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59篇
内科学   95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63篇
预防医学   19篇
药学   16篇
  1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无合并症急性心肌梗死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 )患者 QT间期离散度( QTd)的影响. 方法 113例研究对象前瞻性随机分为早期康复治疗组 (组 1, 54例 )及对照组 (组 2, 59例 ). 2组主要基线资料具可比性.组 1采用早期康复治疗方案,组 2采用传统康复方案.所有研究对象分别在入院当时 [平均( 9.3± 1.9) h]第 1周末、第 2周末、第 3周末记录标准 12导联心电图. QT 间期的测量从 QRS 波起点至 T波终点,同一导联测量 3个心动周期,取其平均值.不同导联最大减去最小 QT值为 QTd 值. 结果早期康复组入院当时、第 1 周末、第 2 周末、第 3周末 QTd[分别为 (64± 14)ms,(46± 15)ms,(43± 12)ms,(39± 13)ms]与对照组 [分别为 (67± 12)ms,(48± 16)ms,(41± 13)ms,(40± 15)ms]比较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 t分别为 0.81,0.68,0.85,0.38, P >0.05). 结论无合并症 AMI 患者实行早期康复治疗不影响 QTd 值,因而不影响心肌电稳定性,提示该组患者早期康复治疗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82.
冠心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免疫性疾病,冠心病的各种危险因素通过对Toll样受体家族基因和其下游炎症网络的调控,参与冠心病的炎症和免疫反应。炎症和免疫反应损伤血管,引起脂质浸润,平滑肌细胞增殖,导致斑块形成,炎症免疫反应又可以促进斑块的发展。Toll样受体介导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发生、进展、斑块不稳定乃至破裂等。干预Toll样受体家族,可能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防治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检测96例冠心病患者与28例正常对照组患者血浆中纤维蛋白原,并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冠脉造影,采用Gensini冠脉评分系统将CHD患者分为冠脉轻度病变组(<20分)和冠脉重度病变组(≥20分)。结果对照组、冠脉轻度病变组及冠脉重度病变组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分别为2.75±0.57、2.82±0.85及3.75±1.00,三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CHD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存在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471,P相似文献   
84.
目的:评价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与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AT1 R)A1166C基因多态性以及其相互作用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鉴定432例左室收缩功能障碍性心力衰竭左室射血分数[(LVEF)<0.45]患者的ACE、AT1 R基因型,分析ACE、AT1 R基因多态性以及其协同作用对心力衰竭患者生存率的影响.结果:ACE I/D基因型分布频率:纯合子DD基因型31.1%,纯合子II基因型18.6%,杂合子ID基因型50.3%.ACE DD型基因与较高NYHA心功能分级密切相关(P<0.05).AT1R基因型分布频率:纯合子CC基因型8.6%, 纯合子AA基因型50.0%, 杂合子AC基因型41.4%.AT1R 1166 C等位基因与较低NYHA心功能分级相关(P<0.05).ACE D等位基因的生存率比Ⅰ等位基因明显降低(P<0.05),而AT1 R A1166C 3种基因型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ACE I/D与AT1R 1166 A/C基因多态性的协同作用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无论在AT1 R AA型纯合子组还是在AT1R C等位基因组(AC和CC型),ACE II/ID/DD 3种基因型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E DD基因型的心力衰竭患者其生存率明显降低,可作为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预测因素.AT1R 1166位点A/C等位基因多态性与CHF预后无关,且ACE I/D和AT1R 1166 A/C基因多态性的协同作用对CHF患者预后的无影响.  相似文献   
85.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对急性心肌梗塞(AMI)后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影响。方法:随机将64例患者分为肝素1组、肝素2组和对照组共3组,均按AMI常规治疗,其中肝素1组加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每日1次,每次0.4ml,肝素2组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每日2次,每次0.4ml,疗程2周,2周后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计算总缺血和缺血总负荷。结果:各组缺血持续时间和缺血总负荷分析为:肝素1组3.4±6.8min;5.2±10.4min·mm;肝素2组2.7±7.2min,4.5±11.2min·mm;对照组9.3±10.8min;15.9±18.2min·mm.肝素1组、肝素2组与对照组比较P值均<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能有效地治疗AMI后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相似文献   
86.
目的 探讨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对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作用.方法 选择42例经常规方法治疗无效的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BiPAP,记录临床症状体征、Boston 心衰积分、彩色多普勒二维超声心动图及血气分析等指标监测.结果 42例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抢救成功37例次,抢救成功率8 8.1%.治疗4 h后生命体征稳定、心衰减轻,PaO2和SaO2明显提高(P<O.01);3 d后心脏射血分数明显增加(P<O.01).结论 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可改善心功能,减轻肺水肿,迅速提高动脉血氧含量,是治疗心源性肺水肿的一种有效、简便、无创而实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体外反搏治疗对高胆固醇血症猪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34头猪分成正常饲养组(NF,n=8),高脂喂养组(HF,n=13)和高脂喂养+反搏组(HF+EECP,n=13)。HF+EECP组隔天反搏治疗2h,总共反搏36 h,36 d。分别于体外反搏前(0 d)、反搏中(18 d)、反搏后(36 d),采用高频超声检测猪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血管舒张功能(FMD)方法,比较反搏组与非反搏组治疗前后FMD的变化。同时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36 d后,取HF+EECP组的前降支进行病理组织检查。【结果】HF+EECP组反搏后FMD明显升高,分别为5.2%±1.7%(0 d),12%±6%(18 d),和11.4%±2.8%(36 d,P〈0.01);而HF组FMD下降,分别为7.8%±3.7%(0 d),7%±4%(18 d),5.1%±2.0%(36 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F组比较,于反搏中、后检测HF+EECP组血hsCRP明显降低[(0.327±0.076)mg/L vs(0.469±0.168)mg/L(18 d);(0.31±0.09)mg/L vs(0.51±0.26)mg/L(36 d),P〈0.01]。反搏后,HF组冠脉内皮细胞排列不规则、大量脱落、斑块形成,HF+EECP组内皮细胞呈流线型排列、脱落程度显著减轻。【结论】增强型体外反搏可改善高胆固醇血症猪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无并发症急性心肌梗死 (AMI )患者心率变异性( HRV)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185例研究对象前瞻性随机分为早期康复治疗组 (组 1, 91例 )及对照组 (组 2, 94例 ). 2组主要基线资料具可比性.组 1采用早期康复治疗方案,组 2采用传统康复方案.所有研究对象分别在入院 2周末行 24 h动态心电图( Holter)检查和 HRV分析.同时,患者出院前作生活自理能力和精神状态评价. 结果早期康复组 HRV各指标、Holter中 Lown 3级以上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 P >0.05),但早期康复组能改善生活自理能力(χ 2=7.91,P < 0.05 )和精神状态(χ 2= 6.23,P < 0.05 ). 结论无并发症 AMI 患者实行早期康复治疗不影响 HRV值,不影响心肌电稳定性,不增加 Lown 3级以上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能改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精神状态,从另一角度提示该组患者早期康复治疗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89.
唐安丽  马虹  董吁钢  杜志民 《新医学》2001,32(7):417-418
1引言双房右心室三腔起搏是一种新型多部位起搏技术,国内近年来开始应用于临床。1998年12月以来我们应用此技术治疗2例房内传导阻滞并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现将结果报告如下。2临床资料2.1一般资料2例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71岁和72岁。诊断为慢快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分别由高血压和冠心病引起。心电图或24小时动态心电图示房内传导阻滞、阵发性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房性期前收缩,间有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心房颤动发作频繁,每日超过1次,口服多种抗快速心律失常药物效果差,且加重原有的缓…  相似文献   
90.
患者女,76岁,因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Ⅲ级,窦性心律,QRS波时限>120 ms,植入心脏再同步化起搏/除颤器进行治疗。植入后应用QuickOpt进行AV、VV间期优化。初始左室电极采用左室头端—右室环的起搏设置,因有右室环阳极夺获的存在,致使VV间期优化时,左室电极起搏到右室电极感知的时间参数错误测定,结果优化为右室优先35 ms;将左室电极改为双极起搏,消除了右室阳极夺获后,重新进行QuickOpt优化,结果为左室优先25 ms,体表心电图明显变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