁,但仍有相当数量的患者在如此治疗后疾病进展及死亡,该困局期待更有效、更低毒的新靶点或药物来逆转。我们曾于2010年1月综述了后曲妥珠单抗时代的乳腺癌靶向治疗共识及前景,近两年来的探索及临床研究发现是否丰富或改变了我们曾有的观点?本综述拟更新相关数据,剖析乳腺癌靶向治疗发展过程中的困惑,探讨可能的发展方向及未来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62.
频谱染色体组型(SKY)及其在肿瘤细胞遗传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频谱染色体组型 (Spectral karyotyping,SKY)技术是新出现的一种细胞遗传学方法 ,它可在一次杂交中分辨全部2 4种人类的染色体。与传统显带技术和荧光原位杂交相比 ,较方便 ,较全面的分析鉴定染色体的异常。本文详细阐述了该方法的原理及其在肿瘤细胞遗传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3.
目的 探讨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TBNA)联合超声内镜引导下经食管细针穿刺活检术(EUS-FNA)在纵隔、肺门病变的定性诊断及肺癌N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29例影像学检查提示存在纵隔、肺门病变的患者行TBNA或EUS-FNA,穿刺标本均行病理和细胞学检查.结果 联合应用TBNA和EUS-FNA的诊断率为89.9%(116/129),其中行TBNA 59例,诊断率为84.7%(50/59);行EUS-FNA 70例,诊断率为94.3%(66/70).细胞学和病理学诊断率分别为92.2%(107/116)和87.9%(102/116).通过病理检查,可使诊断率提高8.4%(9/107).116例通过穿刺诊断的患者中,有103例患者得到明确组织分型,细胞学和病理组织分型诊断率分别为73.8%(76/103)和89.3%(92/103).通过病理检查,可使组织分型诊断率提高35.5%(27/76).结论 联合应用TBNA和EUS-FNA能扩大穿刺技术对纵隔肺门病变的诊断范围,提高诊断水平.病理检查可提高TBNA和EUS-FNA的诊断率和组织分型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64.
胸腺瘤临床病理的预后因素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 探讨胸腺瘤临床病理特点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130例胸腺瘤的重症肌无力、肿瘤大小、坏死、核分裂及包膜情况、组织学分型(按照L-B分类及M-H分类)、Massaoka临床分期等诸多因素进行分析,观察其5,10年生存率的差别,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U检验及χ^2检验。结果 重症肌无力的有无、肿瘤大小、坏死、核分裂及L-B分类均与预后无关(P>0.05);而肿瘤有无包膜、M-H分类及临床分期与生存率有明显相关性。有包膜者5,10年生存率分别为100%和93.1%,无包膜者分别为54.4%和40.0%(P<0.05)。按M-H分类,髓质型5,10年生存生存率分别为100%和79.8%,混合型分别为97.5%和88.4%,皮质为主型分别为83.3%和50.1%,皮质型分别为60.2%和29.9%,分化好的胸腺癌(WDTC)分别为43.4%和0%(P<0.05)。临床分期中Ⅰ期5,10年生存率分别为100%和93.2%,Ⅱ期分别为84.6%和78.4%,Ⅲ期分别为45.3%和19.8%,Ⅳ期分别为38.0%和0(P<0.01)。其中以细胞的异型性及有无侵犯胸腺周围器官对预后尤为重要。结论 L-B分类与预后无关;M-H分类、临床分期与预后有关,尤其是瘤细胞呈多角形和大圆形、临床侵犯胸腺外器官者对预后影响较明显。  相似文献   
65.
 目的 研究食管鳞癌组织中转移相关基因MTA1蛋白定位及表达水平的改变及与食管鳞癌进展、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食管鳞癌组织芯片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研究MTA1蛋白在食管癌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MTA1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主要定位于胞核,在淋巴结转移灶中出现胞浆与胞核同时着色。正常组织与重度不典型增生、原位癌及癌组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食管鳞癌不同进展阶段的组织中MTA1表达逐渐升高,并且出现异位表达。结论 MTA1与食管鳞癌的侵袭和转移高度相关,在食管鳞癌的发展过程中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作为判断食管癌侵袭及转移能力的辅助因子。  相似文献   
66.
目的研究血液保护在肝移植术中的应用。方法38例患者接受非转流经典原位肝移植,术中采取减少出血和凝血功能保护等血液保护措施,分别统计切肝期、无肝期及新肝期(简称“三期”)的液体出入量及成分输血;经中心静脉采血,分别测定诱导后、切肝期1h、无肝期15min、新肝期1h时肌酐(Cr)、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测量中心静脉压及Sonoclot数据。结果患者术中输全血总量为(816±86.3)ml,输红细胞总量为(962±55.3)ml,有2例未输血;切肝期、无肝期及新肝期均维持一定尿量;三期的中心静脉压均比诱导后低(P<0.05),而血红蛋白及白蛋白与诱导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肌酐在新肝期明显升高(P<0.05);Sonoclot指标中,激活全血凝固时间在切肝期、无肝期及新肝期均延长(P<0.05),无肝期及新肝期Clot率下降,血小板功能减退(P<0.05)。结论肝移植患者的血液保护应采取综合措施,切肝期应行凝血功能保护,无肝期应补充凝血成分,而新肝期在补充凝血成分的同时须注意尽早恢复新肝功能。  相似文献   
67.
肾脏混合性上皮间质瘤二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肾脏混合性上皮间质瘤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方法 报告2例肾脏混合性上皮间质瘤患者资料。2例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17及21岁。例1临床表现为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B超、CT及MRI示右肾下极至肾门处一直径约8.0cm的囊性肿物,可见较多分隔。例2体检发现右上腹肿物。B超示右肝内大片强回声,肝内有多个小的无回声区,术前误诊为肝血管瘤,边界尚清。检索Medline及国内CBM数据库中相关文献,共报道51例,进行复习。结果 2例均行手术完整切除肿瘤及同侧肾脏,大体观肿瘤由多发囊性和实性区域构成,镜下肿瘤由包含肾小管的梭形细胞间质和囊肿构成。免疫组化上皮抗体、vimentin、SMA及desmin等为阳性。2例术后分别随访22及60个月未见复发及转移。结论 肾脏混合性上皮间质瘤临床上罕见,以女性多见,无特征性临床表现,生物学行为大部分为良性,治疗以单纯手术切除为主,恶性者尚无明确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8.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组织学疗效评价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根治标本的组织学疗效评价标准.方法 收集2005年6月至2007年6月乳腺癌新辅助化疗154例档案,其中改良根治术139例,保乳手术15例.化疗结束后4周内实施乳腺根治术.按照Miller and Payne(MP)分级系统的标准规范进行取材、制片和按该系统组织学疗效评价标准进行分级评价,同时与既往应用的肿瘤治疗反应评价系统(既往评价系统)进行比较.对所有病例进行常规随访.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1)154例手术标本所获得的组织学疗效评价信息:MP分级系统1级12例(7.8%)、2级33例(21.4%)、3级64例(41.6%)、4级31例(20.1%)、5级14例(9.1%);既往评价系统分别为轻度治疗反应51例(33.1%)、中度治疗反应71例(46.1%)、重度治疗反应32例(20.8%).MP分级系统与既往评价系统各组病例比例之间存在统计学相关(X2=186.660,P<0.01).(2)154例患者中147例获得随访信息(95.5%),随访时间16~38个月;其中14例出现术后复发、远处转移或死亡.MP分级系统5个级别组与患者生存状态均相关(X2=11.612,P=0.020),既往评价系统3个级别组与患者生存状态均无关(X2=0.881,P=0.644).结论 MP分级系统可以用于肿瘤化疗后的组织学疗效评价,与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69.
吕宁  匡朴 《天津药学》2002,14(6):37-38,58
目的:研究生苦黄颗粒对I型及Ⅳ型超敏反应的作用。方法:分别建立I、Ⅳ型超敏反应的实验动物模型,对实验小鼠给予生苦黄颗粒进行动物实验。结果:生苦黄颗粒剂浸膏0.16ml/20g抑制实验鼠毛细血管通透性(P<0.001),0.16ml/20g抑制Weister大鼠同种被动皮肤过敏反应(P<0.01),0.16ml/20g抑制二硝基氟苯所致昆明种小鼠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P<0.01)。结论:生苦黄颗粒剂对于I型及Ⅳ型超敏反应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0.
目的 探讨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TBNA)联合超声内镜引导下经食管细针穿刺活检术(EUS-FNA)在纵隔、肺门病变的定性诊断及肺癌N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29例影像学检查提示存在纵隔、肺门病变的患者行TBNA或EUS-FNA,穿刺标本均行病理和细胞学检查.结果 联合应用TBNA和EUS-FNA的诊断率为89.9%(116/129),其中行TBNA 59例,诊断率为84.7%(50/59);行EUS-FNA 70例,诊断率为94.3%(66/70).细胞学和病理学诊断率分别为92.2%(107/116)和87.9%(102/116).通过病理检查,可使诊断率提高8.4%(9/107).116例通过穿刺诊断的患者中,有103例患者得到明确组织分型,细胞学和病理组织分型诊断率分别为73.8%(76/103)和89.3%(92/103).通过病理检查,可使组织分型诊断率提高35.5%(27/76).结论 联合应用TBNA和EUS-FNA能扩大穿刺技术对纵隔肺门病变的诊断范围,提高诊断水平.病理检查可提高TBNA和EUS-FNA的诊断率和组织分型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