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7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4篇
耳鼻咽喉   3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67篇
内科学   37篇
皮肤病学   1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161篇
预防医学   84篇
眼科学   30篇
药学   77篇
  1篇
中国医学   31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
12.
目的 探讨精益管理在优化重度鼻出血患者急救护理流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5年10~12月运用精益管理工具(如流程图、柏拉图等)找出重度鼻出血患者急救流程中的3大关键环节,针对关键环节,医护合作,群策群力,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改善措施,实时记录风险问题,每周进行统计.结果 通过3个月的实施,重度鼻出血急救物品准备时间由(5.8±0.3)min下降至(2.1±0.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满意度由81.3%上升至9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精益管理工具优化重度鼻出血患者急救护理流程,能够提高抢救效率和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应用食物频率法评价高血压患者膳食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南宁市高血压患者膳食习惯,为进一步开展膳食指导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分层多级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参加基本公共卫生项目慢性病管理项目满1年的高血压患者700名,利用食物频率询问法调查个体主要食物摄入频率和摄入量。其结果与中国膳食宝塔推荐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回收有效问卷699份,有效应答率99.9%。高血压患者每天摄入全谷类和新鲜蔬菜类频率高,分别为99.6%和96.1%,但每天摄入新鲜水果、蛋类、奶制品及豆制品类食物的频率相对较低,分别为50.8%、16.0%、28.6%和4.1%。从不吃奶制品的比例高达56.5%。粮谷类食物、新鲜蔬菜类人均摄入量分别为328.4、300.9g/d,在宝塔建议范围内。畜、禽肉类人均摄入量为100.8g/d,是宝塔建议量高值(75g/d)的1.34倍。水产品新鲜水果、蛋、奶及豆制品每日摄入量的P50(P25,P75)分别为11.43(3.33,25.71)、50(14.29,128.57)、11.4(1.67,28.57)、0(0,114.29)和5.7(0,16.67)。生理检查指标发现,55.1%的高血压患者属于中心型肥胖,40.9%的患者超重或肥胖,仅有56.4%的患者血压控制达标。结论高血压患者存在"低奶高红肉"不合理的膳食结构,血压及肥胖指标控制不理想,应开展实施DASH膳食模式干预,以提高患者血压控制水平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食管癌传统开胸术与微创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为降低食管癌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我院2012年2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272例拟行食管癌切除术病人随机分为传统开胸组(134例)和微创组(138例),进行随机对照研究;观察住院期间和出院后随访48 h内肺部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2组共有47例发生肺部感染,传统开胸组发生率为16.42%(22/134),微创组发生率为18.11%(25/138),其以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要细菌;2组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 >0.05);而2组中高龄(≥60岁)与低龄(<60岁)患者比较,高龄患者明显高于低龄患者(P<0.05);2组手术时间>5 h与≤5 h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三切口患者发生率高于两切口患者(P<0.05);2组肺部感染的死亡率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食管癌微创术与传统开胸术肺部感染发生与手术方式无关,主要需加强围手术期的管理,积极处理可能引起肺部感染的因素,以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家庭自测血压变异性(BPV)与心率变异性的相关性。方法 2011年10月2013年4月,对17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7d家庭自测血压以及24h动态心电图监测。根据家庭自测BPV三分位分为低变异性组56例、中变异性组62例和高变异性组54例。结果与低变异性组比较,中变异性组和高变异性组24h连续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连续正常R-R间期均值的标准差(SDANN)、相邻正常R-R间期的差值均方根(rMSSD)及低频明显降低(P<0.05);与中变异性组比较,高变异性组SDNN、SDANN、rMSSD及低频明显降低(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家庭收缩压变异性与SDNN、SDANN、rMSSD和低频呈负相关(P<0.05),与极低频呈正相关(P<0.05);家庭舒张变异性与吸烟呈正相关(P<0.05),与SDNN呈负相关(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BPV与24h心率变异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0年8月~2013年8月健康体检者916例,依据合并危险因素的数量将受试者分为4组,即0个危险因素组(对照组)226例,1个危险因素组239例,2个危险因素组234例,≥3个危险因素组217例。所有受试者均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测及血生化检测。结果 对照组患者斑块发生率为7.52%,1个危险因素组为15.06%,2个危险因素组为23.93%,≥3个危险因素组为45.16%,从对照组到合并≥3个危险因素组斑块发生率显著上升(P<0.01)。4组受试者IMT分别为0.94±0.32 mm、1.12±0.34 mm、1.25±0.33 mm及1.37±0.39 mm,斑块Crouse积分分别为0.24±0.64、0.58±1.21、0.85±1.26及1.32±1.64。从对照组到合并≥3个危险因素组IMT及斑块Crouse积分逐渐增高(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1个危险因素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为对照组的1.27倍,2个危险因素组为2.31倍,≥3个危险因素组为4.68倍(P<0.01)。结论 危险因素之间对缺血性脑血管病高危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的发生具有显著的联合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7.
结核性脑膜炎(结脑)和隐球菌性脑膜炎(隐脑)是中枢神经系统结核和真菌感染的常见疾病,临床上极易把后者误诊为前者;而结脑同时合并隐脑者较为少见,其诊断和治疗均较困难,死亡率高。我们收治3例临床确诊的结脑合并隐脑患者,现就其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氨茶碱中毒致室上性心动过速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氨茶碱中毒致室上性心动过速一例山东省菏泽地区医院内科李桂香,叶琳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6岁。因与他人生气后自服氨茶碱80片(总量8g)。1小时后感心悸、胸闷、恶心、呕吐(咖啡样物),急来本院就诊。查体:体温37℃,脉搏200次/分,呼吸24次/分,血...  相似文献   
19.
静滴盐酸克林霉素注射液致血尿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琳  王艳  孟丽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7,27(12):1707-1707
患者,男,48岁,于2006年4月24日人住本院骨外科。患者于半月前发现双下肢对水温感觉异常,左侧感觉稍差,故来就诊。经磁共振检查,患者颈5~16椎体骨质增生,向后突出,相应椎间盘亦向后突出,该段脊髓受压,变细变性,局部椎管相对狭窄,颈3~4,4~5椎间盘变性并轻度后突,入院诊断为颈椎病。患者入院时一般情况尚可,体温36.5℃,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甘油果糖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BET)的干扰实验,建立用(BET)代替热原检查(PT)。方法根据《中国药典》2005年版Ⅱ部收载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要求进行实验。结果将甘油果糖注射液经2倍稀释可消除干扰因素,用标示灵敏度为0.25EU.ml-1的鲎试剂检测细菌内毒素检查是有效的。结论可以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代替家兔法来控制甘油果糖注射液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