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7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4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3篇
综合类   7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7篇
  1篇
中国医学   2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畸形愈合是跟骨骨折未治疗或不恰当的治疗所带来的一种常见并发症。改善患足疼痛、矫正畸形以及恢复患足功能是临床治疗跟骨骨折畸形愈合的目标,同时也是一大难点。基于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于跟骨畸形愈合所致症状的力学机制研究,各种截骨术作为可以特异性矫正跟骨畸形、恢复正常跟骨形态的一类术式,在跟骨畸形愈合的临床治疗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2.
桥小脑角大型肿瘤显微外科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显微手术治疗大型桥小脑角(CPA)肿瘤的切除程度,面、听神经及其它颅神经的保留及功能恢复评估,手术入路的选择.方法 枕下乙状窦后入路38例,颞枕切口幕上下联合入路13例,乙状窦前入路经天幕入路7例.结果 58例共手术65次.全切除41例占70.7%,次全切除11例占19%,大部分切除4例,部分切除2例.肿瘤全切除术中解剖保留面神经32例,占78.05%,其中面神经瘫未能恢复4例,面神经瘫痪加重5例,舌咽神经损伤4例,三叉神经损伤9例.结论 肿瘤越大,手术切除的程度,面神经、听神经及其它颅神经的解剖、功能保留就越困难,术前要充分评估,手术入路的选择要综合考虑临床症状,根据影像学资料,术者对各种入路的熟悉程度,不要固定寻求某种入路.切除肿瘤按一定顺序进行,注意寻找、保护面神经及周围血管.  相似文献   
53.
脑星形细胞瘤204例的治疗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综合及个性化治疗脑星形细胞瘤的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适当的手术入路,以精细的显微外科技术在不损害脑功能而尽最大可能多切除肿瘤组织.术后选择适合的放射治疗及化疗.结果 显微镜下全切、次全切105例,大部分切除90例,部分切除9例.术后进行放疗175例、化疗95例.随访的51例,至今仍存活33例,其中进行过放疗29例,同时进行过化疗24例;显微镜下全切除30例,显微镜下次全切除3例.结论 手术切除肿瘤越多、越彻底,术后接受放射治疗、化疗可以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4.
我院1993年以来用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2例,报告如下: 1 病例报告 例1,男性,24岁。因车祸外伤昏迷,10天后右侧头胀痛、突眼、视力下降。检查:右眼突出,上脸水肿下垂,结膜充血水肿,眼眶可闻血管杂音。经颅超声多普勒,脑血管造影及CT检查均示右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伤后三个月行球囊栓塞术。用Magic—BD可脱性球囊导管置入一个球囊(内注入0.8ml等渗非离子造影剂)堵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周围神经刺激器(PNS)定位技术在臂丛神经阻滞(肌沟及腋路)的成功率及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及病人意愿相结合的原则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PNS定位,予臂丛神经阻滞,对照组采用异感定位,两组局麻药均为0.375%罗比卡因。观察周围神经刺激器定位在臂丛神经阻滞中的成功率和镇痛持续时间。结果:周围神经刺激器阻滞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使用周围神经刺激器定位较异感定位更精确。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70岁老年人颅内动脉瘤破裂血管内栓塞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5例〉70岁经CT检查确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且全脑血管造影明确诊断动脉瘤破裂出血的患者,按Hunt-Hess分级,Ⅱ级15例,Ⅲ级17例,Ⅳ级及以上13例。经数字减影造影(DSA)发现动脉瘤48个。依据动脉瘤的不同结构和不同位置,采取单纯弹簧圈栓塞、支架结合栓塞与球囊辅助栓塞;术后予"3H"、"尼莫地平"预防血管痉挛治疗,同时治疗基础疾病。结果成功栓塞44个动脉瘤,栓塞成功率为91.67%。术后评分优良37例,轻度残疾5例,重度残疾1例,死亡2例。结论血管内栓塞可以有效治疗〉70岁患者破裂颅内动脉瘤,防止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内镜辅助显微锁孔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内镜辅助显微锁孔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9例。结果术后3个月~2年随访,19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根据Glasgow预后评分(GOS):优4例,中残14例,重残1例,无植物生存。结论内镜辅助显微锁孔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儿童脑积水患者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33例次儿童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分流术后感染35例(10.5%),术后感染时间中位数为1个月(6 d至8个月),主要致病菌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6例(45.7%)、金黄色葡萄球菌8例(22.9%),这两类致病菌的甲氧西林耐药率为83.3%。独立危险因素为年龄<1岁(P<0.05)。结论低龄儿童(特别是年龄<1岁)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感染风险大,致病菌多为对甲氧西林耐药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相似文献   
59.
采用山威注射液配合口服中药治疗骨囊肿患者22例,平均随访16个月,结果优者13例,良者6例,尚可3例,优良率达86.4%.注药后三个月症状消失,囊壁增厚,囊腔消失,有新骨形成,骨密度接近正常骨质.认为山威注射液局部囊内注射,配合口服中药治疗骨囊肿,其方法简单,副作用小,为中医药治疗骨肿瘤开辟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