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1篇
临床医学   128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8篇
药学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21.
二尖瓣瓣环位移及血流频谱评价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意义马彩娥吕发勤杜莉(海军401医院特检科青岛266071)关键词高血压舒张功能,左室超声心动描记术,多普勒超声心动描记术作者对200例高血压患者及100例正常人,应用超声心动图二尖瓣瓣环位移检测及...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声辐射力脉冲成像评价肝弹性在布加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8例行球囊扩张术的布加氏综合征患者,于术前2d、术后2d、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利用声辐射力脉冲成像技术进行肝弹性测定,分析其变化情况.结果 16例患者成功进行球囊扩张术,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肝弹性分别为(3.06±0.53)m/s、(2.13±0.50)m/s、(1.89±0.29)m/s及(1.96±0.46)m/s,治疗后2d及3个月时其弹性指数与前次测定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声辐射力脉冲成像测定的肝弹性值随静脉再通而明显降低,在监测布加氏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术后复发等方面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3.
超声造影在胆囊占位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在胆囊占位性病变血管形态表现与良恶性鉴别诊断上的应用价值。方法 术前对常规超声检出胆囊占位性病变并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良性病变(良性组84例,胆囊胆固醇性息肉62例,胆囊腺瘤8例,胆囊腺肌增生症14例)或恶性病变(恶性组10例,均为胆囊癌)的94例患者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超声造影动脉期胆囊病变血管形态特征和胆囊壁结构连续性,进行超声分型,并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94例胆囊占位性病变患者术前超声造影表现:(1)动脉期血管形态特征:胆固醇性息肉62例,术前超声造影检出56例(56/62,误诊为慢性胆囊炎4例和胆囊腺瘤2例),病灶中血管形态呈均匀点状型(32例),分支血管型(14例)或中央血管型(16例);胆囊腺瘤8例,术前超声造影诊断8例,另将胆固醇性息肉误诊为胆囊腺瘤4例,病灶血管呈分支血管型或中央血管型(各4例);胆囊腺肌增生症14例,术前超声造影诊断14例(14/14),血管形态均呈均匀点状型(14例);胆囊癌10例,术前超声造影诊断10例(10/10),病灶血管均呈不规则血管型(10/10)。(2)良性组与恶性组动脉期血管形态特征与胆囊壁结构连续性的比较:良性组病变血管形态多呈均匀点状型(54.8%,46/84),其余为中央血管型(23.8%,20/84)或分支血管型(19.0%,18/84),无不规则血管型(0/84);动脉期病变局部胆囊壁多表现为连续型(90.5%,76/84),呈平行连续亮线状,仅少数呈不连续型(9.5%,8/84)。恶性组多数病变(8/10,80.0%)动脉期均表现为不规则血管型,且多数病变(8/10,80.0%)局部胆囊壁不连续(黏膜层、肌层、浆膜层不完整)。良性组(90.5%,76/84)与恶性组(20.0%,2/10)超声造影对局部胆囊壁连续型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63,P<0.01)。以胆囊壁结构连续性作为胆囊癌的诊断指标,其诊断敏感度(8/10,80.0%)、特异度(76/84,90.5%)和准确率为89.4%(84/94)。结论 术前超声造影对胆囊占位性病变血管形态特征与局部胆囊壁连续性进行观察和分型,可对胆囊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4.
机械通气患者中心静脉压与上腔静脉横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监测机械通气患者中心静脉压(CVP)与上腔静脉横径值(SVCD)的动态变化,评价呼气末正压(PEEP)对机械通气患者CVP与SVCD的影响,以及CVP与SVCD相关性研究,为用无创手段测定机械通气患者SVCD值以来指导患者液体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2例因急性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应用彩色超声诊断仪监测受试者在不同水平PEEP(0~20cmH2O)时的SVCD值与CVP值,同时记录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与血氧饱和度,分析SVCD、CVP与PEEP相关性分析。结果①机械通气患者SVCD值随PEEP值的增加而递减,SVCD与PEEP值呈显著负相关(r=-0.981,P<0.01);②CVP与PEEP呈显著正相关(r=0.997,P<0.01);③CVP与SVCD值呈显著负相关(r=-0.961,P<0.01)。结论机械通气时患者SVCD值随PEEP值增加而减少,CVP随PEEP值增加而增加,从而可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来监测SVCD值,以间接评价患者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CEUS)引导局部注射治疗腹部实质脏器创伤的疗效,分析其成本效益.方法 CEUS引导局部注射治疗腹部实质脏器创伤患者112例127个脏器,其中肝破裂42个,脾破裂52个,肾挫裂伤33个.与手术治疗组比较,评价CEUS引导局部注射治疗效果,并分析其成本效益.结果 CEUS引导局部注射治疗组单脏器一次治疗时间20~30 min;治疗后72 h内血压、心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与手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治疗后即刻超声检查显示腹腔内游离液体无增加,之后超声随访显示腹腔游离液体逐渐减少并消失.CEUS引导局部注射治疗组住院天数3~11(5.4±2.4)d,与手术治疗组住院天数3~9(5.1±1.9)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费用方面,CEUS引导局部注射治疗组为0.32~0.43(0.36±0.14)万元,手术治疗组为3.1~4.2(3.6±10.8)万元,前者显著低于后者(P<0.01).结论 CEUS引导局部注射治疗严重肝、脾、肾创伤的效果与手术治疗一致,但治疗费用显著低于后者;其优势尚在于免除开腹手术之苦,减少或避免输血,多数情况下可保留创伤脏器,患者恢复快,因此具有更人性化的特点.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se the 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 of the focal injection treatment under the guidance of 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und(CEUS) for the severe abdominal parenchymal organs trauma.Methods One hundred and twelve patients with severe abdominal parenchymal organs trauma,including 42 hepatic injuries,52 splenic injuries and 33 renal injuries,were rolled in this study. The cost-effectiveness of this group was compared with that of surgery group. Results Treatment duration of single organ trauma under the guidance of CEUS was 20 - 30 minutes. During the first 72 hours after the focal injection, blood pressure and heart rate were improved ( P <0.05). Free intraperitoneal liquid did not increase on immediate US image of post-therapy and then it disappeared gradually. Heart rate returned to normal level after injection treatment ( P <0. 001 ). Lengths of stay in hospital was 3 - 11 (5.4 ± 2.4)days, which was not different with 3 - 9(5.1± 1.9) of surgery group( P >0.05). Treatment cost was 0.32 - 0.43 (0.36 ±0. 14) ten thousand RMB, which was obviously less than 3. 1 - 4. 2 (3.6 ± 10.8) ten thousand RMB of surgery group ( P < 0.01 ). Conclusions The efficacy of the focal injection treatment of the severe abdominal parenchymal organs trauma under the guidance of CEUS was consistent with that of the operative treatment, but its cost was less. Especially it benefited for reserving organs and less pain.  相似文献   
26.
目的评价三维超声造影(3D-CEUS)测量创伤灶血肿体积的准确性,并与增强CT对比。资料与方法将20个琼脂凝胶材料切割为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的模型来模拟创伤灶血肿,用量筒测量每个模型实际体积,分别用3D-CEUS、增强CT测量其体积,并与其实际体积进行对比。结果①20个模拟血肿的实际体积、三维超声造影测量体积、增强CT测量体积分别为73.8±43.3ml(10.0~145.5ml)、71.9±42.1ml(10.3~142.8ml)、72.7±42.8ml(10.5~142.7ml),三维超声造影与增强CT测量值均与实际体积高度相关,相关系数均为0.99;②三维超声造影与增强CT测量误差率分别为-2.4%±3.1%(-10.1%~3.7%)、-1.4%±3.2%(-8.9%~5.0%),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三维超声造影测量体积的系统偏倚和一致性范围分别为-1.89ml(-5.77~2.0ml);③三维超声造影测量者间(P>0.05)及测量者内(F>0.05)变异小,重复性好;④三维超声造影测量体积分析平均耗时6.5±2.2min(3.2~9.5min)。结论三维超声造影可准确地测量仿体血肿体积,与实际体积有很高的相关性,重复性好,与增强CT之间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比较分析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对胰岛素瘤术前定位诊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47例胰岛素瘤患者的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图像,比较两种影像学方法对胰岛素瘤定位诊断的准确性.结果 与手术病理结果比较,常规超声诊断胰岛素瘤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均为27.7%;超声造影诊断胰岛素瘤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1.5%、84.3%;两种影像学技术对胰岛素瘤的定位诊断准确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P=0.0000).结论 在胰岛素瘤的术前定位诊断中,超声造影较常规超声定位更准确,在术前定位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8.
目的 通过与手术结果对照,对急性胰腺断裂伤超声造影分级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7只小型猪,建立不同程度胰腺断裂伤模型,进行超声造影(CEUS)检查及手术探查,将超声造影分级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与手术结果对照,CEUS对急性胰腺断裂伤分级符合率为96.7%(29/30),二者一致性好(P=0.000).结论 性胰腺裂伤CEUS分级与手术结果一致性好(Kappa value=0.955,P=0.000),可较准确地反应急性胰腺裂伤程度,对伤情分类、指导进一步检查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在肝脾创伤非手术治疗期间的监测作用。方法腹部肝脾创伤后非手术治疗患者66例,其中行单纯保守治疗20例(保守治疗组),超声造影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射止血剂治疗46例(局部注射治疗组),治疗期间对两组患者行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定时监测2周,动态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常规超声显示,治疗前非手术治疗患者肝脾创伤灶呈偏高回声,边界不清,2周内回声逐渐减低,但仍稍高于周围实质,其中保守治疗组和局部注射治疗组各有9例和27例创伤灶内可见不规则低回声液化区。局部注射治疗组患者注射α-氰基丙烯酸酯处可见强回声灶,后伴声影,超声造影观察创伤灶呈不规则低至无增强区,边界清楚,3d内创伤灶变化不明显,3d后开始逐渐缩小。常规超声观察腹腔积液量增加,提示3例再发活动性出血,超声造影依据造影剂溢出确诊其中1例活动性出血。常规超声引导穿刺抽液确诊1例肝内胆漏;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确诊1例脾动静脉瘘。结论常规超声通过腹腔积液量的变化间接提示腹腔活动性出血,超声造影能较常规超声更清楚显示创伤灶部位、范围及创伤脏器微循环变化情况,明确创伤的预后,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在肝、脾创伤非手术治疗监测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0.
0 引言随着肿瘤发病率的增加,肿瘤性上腔静脉综合征(superior vena cava syndrome, SVCS)已成为临床上的常见病. 为探讨肿瘤所致SVCS的致病机制及与超声成像的关系,建立肿瘤性SVCS的动物模型,以为临床SVCS的诊断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