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深部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发病率远比医者所能诊断的为高,而且其主要的并发症肺栓塞(Pulmmary embolism,PE)的死亡率亦甚惊人。在美国每年因DVT而住院者可达25~75万人,其中约15万人因PE猝死。 静脉血栓形成的机理仍然符合Virchew's理论:静脉壁损伤、静脉血流瘀滞与血流的高凝状态为其主要因素,而静脉血栓形成的范围多涉及肝、门静脉系统、肾静脉与髂股静脉。其相关病因较广,临床医者常视其为DVT的危险因素(表1),并按其危险程度予以分级(表2)。 相似文献
32.
获得性低巨核细胞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获得性低巨核细胞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AATP)患者的临床观察和分析,探讨AATP的诊断、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方法采集16例临床诊断为AATP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结合患者的既往史、疾病进程和疗效进行分析,比较不同疗效组间年龄、血小板数、骨髓巨核细胞数、血小板相关抗体或自身抗体阳性率的差别。结果16例患者中既往有免疫性血小板减少史者4例。4例用皮质激素治疗有效,1例切脾,4例加用环孢素A治疗有效,1例加用环磷酰胺有效,6例用上述治疗无效。3例转为再生障碍性贫血(AA),1例转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激素的疗效与患者年龄、血小板数、巨核细胞数、血小板相关抗体或自身抗体阳性率无关。结论多数患者激素治疗无效,激素疗效与上述临床指标无关。激素治疗无效者加用环孢素A或其他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首次发现部分AATP患者由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转化而来,提示免疫因素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长期随访发现部分病例可转化为其他血液系统疾病。 相似文献
33.
叶絮 《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2001,24(2):144-146
人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浓度能反映体内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生成能力,并受病理情况下体内产生的细胞因子和红系造血前体总量的影响,而血清转铁蛋白受体水平能反映骨髓红系造血活性和机体铁代谢状况。联合测定sEPO和sTfR水平可反映多种病理情况下,体内红系造血的病理生理机制,指导临床治疗并监测外源性EPO的滥用。 相似文献
34.
目的:观察一种新的含有tPA和scuPA的纤溶酶原激活剂-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HTU-PA)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溶栓效果。方法:用HTU-PA对2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溶栓治疗,并与国产尿激酶(46例)和链激酶(54例)比较。溶栓90分钟后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同时动态检测包括PT、APTT、纤维蛋白原、纤溶酶原、FDP、D二聚体、a_2-抗纤溶酶原、PAP、F1+2、PAI、tPA等血液学指标至溶栓后24小时。结果:HTU-PA组临床血管再通率为95%,CAG显示达TIMI3级血流者占76.2%。因溶栓失败或不良反应而引起的5周病死率、轻度出血和严重出血并发症3组间差异不显著。与链激酶组和尿激酶组相比,tPA水平增高显著(P<0.01),血浆浓度高峰持续时间约6小时,PAI明显增高(10~20倍),PT、APTT、纤维蛋白原的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TAT的变化与临床再通同步。结论:HTU-PA具有比第一代溶栓剂更长的半寿期和更强的血栓溶解力,但由于纤维蛋白原水平降幅较大,故仍需注意出血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35.
分别检测24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及20例慢性肺心病患者的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活性及D二聚体(D-D)含量等纤溶指标,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发现两观察组的t-PA活性明显降低(P<0.01),PAI活性明显上升(P<0.01),D-D含量也显著升高(P<0.01),但两观察组间各指标平均值相差不显著(P均>0.05)。提示纤溶系统功能改变在COPD阶段已经开始,此点对临床防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6.
摘要:目的了解1例肺栓塞患者及其家系成员发生蛋白C缺陷症的分子发病学机制。方法收集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的枸橼
酸钠抗凝血,采用发色底物法检测PC活性(PC∶A)、蛋白S活性(FPS∶A)和抗凝血酶活性(AT∶A),采用ELISA方法检测PC抗原
(PC∶Ag)水平。采用PCR方法对先证者PC基因所有9个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进行扩增、测序,发现突变后,对先证者家系成员
的PC基因有关外显子片段进行PCR扩增和测序。结果先证者及其父亲、母亲和妹妹均为Ⅱ型PC缺陷症患者。PC基因测序
结果显示先证者的PC基因分别出现了位于3号外显子第5540位碱基的G→A的杂合突变和位于第7号外显子第10230位碱基
C→T的杂合突变,导致PC E29K和R147W双杂合突变。先证者父亲携带PC E29K杂合突变,而先证者母亲和妹妹均为PC
R147W杂合突变的携带者。结论先证者为PC E29K和R147W基因复合杂合突变携带者,且这两种突变分别遗传自其父母。
其中,PC E29K错义点突变为目前国际上尚未见报道的新突变,而PC R147W是一种已报道的常见于遗传性易栓症患者的可导
致Ⅱ型PC缺乏的错义点突变。
相似文献
酸钠抗凝血,采用发色底物法检测PC活性(PC∶A)、蛋白S活性(FPS∶A)和抗凝血酶活性(AT∶A),采用ELISA方法检测PC抗原
(PC∶Ag)水平。采用PCR方法对先证者PC基因所有9个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进行扩增、测序,发现突变后,对先证者家系成员
的PC基因有关外显子片段进行PCR扩增和测序。结果先证者及其父亲、母亲和妹妹均为Ⅱ型PC缺陷症患者。PC基因测序
结果显示先证者的PC基因分别出现了位于3号外显子第5540位碱基的G→A的杂合突变和位于第7号外显子第10230位碱基
C→T的杂合突变,导致PC E29K和R147W双杂合突变。先证者父亲携带PC E29K杂合突变,而先证者母亲和妹妹均为PC
R147W杂合突变的携带者。结论先证者为PC E29K和R147W基因复合杂合突变携带者,且这两种突变分别遗传自其父母。
其中,PC E29K错义点突变为目前国际上尚未见报道的新突变,而PC R147W是一种已报道的常见于遗传性易栓症患者的可导
致Ⅱ型PC缺乏的错义点突变。
相似文献
37.
【目的】 研究干扰素-α在治疗骨髓增殖性肿瘤(MPN)中的疗效及对JAK2V617F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分析73例应用干扰素-α治疗超过6个月的MPN患者的临床资料及JAK2V617F基因表达,并与同期单用羟基脲治疗的20例MPN做对照。治疗前后采用AS-PCR方法检测JAK2V617F基因表达。【结果】 干扰素-α治疗组中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分别有85.2 %、87 %达到完全或部分缓解(与对照组单用羟基脲治疗比较,P < 0.01)。随访1 ~ 6年,56例干扰素-α治疗组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JAK2V617F突变基因转阴率分别为54%、41%,转阴患者100%达到临床及血液学完全缓解,而对照组无一例转阴。干扰素-α治疗过程中的副作用主要表现为流感样症状,但均能耐受。【结论】干扰素-α治疗MPN 能取得很好的疗效及较好的耐受性,JAK2V617F或可作为骨髓增殖性肿瘤患者能否达到分子生物学缓解的主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38.
目的通过对一疑难病例的分析从而提高对脾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诊断水平及改善其疗效。方法整理收集1例疑难病例的临床资料及病理诊断结果,记录其疗程及疗效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该病例影像学检查示脾进行性肿大,腹腔、纵膈均未见淋巴结肿大;骨穿示正常骨髓象及病理活检提示无明显异常;生化肿瘤指标无异常。免疫组化:CD 20(+++),CD 79a(+++),bcl-2(-);基因重排检测IgK可见单克隆性重排,IgH?IgL未见克隆性重排。结论患者为原发脾脏边缘区B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splenic marginal zone lymphoma,SMZL)。脾脏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确诊须综合影像学、病理组织形态、免疫组化及Ig基因重排检测,脾切除有助于明确诊断,也是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9.
前列腺素E_1脂微体和血透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肝静脉闭塞症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前列腺素E1(PGE1)脂质微球体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SCT)中对肝静脉闭塞症(hepaticveno-occlusivedisease,HVOD)的预防效果,及联合血液透析在治疗HVOD中的作用。方法:对8例行allo-SCT的患者,用PGE1脂微体(前列地尔)20μg/d预防HVOD,预处理方案为全身照射+环磷酰胺(TBI+CY)者从0天开始,含马利兰(Bu)方案者从口服Bu当天开始,用至移植后30d。发生HVOD时前列地尔用量增加1倍,加强对症支持治疗,并联合应用血液透析、丹参等措施,观察临床效果。结果:8例患者中1例发生HVOD且合并肾功能衰竭,经加大前列地尔用量,联合血液透析、丹参等治疗后痊愈。结论:在allo-SCT中PGE1脂微体有较好的预防HVOD的作用。发生HVOD尤其重症HVOD时联用PGE1脂微体等药物、血液透析,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0.
抗凝血酶基因杂合突变导致的抗凝血酶缺陷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1例先天性抗凝血酶(AT)缺陷症患者及其家系成员进行AT表型及基因突变检测。方法 采用发色底物法和免疫比浊法分别检测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血浆AT活性(AT:A)和AT抗原含量(AT:Ag),并采用PCR法对先证者AT基因的7个外显子及其侧翼内含子序列进行扩增,PCR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检测基因突变。结果 先证者的AT:Ag正常,但AT:A为正常值的65%,表现为Ⅱ型AT缺陷,其AT基因外显子6区第13830位核苷酸发生了G—A杂合突变,引起Arg393His错义突变。同样突变也见于该家系其他3名成员。结论 该家系成员的Ⅱ型AT缺陷由AT基因G13830A杂合突变所致,可致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