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39篇
  免费   1172篇
  国内免费   651篇
耳鼻咽喉   214篇
儿科学   164篇
妇产科学   162篇
基础医学   912篇
口腔科学   235篇
临床医学   3134篇
内科学   1213篇
皮肤病学   155篇
神经病学   584篇
特种医学   66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2篇
外科学   1157篇
综合类   4778篇
预防医学   2074篇
眼科学   217篇
药学   2278篇
  38篇
中国医学   2039篇
肿瘤学   432篇
  2024年   213篇
  2023年   755篇
  2022年   725篇
  2021年   615篇
  2020年   650篇
  2019年   644篇
  2018年   658篇
  2017年   362篇
  2016年   545篇
  2015年   544篇
  2014年   1092篇
  2013年   1047篇
  2012年   1230篇
  2011年   1323篇
  2010年   1082篇
  2009年   970篇
  2008年   950篇
  2007年   859篇
  2006年   696篇
  2005年   580篇
  2004年   561篇
  2003年   565篇
  2002年   487篇
  2001年   444篇
  2000年   375篇
  1999年   321篇
  1998年   249篇
  1997年   194篇
  1996年   206篇
  1995年   200篇
  1994年   166篇
  1993年   142篇
  1992年   147篇
  1991年   120篇
  1990年   117篇
  1989年   102篇
  1988年   76篇
  1987年   76篇
  1986年   66篇
  1985年   60篇
  1984年   57篇
  1983年   35篇
  1982年   29篇
  1981年   31篇
  1980年   19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10篇
  1977年   8篇
  1958年   8篇
  1957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81.
儿童恶性血液肿瘤骨髓微量残留病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以恶性血液肿瘤患儿骨髓微量残留病检测预测预的可能性。方法 选择75例完全缓解期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或Ⅳ期非霍奇金淋巴瘤或Ⅳ期神经母细胞瘤患儿,骨髓及临床持续缓解3个月以上。神经母细胞瘤患儿采用反向聚合酶链反应(PCR)测定骨髓微量残留闰 病;其余患者以IgH及TCRγ基因重提排为标志,用PCR测定骨髓微量残留病。结果 35例患者骨髓微量残留病阳性,随诊结果21例于测定后3~40个月复发(6  相似文献   
982.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定量与乙肝血清标志物关系.方法采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354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DNA含量,与HBV标志物作对比研究.结果血清HBeAg阳性组HBV DAN含量明显高于抗-HBe或抗-HBc阳性组,而后两组HBV DNA检出率仍较高.乙型肝炎肝硬化组阳性率明显低于慢性乙型肝炎组,且含量较低.结论定量PCR法检测HBV DNA具有较强的特异性和灵敏度,为临床了解病毒复制情况,制定治疗方案及疗效观察提供了确切依据.  相似文献   
983.
目的 探讨利用毛囊混合细胞植入胶原,壳聚糖多孔支架内重建毛囊的可行性与支架内血管形成状态.方法 用注射法将体外培养的C57BL/6J近交系乳鼠背部皮肤毛囊混合细胞接种至胶原,壳聚糖多孔支架,培养2周后,将含毛囊混合细胞胶原/壳聚糖多孔支架植入裸鼠皮下,肉眼观察裸鼠背部毛发形成情况.6周后取移植区皮肤组织经10%甲醛固定后行组织学观察(HE染色).结果 移植至裸鼠皮下5周后,裸鼠背部在含毛囊混合细胞的胶原,壳聚糖多孔支架移植区皮肤出现毛发,丰长,6周后取皮肤组织作HE染色发现有分化成熟的毛囊形成,且支架内有血管样结构形成.而空白胶原/壳聚糖多孔支架移植区皮肤未发现毛生长,组织检杳也未发现有毛囊形成,且只有在支架表浅部位有少黑血管样结构形成.结论 毛囊混合细胞植入胶原/壳聚糖多孔支架内可诱导裸鼠毛发的形成,促进支架血管样结构的形成.  相似文献   
984.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了解其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用于指导临床诊疗。方法选择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81例,并分别按血糖控制情况和年龄分组:以糖化血红蛋白(Hb A1c)7%为分界点为血糖控制良好组(Hb A1c≤7%)35例与血糖控制不良组(Hb A1c﹥7%)46例;按年龄分为〈45岁17例、45~60岁30例、﹥60岁34例分为三组。以48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并对比其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结果 2型糖尿病81例患者的25羟维生素D水平(11.66±6.90)ng/ml较对照组(14.69±3.54)ng/ml明显下降(P〈0.05);血糖控制不良患者的25羟维生素D水平(9.44±4.19)ng/ml低于血糖控制良好患者(14.59±8.56)ng/ml(P〈0.05);年龄〈45岁、45~60岁、﹥60岁患者的25羟维生素D水平分别为(15.75±10.54)、(10.96±4.42)和(10.24±5.77)ng/ml,随年龄增大而降低(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维生素D缺乏,年龄大、血糖控制差与维生素D缺乏相关。  相似文献   
985.
目的 探讨32例肿瘤幼儿肘上贵要静脉穿刺困难或失败后经肘下贵要静脉行改进PICC置管方法的护理体会.方法 根据幼儿的静脉特点,在超声引导下使用24 G留置针行肘下贵要静脉PICC置管,并结合"拔河式"穿刺、纵向扩皮等改进方法.结果 32例肿瘤幼儿均经肘下贵要静脉置管成功,其中27例一次穿刺成功,3例在同侧穿刺两次后成功,2例在同侧穿刺失败后转为对侧穿刺成功.32例肿瘤幼儿穿刺成功后均顺利送入PICC导管,其中2例异位于同侧颈内静脉,即刻重新调管后使导管尖端位于正常位置,总异位率为6.25%.结论 肘下贵要静脉行进改PICC置方法显著提高了肿瘤幼儿PICC置管成功率,为其提供了一条安全可靠的静脉通道.  相似文献   
986.
目的:探讨白血病患儿照顾者化疗间歇期选择PICC家庭护理的真实原因与感受。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6例白血病患儿照顾者进行深度的半结构式访谈,运用Colaizzi现象学研究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分析、整理和提炼主题,得出医疗条件制约、对感染原因认识不足、患儿存在医疗恐惧的心理反应、维护方便、经济与医疗保障状况欠佳5个主题。结论白血病患儿照顾者选择PICC家庭护理有其自身特点,建议加强儿科PICC导管维护培训,增加患儿维护医院的可及性。同时,医务人员应强化导管相关性感染知识的宣传,缓解白血病患儿的医疗恐惧,正确引导照顾者选择专业护理人员进行导管维护。  相似文献   
987.
精神分裂症是涉及思维、情感、认知广泛受损的重症精神疾病之一,但迄今病因未明。动物模型是研究精神分裂症神经生物学基础的一个重要临床前工具,在监测疾病进展方面,它提供了一个更加快速的平台。本文综述了目前研究精神分裂症的常用动物模型,旨在为精神分裂症实验室研究动物模型的建立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88.
目的探讨微柱法结合盐水凝集试管法在鉴定ABO中血型弱抗体的有效性。方法按照《临床实验室室间质评要求》(GB/20032301-T-361)统计全省室间质评201405批号的结果;现场采用微柱凝胶免疫卡法、盐水试管法及盐水试管4℃冰箱15min的方法检测201405批号的质评标本。结果 2014年ABO血型质评标本201405号,全省质评统计结果为试管法检出率41.2%、微柱凝胶法检出率36.2%;现场检测结果为微柱法检出率36.8%、盐水试管法检出率60%和盐水试管法4℃15min检出率95%。结论检测ABO血型弱抗体采用微柱凝胶法结合盐水试管法尤其盐水试管放入4°C冰箱15min的方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989.
990.
目的评价结核分枝杆菌鉴定试剂盒(分子杂交法)进行分枝杆菌菌种初筛的准确性,并探讨如何快速准确地鉴定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MTC)和非结核分枝杆菌(NTM)混合感染标本。方法采用分子杂交法对200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进行菌种鉴定。人工制备结核分枝杆菌和胞内分枝杆菌、结核分枝杆菌和脓肿分枝杆菌、结核分枝杆菌和偶发分枝杆菌的混合感染模型,评价基因测序法、芯片法和Hain test在检测分枝杆菌混合感染中的准确性。结果以对硝基苯甲酸(PNB)分离鉴定结果为参照,分子杂交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5.12%(65/86)和98.25%(112/114)。对于人工制备的13种不同比例混合的H37Rv和NTM,芯片法和Hain test均可以准确鉴定出混合感染标本中的混合菌种,而基因测序结果表明,H37Rv:偶发分枝杆菌的比例在10%~90%范围内才能区分出混合感染的类型。结论分子杂交法对于结核分枝杆菌诊断有较高的特异性,一旦经该法鉴定为NTM,则具有很高的诊断意义。明确标本中存在混合感染后可以采用芯片法或Hain test对临床上高致病的分枝杆菌进行菌种水平的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