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81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6篇
  2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近年来,全胃切除术在胃癌治疗中的应用日益增多,而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始终是胃肠外科医生关注和难以割舍的话题,有关的纷争也一直未曾停息。迄今,文献报告的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多达70余种,不同术式各有其优缺点,即便如此目前仍未获得一种真正理想的消化道重建术式。争论的核心是如何在保证手术根治效果和安全性的同时,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而其焦点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1)维持十二指肠生理通道是否必要;(2)是否需要构建食物贮袋;(3)哪种贮袋最为理想。要使这些争议获得较为明确的结论,我们应该正确运用循证医学的研究方法,以严谨的态度,增大研究的样本量,开展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高龄患者胃癌、直肠癌联合根治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腹腔镜胃癌、直肠癌同时根治性切除手术的2例高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例患者年龄分别为78岁和75岁,术前均合并较多基础疾病,1例为Ⅱ期胃体癌和ⅠB期直肠癌,另1例为ⅢA期胃癌和ⅠB期直肠癌.予以腹腔镜下胃癌、直肠癌联合根治性切除术,手术切口长度为5cm,手术时间分别为260和255 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60和80 ml,术程顺利,术中未出现任何并发症.术后恢复进食时间分别为4和5d,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3和14 d,术后亦未出现并发症.2例患者术后分别随访了13和12个月,均未发现肿瘤复发、转移.结论 由腹腔镜手术经验丰富的医师对高龄患者施行腹腔镜下胃癌、直肠癌联合根治术是安全、可行的,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83.
目的研究选择性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抑制剂氨基胍(AG)对人结直肠癌细胞株Lovo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应用四唑盐(MTT)比色法检测AG对Lovo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分析不同浓度AG作用后Lovo细胞的凋亡率和细胞周期分布变化,并用丫啶橙结合溴化乙锭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凋亡细胞形态学改变。结果AG 0.5 mmol/L组和AG 1.0 mmol/L组的A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在不同浓度AG作用24、48和72h后A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vo细胞生长抑制率曲线显示,AG对Lovo细胞生长的抑制率呈明显的时间和浓度依赖性。流式细胞分析显示,随AG浓度的增高,Lovo细胞G0/G1期比率增高,S期与G2/M期则相应降低(P〈0.05);SPF值和增殖指数(PI)降低,凋亡率增加(P〈0.05)。AG作用于Lovo细胞24h后细胞体积缩小、核固缩、荧光染色增强及凋亡小体形成。结论AG可抑制Lovo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其作用的可能机制为氨基胍阻止Lovo细胞周期的进展。  相似文献   
84.
目的总结及探讨乳腺肉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诊断为乳腺肉瘤的24例病历资料。结果患者均为女性,中位年龄43.3岁。其中叶状囊肉瘤13例,癌肉瘤5例,纤维肉瘤2例,恶性淋巴瘤2例,脂肪肉瘤1例,血管肉瘤1例,共24例。单纯手术治疗10例,术后放疗或化疗14例。随访2个月至15年。本组无围手术期死亡,5年生存率70.8%(17/24)。结论对于短期内迅速增大且影像学提示有良性倾向的乳腺肿块应考虑乳腺肉瘤可能。术中冰冻病理确诊率高。全乳切除术即有良好效果,术后放化疗未见明显获益。  相似文献   
85.
结直肠癌是人类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的身体健康,其治疗措施仍是以外科为主的综合治疗。然而结直肠癌术后出现的排尿和性功能障碍发生率一直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病人术后的生活质量。目前外科学界对于直肠前方手术层面Denonvilliers筋膜保留与否仍存在争议。该文就直肠癌术中Denonvilliers筋膜保留的必要性依据进行详细阐述,并就如何完成保留Denonvilliers筋膜直肠癌根治术进行详细讲解。笔者认为:Denonvilliers筋膜是独立的解剖学结构,其周围具有丰富的神经丛,一旦切除该筋膜易造成排尿和性功能障碍,因此不应在直肠癌根治术中进行一并切除。该筋膜的后方存在较为稀疏的结缔组织间隙,该间隙与直肠后间隙相贯通,沿此间隙进行手术更符合全直肠系膜切除的手术原则。然而对于直肠前壁肿瘤病人,或肿瘤已侵直肠前方系膜时,Denonvilliers筋膜应一并切除以保证手术的根治性。  相似文献   
86.
近年来,膜解剖理念被广泛应用于结直肠癌手术,该理念将器官切除、肿瘤根治、血管神经解剖及功能保护与“膜”相关联,显著促进了结直肠癌微创手术的进一步发展。然而,目前学界对膜解剖结构的定义、膜平面的建立及手术层面,尤其是直肠癌手术层面的选择,仍存在较大争议。本文对低位直肠癌手术相关筋膜,包括直肠固有筋膜、盆筋膜、Denonvilliers筋膜、Waldeyer筋膜及壁筋膜等概念及结构进行梳理,并结合筋膜解剖对直肠癌手术层面入路的原则进行探讨,以进一步规范和提高低位直肠癌微创手术治疗效果,达到“肿瘤根治”与“功能保护”兼顾的最佳结果。  相似文献   
87.
临床见习阶段是临床医学生医学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阶段。传统临床见习带教模式以教师为主体,以教为中心,学生被动学习,学习兴趣不高,临床思维能力不足,教学效果欠佳,无法满足现代医学教育的要求。为了提高临床医学见习教学质量,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胃肠外科在见习带教过程中,应用学生主导病例教学法进行教学,通过以学生分组、病例采集、病史汇报、模拟查房讨论、教师总结的模式,显著提高学生主动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临床思维,提高了临床见习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8.
目的研究近15年来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发病情况及变化趋势,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对1991~2005年收治的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男性患者平均年龄为(39±2)岁;女性患者平均年龄为(58±7)岁,老年患者比重有逐年增加趋势。服用非甾体消炎药者41例,其中老年患者37例。好发于气温骤变以及寒冷季节。吸烟患者279例,占85.58%。吸烟人群发病危险性为不吸烟人群的4倍。确定性手术方式如胃大部分切除术、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加穿孔修补术逐渐减少,而单纯穿孔修补术逐渐增加。结论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 :非甾体消炎药的使用,吸烟、天气变化等均与其发病有关。发病年龄趋于高龄化,非甾体类消炎药可能是老年患者的主要因素。单纯穿孔修补术是大多数病例的首选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89.
长期以来,在保证胃癌根治的前提下。为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各国学者就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手术作了无数实验和临床尝试,惜迄今未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积极探索一种生理化的消化道重建方式.一直是临床外科界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0.
目的 评价术中冲洗在预防阑尾切口感染的作用。方法 600例穿孔性阑尾炎随机分成三组。腹腔冲洗组189例(A组)、腹腔、腹壁肌冲洗组202例(B组)、腹腔、腹壁肌和皮肤三个层面冲洗组209/N(cN),冲洗均用生理盐水及甲硝唑。术后观察三组切口感染情况。结果 切口感染率A组为18.52%(35/189),BN为7.43%(15/202),C组为3.35%(7/209),三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腹腔、腹壁肌和皮肤三个层面清洁能显著降低阑尾切口感染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