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51.
目的:对比第二磨牙是否粘接托槽纳入矫治,对治疗结束后咬合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15例未将第二磨牙纳入矫治的患者与16例将第二磨牙纳入矫治的青少年患者,均为单纯拥挤的安氏I类错患者,常规直丝弓固定矫治结束时,运用T-ScanⅢ咬合分析仪记录两组患者的咬合接触时间、前伸、左侧、右侧分离时间、咬合力不对称指数、COF近中距离、前牙力百分比等七项指标。结果第二磨牙未纳入矫治组的前伸分离时间、左侧分离时间、右侧分离时间均明显大于纳入组(P<0.05),前牙力百分比较大(P<0.05),咬合接触时间与力中心点( COF)近中位置、咬合力不对称指数无统计学意义。第二磨牙未纳入组的干扰发生率为86.7%,纳入组的干扰发生率为25%。前牙力百分比与咬合接触时间存在线性相关关系。结论第二磨牙未纳入矫治,在治疗结束时,更易出现不良咬合、力分布不均匀等不利的因素,存在造成口颌系统功能紊乱的隐患。 相似文献
52.
目的检验以三维牙冠模型为基础虚拟排牙,当上下颌牙冠在虚拟矫治达到良好排列和咬合时,有无牙根外露情况以及好发位置。方法选择15例成人骨型Ⅰ类拔牙矫治病例作为研究样本,以其牙列石膏模型的激光扫描三维数字化模型为基础进行虚拟排牙,使上下颌牙冠达到良好排列和咬合。同时所有研究样本进行头颅CBCT扫描,采用软件配准的方法获得激光扫描模型和CBCT扫描模型的3D整合牙颌模型,将3D整合牙颌模型的牙冠移动到虚拟排牙后的位置,使3D整合牙颌模型的牙冠与虚拟排牙的牙冠完全一致,此时显示随牙冠一起移动的牙根,观察牙根是否移动到颌骨的骨皮质外。结果所有样本在虚拟排牙模型中,至少有一处牙根外露,出现牙根外露的比例为100%,其中出现牙根外露比例较高位置依次为上颌尖牙、上下颌切牙和第一磨牙处。结论以数字化牙冠模型为基础的虚拟排牙,当上下颌牙冠在计算机排牙中达到良好排列和咬合时,并不能完全避免牙根外露于骨皮质外。 相似文献
53.
目的 观察术后施加正畸力时间对犬移植牙牙周愈合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将4只犬的32颗上下颌切牙进行自体移植手术,分为术后不加力组(对照组)和术后1、2、4周加力4组,术后8周处死动物,将移植牙及牙周组织制作脱钙标本,以垂直于牙长轴方向进行切片,光镜下分别计算每颗牙根表面3种形态:正常牙周膜、牙根吸收和骨性粘连的观察点占全部240个观察点的百分比,比较各组百分比.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术后2周加力组牙根吸收和骨性粘连百分比均降低,骨性粘连降低至2.1%,与对照组(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术后1周加力组骨性粘连百分比(6.3%)降低,但牙根吸收增加为68.8%,与对照组(12.5%和4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加力组正常牙周膜的百分比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后2周加力更有利于牙周愈合,过早加力反而不利于牙周愈合. 相似文献
54.
目的研究陶瓷托槽与金属弓丝在第二序列成角状态下的摩擦力,探讨影响托槽弓丝间摩擦力的因素。方法进行托槽外观形貌的测量与观察,计算托槽与弓丝第二序列成角下的临界角,并设计带可调节罗盘的载物台,用MTS Tytron250微力试验机体外测试三种陶瓷托槽(A、B、C)和一种金属托槽(D)与0.016英寸不锈钢圆丝(SS)在第二序列成角分别为0度、2度、5度、8度时的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结果与0.016英寸SS的摩擦力总体表现出B托槽〉C托槽〉A托槽〉D托槽的趋势,在四种成角状态下的最大静摩擦力随角度加大而增大,总体表现为0度到2度的摩擦力增加没有显著性,增大夹角后摩擦力增加量不同托槽间有差异:A托槽与弓丝在2度到5度成角状态下的摩擦力增加没有显著性,而5度到8度的摩擦力有显著增加;B托槽在2度到5度摩擦力有显著增加,而5度到8度摩擦力增加不显著;虽然2度到5度摩擦力增大没有显著性,但8度与0度状态下相比,C托槽与弓丝间的摩擦力有显著增加;D托槽在2度、5度、8度时摩擦力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选用带金属槽沟的陶瓷托槽,增加陶瓷托槽边缘的圆钝程度等能减缓牙齿移动中托槽-弓丝成角引起的滑动阻力增加;使用传统陶瓷托槽要注意充分排齐。 相似文献
55.
目的对比数字化根尖片和普通根尖片在评价牙齿长度及牙根吸收方面的差异。方法选取20颗上颌恒中切牙建立体外牙根吸收研究模型。模拟牙根吸收前、后的情况,分别从6个投照角度拍摄普通根尖片和数字化根尖片。分别统计数字化根尖片和普通根尖片反映牙齿实际长度和实际牙根吸收的差异。结果在同一X线投照角度下,数字化根尖片与普通根尖片的影像长度误差之间有显著性差异,牙根吸收误差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数字化根尖片下的牙齿影像长度比普通根尖片更接近实际的牙齿长度。数字化根尖片与普通根尖片在对牙根吸收的测量诊断上没有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56.
目的 研究选区激光融化技术制作的钛合金个性化舌侧托槽的粘接强度,以确定其能否满足临床应用的要求.方法 选择80颗离体前磨牙,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成个性化舌侧托槽组(选区激光熔化制作)和普通托槽组(3M不锈钢托槽)(每组40颗),每组细分为剪切实验亚组和拉伸实验亚组(每亚组20颗).采用35%的磷酸酸蚀后用粘接剂(3M Unitek)粘接托槽,并于室温下保存24 h,采用电子万能实验机进行剪切和拉伸实验,记录牙面粘接剂残留指数(adhesive remnant indexes,ARI)计分值和托槽脱落时的最大载荷,并计算得到剪切强度和拉伸强度.结果 个性化舌侧托槽组剪切强度[6.80(6.20,8.32) MPa]显著小于普通托槽组[10.46(9.72,11.48) MPa](Z=-3.463,P<0.05);拉伸强度[(6.93±1.21) MPa]显著大于普通托槽组[(5.88±1.23) MPa](t=2.81,P<0.05).结论 本项研究制作的个性化舌侧托槽的剪切强度小于普通不锈钢托槽,拉伸强度大于普通不锈钢托槽,但均能满足临床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57.
59.
目的 对北京地区开展口腔正畸矫治的三级综合医院、区域医疗中心和民营口腔医院进行正畸矫治疗效评价工作,以便进一步改进口腔正畸医疗工作,提高正畸矫治质量。方法 2014年8月至12月,北京口腔医疗质量控制与改进中心组织相关专家制定出北京地区口腔正畸矫治疗效的评价标准,即采用专家主观评价和治疗标准(peer assessment rating,PAR)指数客观测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北京地区77家开展口腔正畸诊疗项目的三级综合医院、区域医疗中心和民营口腔医院的正畸病例矫治疗效进行综合评价,对各个医疗机构提交的正畸矫治前后的病例资料进行编号,主、客观评价均采用盲法。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评分结果进行分析。之后将此次正畸矫治疗效评价结果、改进意见和总结反馈给各医疗机构及卫生行政部门。结果 在通知的77家医疗机构中,41家医疗机构提交了正畸病例资料,提交率53.2%。此次疗效评价工作共收到122份正畸病例,其中资料完整的病例共50份(占41%)。进行主客观评价的114份病例资料的评价总分均值为87.1分,表明绝大多数的提交病例正畸矫治疗效良好。在评价的40家医疗机构中,37家(92.5%)医疗机构的评价总分为80分以上。结论 北京地区医疗机构对正畸病例资料的收集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此次疗效评价工作中,绝大部分提交的正畸病例矫治效果良好,参与此次疗效评价工作的医疗机构的正畸矫治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60.
目的研究新型含氟正畸托槽对主要致龋菌变形链球菌生长繁殖的抑制性,探讨新型含氟正畸托槽对正畸固定矫治中牙釉质脱矿的预防作用。方法将新型含氟正畸托槽浸泡在去离子水中,每24h换液1次,留取2-5d的浸泡液,然后将浸泡液与变形链球菌菌悬液同时加入变形链球菌液体培养基中,厌氧培养后,观察菌悬液的光密度OD值变化。再将测过OD值的菌悬液经过固体培养基培养观察菌落数(CFU)。结果2、3、4d所得的含氟正畸托槽24h浸泡液经细菌培养后OD值与对照组相比,OD值减小且差异非常显著,5dOD值与对照组相比也减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菌落数的变化只是2、3d的与对照组相比,数目减少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5d的与对照组相比,数目也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新型含氟正畸托槽在一定时间内对变形链球菌有抑制作用,其在正畸临床治疗中预防牙釉质脱矿的作用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