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1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7篇
  1篇
中国医学   3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穴位注射配合中药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6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哲  魏霞 《四川中医》2003,21(2):73-73
本文就中风后顽固性呃逆制定了穴位注射药物及中药治疗的基本处方,并就二者结合治疗的疗效进行了观察,结果治愈率为96.7%,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2.
贞芪扶正颗粒联合微波疗法治疗尖锐湿疣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勇  吕哲 《新中医》2021,53(17):133-136
目的:观察贞芪扶正颗粒联合微波疗法在尖锐湿疣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微波疗法治疗,试验组给予微波疗法+贞芪扶正颗粒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粒细胞-巨噬细胞克隆刺激因子(GM-CSF)、脂质过氧化物(Lpo)水平及CD3~+、CD4~+/CD8~+变化情况;随访3个月,对比2组复发率。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血清GM-CSF、Lpo水平降低(P0.05),CD3~+、CD4~+/CD8~+水平升高(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试验组治疗后血清GM-CSF、Lpo水平更低(P0.05),CD3~+、CD4~+/CD8~+水平更高(P0.05)。试验组复发率为8.5%,低于对照组的30.0%(P0.05)。结论:贞芪扶正颗粒联合微波疗法可通过下调相关炎症因子、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治疗尖锐湿疣,其效果显著、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63.
目的 观察五味消毒饮对免疫球蛋白(Ig)A肾病(IgAN)大鼠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并探讨其治疗IgA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贝那普利组(10 mg·kg·d-1),五味消毒饮组(2.75 g·kg·d-1),每组10只。采用牛血清白蛋白(BSA)灌胃,四氯化碳(CCl4)皮下注射以及脂多糖(LPS)尾静脉注射方法共9周建立IgAN大鼠模型,各组给予相应剂量的药物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连续给药28 d。检测大鼠24 h尿蛋白(UTP),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清白蛋白(ALB)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苏木素-伊红(HE)染色,免疫荧光及透射电镜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法(IHC),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及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肾组织中IL-6,IκB激酶β(IKKβ),磷酸化IκB激酶β(p-IKKβ),NF-κB抑制蛋白α(IκBα),磷酸化NF-κB抑制蛋白α(p-IκBα),NF-κB p65,磷酸化NF-κB p65(p-p65)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UTP水平显著升高(P<0.01),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系膜基质增多,系膜增厚,电子致密物沉积增多,大量IgA沉积于肾小球系膜区并呈现不规则颗粒及团块状分布;血清中TNF-α,IL-1β,IL-6水平显著升高(P<0.01);肾组织中IL-6,IKKβ,p-IKKβ、IκBα,p-IκBα,NF-κB p65,p-p65的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UTP水平显著降低(P<0.01),肾组织损伤情况均有所减轻;血清中TNF-α,IL-1β,IL-6水平显著降低(P<0.01);肾组织中IL-6,IKKβ,p-IKKβ,IκBα,p-IκBα,NF-κB p65,p-p65的表达显著降低(P<0.01)。各组间SCr,BUN,血清白蛋白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 五味消毒饮可降低IgAN大鼠的蛋白尿,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信号通路及其相关炎症因子的过度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4.
目的 探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听力损伤的机制.方法 选择健康白色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缺血再灌注组,每组30只.缺血再灌注组大鼠采用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脑缺血60 min,再灌注24 h;假手术组只分离颈部血管,不插入线栓.造模前及造模24小时后两组分别检测听性脑干反应,行神经功能评分,然后处死动物,检测脑组织含水量和脑梗死体积,通过Evans blue的渗出情况评估血脑屏障的完整性,末端标记法观察神经细胞凋亡状况,计算凋亡指数;Western blot法检测金属蛋白酶9(MMP-9)、紧密连接蛋白5(Claudin-5)、闭锁蛋白(Occludin)、连接蛋白43(CX-43)的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 缺血再灌注组ABR反应阈值明显升高,神经功能评分升高,脑组织含水量增多,脑梗死体积增大,脑神经细胞凋亡指数显著增加,MMP-9、CX-43蛋白表达明显上升,Claudin-5、Occludin蛋白表达显著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后其听力损伤可能与MMPs激活、细胞凋亡、血脑屏障破坏及缝隙连接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65.
目的:通过观察中风通脉汤对微小RNA-155(miR-155)的调控作用,及对调节性T细胞(Treg)表达水平的影响,研究中风通脉汤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疗法,观察组采用常规基础疗法联合中风通脉汤。治疗2周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reg表达率;RT-PCR检测miR-155,Foxp3 mRNA的表达;ELISA法检测IL-10、TNF-α、IL-6等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检测血浆HCY、VWF和GMP-140等血栓相关因子水平;采用NIHSS评定患者神经功能,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结果:经中风通脉汤治疗后,观察组患者miR-155、Foxp3 mRNA表达水平和IL-10、TNF-α、IL-6水平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明显降低(P0.05),Hcy、VWF和GMP-140血栓相关因子水平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NIHSS积分和BI积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95.00%vs 82.50%,P0.05)。结论:中风通脉汤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作用机制可能与通过调控miR-155,进而调节Treg增殖,调节IL-10、TNF-α、IL-6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66.
吕哲  林璐 《中国实用医药》2007,2(32):153-153
为了解我区地方性克汀病现状,根据《2006年吉林市大骨节病及地方性克汀病现患调查工作方案》要求,船营区于2006年开展了地方性克汀病现患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方法1.1调查方法以1988、1995年2次全省普查在册的克汀病患者作为主要追踪对象,排除误诊病例,剔除死亡和迁出  相似文献   
67.
吕哲  翟宏  麻莎  夏勇 《中国热带医学》2007,7(9):1724-1724
大骨节病是一种以关节软骨变性坏死为基本病变的地方性畸形性骨关节病。船营区位于吉林地区中部,辖区内的大绥河镇和搜登站镇的部分边远山区为历史上的大骨节病病区。根据《2006年吉林省大骨节病现患调查实施方案》,船营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06年3—6月份开展了船营区大骨节病现患调查工作。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8.
介绍吕哲教授治疗失眠的经验.吕教授认为失眠总的病机为"心神被扰,阳不入阴",辨证分虚实两端,实则为阳盛,火热伤神,常见于肝郁化火、痰火扰心证;虚则为阴血不足,虚热扰乱心神,常见于心肝血虚、肝肾阴虚之证.临床治疗以补虚泻实,调整阴阳,辨证求本与安神治标并举,疗效颇佳.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69.
从病机、临床中医药辨证论治、专方治疗、针剂、针灸疗法、实验研究等方面论述了血管性痴呆近年的治疗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70.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临床多发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我们采用综合疗法治疗大面积高血压性脑出血35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