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9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5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61.
目的建立低死亡率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CP) SD 大鼠动物模型. 方法将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按体重定量皮下注射地塞米松免疫抑制的方法诱导建立PCP动物模型,对照组注射与地塞米松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分别制作肺印片,经瑞-姬氏复合染色后,检查卡氏肺孢子虫包囊.制作肺组织病理切片,经HE染色后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制作感染大鼠肺组织超薄切片,透射电镜观察Pc包囊和滋养体. 结果用地塞米松诱导后,实验组SD大鼠死亡率为0,肺印片阳性率为76.7%(23/30).肺组织出现典型的病理变化,并可观察到Pc包囊.实验组SD大鼠体重下降明显,与对照组体重比较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电镜下可观察到Pc包囊和滋养体的形态结构. 结论采用按体重定量皮下注射地塞米松的方法可建立低死亡率PCP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62.
目的 在体外诱导蓝氏贾第鞭毛虫C2株完成其生活周期。方法 通过提高改良TY-S-33培养基中的胆汁浓度至10mg/ml、pH至7.8来诱导成囊;体外诱导的包囊先经酸刺激,再用胰蛋白酶处理而诱导其脱囊。结果 体外成功诱导了蓝氏贾第鞭毛虫的成囊和脱囊。体外诱导的包囊呈椭圆形,光镜下观察有折光性,经诱导后,部分脱囊或完全脱囊成滋养体,形成的滋养体接近于梨形。结论 通过诱导,蓝贾第鞭毛虫C2株可在体外完成其生活史。  相似文献   
63.
A FAMILIAL INFECTION OF GIARDIASIS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Giardiasis is relatively little known in China. Our investigations revealed that the positivity of anti-giardia antibodies among residents in the suburbs of Beijing and Zhangye county, Gansu Province was 13.5% and 12.7% respectively. This study shows a familial infection of giardiasis. Four of the five members of the family were found to be infected with this parasite. The mother was a symptomless cyst carrier, but the three children had marked clinical symptoms: chronic diarrhea, abdominal pain, hepatomegaly and edema. Their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were also retarded. Histories of the four cases are described in the paper.  相似文献   
64.
对四株蓝氏贾第虫[三株分离自中国(C1、C2、C3)],一株分离自美国(CDC)]的可溶性蛋白和同工酶分别用SDS—PAGE和PAGE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每一受试虫株在SDS—PAGE中均显示出众多蛋白带,其主带数目分别为9、13、13、11。大多数带的分子量介于17.5KDa~94KDa之间。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在酯酶(EST)分析中,CDC出现4条带,其中3条深染。C3呈现3条浅带,但C1和C2未见条带出现。在酸性磷酸酶(AP)分析中,三个中国虫株均各出现1条浅带和1条深带,而在CDC中只出现1条。在苹果酸脱氢酶(MDH)分析中,C1可见1条带,而在C3为2条,C2和CDC未见条带。在苹果酸酶(ME)分析中,中国三个虫株均各出现1条带,而CDC则无  相似文献   
65.
对四株蓝氏贾第虫「三株分离自中国(C1、C2、C3)」,一株分离自美国(CDC)的可溶性蛋白和同工酶分别用SDS-PAGE和PAGE法进行分析,每一受试虫株在SDS-=PAGE中均显示出众多蛋白带,其主要数目分别为9、13、13、1。我数带的分子量介于17.5KDa-94KDa之间,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在酯酶EST)分析中,CDC出现4条带,其中3条深染,C3呈现3条浅带,但C1和C2未邮条带出现  相似文献   
66.
目的:观测双氢青蒿素(dihydroartemisinin,DHA)对体外培养的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细胞骨架的损伤作用.方法:将用含双氢青蒿素的改良TYI-S-33培养基培养后的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用专一性结合f-肌动蛋白(f-actin)的荧光染料罗丹明-鬼笔环肽(rhodanmine phalloidin,RDP)标记微丝,结合微管的紫杉醇(Paclitaxel,Oregen Green 488,P22310)标记微管,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分析,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onfocal microscopy,CFM)观察滋养体微丝和微管的变化.结果:经双氢青蒿素0.002mg/L(LC_(50))作用12h,RDP标记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滋养体的微丝结构有明显的损伤,其FCM激发光荧光强度值(16.18±11.02)明显低于对照组(81.7±6.43),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显示,虫体形态及轮廓不完整.经P22310标记后,共聚焦显微镜下显示.虫体的吸盘和鞭毛轮廓不清,荧光强度降低或消失,实验组吸盘面积的荧光强度值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3.154,P<0.01).结论:双氢青蒿素对体外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的细胞骨架有明显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67.
自人体贾第虫被发现以来,人们对其流行病学的探索和研究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1.初始观察和描述阶段。1681年荷兰人Antony Van Ieeuwenhoek发现了贾第虫,并对其做了观察和描述,为以后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约200年后(1859年),捷克医生Vilem lambl再次观察到此虫,并做了较为准确的描述,本虫现今名称即由其名而得.  相似文献   
68.
蓝氏贾第虫福建株的分离与纯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从一儿童粪内分离、纯化的贾第虫包囊,经口注入长爪沙鼠乳鼠体内。在无菌条件下,将受染鼠小肠上段分离的滋养体,接种于改良TYI-S-33培养基内,置37℃培养72h后,虫体生长旺盛并形成细胞单层,传代后,虫体生长良好,在液氮内冷冻保存5个月的虫体,复苏后的复活率可达70%~75%。本株贾第虫定名为FUJI/92/DPCIM/1。  相似文献   
69.
70.
建立蓝氏贾第鞭毛虫感染动物模型 ,用PCR技术对感染动物粪内该虫tim基因进行检测 ,探讨蓝氏贾第鞭毛虫基因检测方法。用人源蓝氏贾第鞭毛虫河北株 (CD)和江苏株 (XZ)的包囊分别接种两组C5 7BL 6N小鼠 ,于接种后第 6天、1 0天和 1 4天收集粪便标本 ,采用酚 氯仿法提取总DNA。将提取液分别按 1 0 0 、 1 0 - 1 、 1 0 - 2 和 1 0 - 3稀释并纯化。根据该虫磷酸丙糖异构酶 (Triosephosphateisomerase,tim)基因合成 1对特异性引物 ,采用PCR技术分别扩增各个稀释度的样本。结果贾第虫阳性样本均被扩增出相应基因的 1条 683bp长的片段 ,纯化后的各个稀释度样本的PCR检测阳性率随稀释倍数的增加而增高。本研究结果为贾第虫感染基因检测方法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实验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