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7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4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3篇
综合类   7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7篇
  1篇
中国医学   2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熊昌源教授是全国第三,第四批师带徒名老中医,湖北省中医院骨伤科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医骨伤40余年,他在中医骨伤科诊疗学术思想及正骨手法、固定与功能锻炼等临床治疗与认识中有其独到的一面。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软组织损伤评估对Ⅱ、Ⅲ型胫骨Pilon骨折治疗方法选择的意义。方法2001年2月~2006年11月,本组对37例Pilon骨折的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按Rtiedi—Allgower分型,Ⅱ型20例,Ⅲ型骨折17例;闭合性骨折28例;按Tscheme—Gotzen闭合性损伤分度0度6例;Ⅰ度16例;1I度3例;Ⅲ度3例。开放性骨折9例,按Tscheme—Gotzen开放性损伤分度1度3例;2度5例;3度1例。Tscheme—Gotzen 0~Ⅰ度的22例和开放性损伤分度1度3例患者均采用一期切开复位内固定,重度损伤的12例患者采用有限内固定加外固定,3例采用延迟切开复位内固定。结果本组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25.4个月(12~38个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12周(9~24周)。参照Teeny踝关节功能评分系统,优17例,良14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为83.8%。结论胫骨Pilon骨折手术治疗应根据软组织情况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3.
为探讨治疗骨髓炎的新型药物释放系统,将鱼腥草注射液与聚乙烯醇通过一系列工艺制成鱼腥草注射液-聚乙烯醇凝胶.将兔右后肢胫骨行局部穿刺封闭制造骨髓炎模型后,分成鱼腥草注射液-聚乙烯醇凝胶治疗组(A组)、庆大霉素治疗组(B组)与鱼腥草注射液治疗组(C组).从局部症状及体征,体重、血象及术后X线片变化,标本骨培养、细菌计数及病理切片进行比较,结果A组的局部症状较B、C组明显减轻;3组白细胞均升高,升高的次序依次为A组<B组<C组(P<0.05);X线片Laurence评分依次为A组<B组<C组(P<0.05);A、B组动物体重略增加,而C组动物毛发稀疏,体重反而下降(P<0.05);骨培养显示A组的阴性率明显高于B、C组(P<0.05);细菌计数显示A组细菌计数明显低于B、C组(P<0.05).病理切片显示骨髓腔内炎性细胞数量和骨膜反应程度依次为A组<B组<C组.表明鱼腥草注射液-聚乙烯醇凝胶对骨髓炎的防治效果较单纯庆大霉素及鱼腥草注射液优越.鱼腥草注射液-聚乙烯醇凝胶对骨髓炎的防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4.
葛根素注射液对急性脑缺血模型大鼠脑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探讨葛根素注射液对急性脑缺血模型大鼠脑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闭夹大脑中动脉造成局部脑缺血模型,对实验标本作HE染色后观察其脑组织的病理学改变。结果:葛根素干预组死亡神经元数明显少于单纯缺血组(P<0.05),同时脑水肿程度明显较轻。结论:葛根素对大鼠急性脑缺血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5.
目的 观察评价一种新型纳米级磷酸钙骨水泥(CPC)生物力学性能,以探讨该种材料能否在体外经皮球囊扩张后凸椎体成形术(PKP)中有效替代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方法 取6具老年尸体胸腰段脊柱标本(T12~L4),用双能X线吸收骨密度仪(DEXA)测试骨密度后,游离成30个椎体,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15个椎体.以1.5 mm/min的速度在材料实验机上进行前屈压缩,测得初始极限载荷、抗压强度、刚度.造成压缩性骨折后,采用球囊扩张后凸椎体成形术恢复高度,向A、B两组分别注射填充CPC、PMMA,再次进行前屈压缩,测得极限载荷、抗压强度、刚度.结果 初始骨折前,各标本的骨密度、高度、受力面积组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椎体标本在初次骨折前极限载荷分别为(1.70±0.12)kN、(1.78±0.15)kN;抗压强度分别为(10.74±0.92)MPa、(11.35±0.78)MPa;刚度分别为(944.96±62.3)N/mm、(957.02±39.7)N/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成形后极限载荷分别为(3.02±0.19)kN、(3.97±0.32)kN;抗压强度分别为(12.47±1.87)MPa、(16.74±0.72)MPa;刚度分别为(1002.96±20.7)N/mm、(1256.31±33.5)N/mm.A组成形后极限载荷、抗压强度与骨折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刚度无明显增高(P>0.05);B组成形后极限载荷、抗压强度、刚度与骨折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B两组椎体成形后极限载荷、抗压强度、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主研发的CPC可以有效恢复骨质疏松椎体的抗压缩破坏能力,且不会明显增强椎体刚度,可望在经皮球囊扩张后凸椎体成形术中用作PMMA的替代品.  相似文献   
46.
胸骨上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术临床应用解剖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胸骨上内镜下甲状腺手术术中甲状腺下动脉的处理和保护喉返神经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采用40例(男30例,女10例)经动脉灌注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体,解剖分离暴露甲状腺、甲状腺下动脉、气管前间隙、喉返神经等结构,观测甲状腺下动脉的行程、分支特点、与喉返神经分支的关系,以及甲状腺下动脉与甲状腺下极等解剖标志的相互位置关系。结果:(1)甲状腺下动脉基本上位于颈深筋膜中层的后方,只有在接近甲状腺侧叶的后缘处进入甲状腺假包膜后很短一段位于颈深筋膜内;(2)甲状腺下动脉进入甲状腺之前72.5%为3支型;(3)甲状腺下动脉分叉点分位于甲状腺下极后外上方;(4)喉返神经分支与甲状腺下动脉分支类型有5种。结论:掌握甲状腺下动脉的行程,提高手术操作技巧,术中有效控制出血和保护喉返神经,胸骨上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7.
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及相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使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的最佳手术方式选择.方法对96例(102肢)胫骨干骨折用交锁髓内钉治疗(102肢)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用闭合或小切口开放复位,用三维瞄准器锁定骨折远近端.结果平均骨临床愈合时间6个月,骨折愈合率达94.1%(96/102),优良率为96.1%(98/102).膝关节疼痛6例(7肢),锁钉弯曲、松动4例,2例软组织感染.结论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应常规小切口开放、扩髓、静力固定,不过分强求解剖复位.本术式疗效满意,并发症少,是目前治疗胫骨干骨折的首选疗法.  相似文献   
48.
目的:分析胫骨中段骨折不愈合及延迟愈合的原因,并评价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中段骨折不愈合及延迟愈合的效果。方法:1998年6月~2002年11月对17例胫骨中段骨折非感染性不愈合及延迟愈合患者(骨折不愈合9例,延迟愈合8例),采用交锁髓内钉静力型固定治疗,10例行自体髂骨植骨,7例行单纯闭合扩髓,未植骨。结果:所有患者均于术后3~10个月获得骨性愈合,平均5.8个月。结论:(1)胫骨中段骨折不愈合及延迟愈合的主要原因为原始创伤严重,初期处理不当;(2)使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中段骨折不愈合及延迟愈合具有固定可靠,符合解剖生物力学的原理,术后可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9.
胫腓骨骨折并发症的原因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胫腓骨骨折的诊断和治疗虽然一般并不十分困难;但如果处理不当,常可发生一些并发症,给病人带来严重生理和心理上的痛苦,因此对并发症的防治有时会比对骨折本身的处理更为重要.30多年来,我们收集到胫腓骨骨折并发症18例,现报告于下,并结合文献复习对这些并发症的发生原因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离合手法联合撬拨复位LCP内固定治疗粉碎型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复位技巧和原理,从而提高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7年7月~2009年10月我院以离合手法联合撬拨复位配以LCP内固定治疗粉碎型粗隆间骨折的患者35例,其中A2.1型12例,A2.2型10例,A2.3型13例,分析手术时间、C臂机使用次数、骨折愈合情况及患髋Sanders评分。结果:患者平均手术时间55min,平均C臂机使用4次,骨折均已达到解剖复位,随访半年,骨折均愈合,Sanders评分:优10例,良22例,差3例。结论:运用离合手法联合撬拨法进行复位配以LCP内固定在治疗粉碎型粗隆间骨折中,复位效果确切,手术时间明显缩短,C臂机使用次数减少,临床效果佳,复位技巧简便实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