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20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讨分期治疗伴有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36例伴有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胫腓骨骨折急诊采用外固定架固定同时皮瓣转移修复11例,急诊钢板或髓内钉内固定同时皮瓣转移修复7例;急诊先行外固定架固定VSD负压引流装置覆盖创面,再二期皮瓣转移修复18例。结果32例伤口一期愈合,4例伤口表皮发生坏死,经过换药后愈合。1例发生骨折延迟愈合,未发生畸形愈合。外固定架针道感染6例,外固定取出后痊愈,6例骨髓炎一次性治愈。随访6—34个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8.25±1.63)个月。结论伴有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胫腓骨骨折通过分期治疗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探讨应用足部带蒂皮瓣修复前足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 方法 2005年3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前足皮肤缺损67例,其中应用(足母)趾底内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25例,皮瓣面积7.0 cm× 5.0 cm~12.5 cm×7.0cm;足内侧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22例,皮瓣面积6.0 cm×3.0 cm~12.0 cm× 3.0 cm;足底内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20例,皮瓣面积6.0 cm × 5.0 cm~ 10.0 cm×6.0 cm,对其疗效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 (足母)趾底内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中Ⅰ期愈合24例,1例换药1周愈合,随访平均8个月,外形美观,无压疮和慢性溃疡,均恢复保护性感觉及以上;足内侧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中Ⅰ期愈合14例,5例换药愈合,3例植皮愈合,随访平均7.6个月,19例恢复保护性感觉;足底内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中5例改变术式,Ⅰ期愈合12例,3例换药愈合,5例VSD治疗后植皮部分愈合,负重后反复出现压疮和溃疡,随访平均6.5个月,l5例恢复保护性感觉. 结论 足部皮瓣为前足皮肤缺损的修复提供了多种选择,(足母)趾底内侧动脉穿支皮瓣移植修复后外形美观,感觉恢复理想,修复前足皮肤缺损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血清血栓调解蛋白( TM)对评估2型糖尿病肾病分期的临床意义。方法将10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照糖尿病肾病分期分为五组,Ⅰ期组12例,Ⅱ期组18例,Ⅲ期组20例,Ⅳ期组26例,Ⅴ期组24例,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各组患者体内TM含量,并分析应用TM对评估2型糖尿病肾病病程的临床意义。结果糖尿病肾病患者体内TM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t=30.801,P=0.000),同时糖尿病不同分期的五组患者体内TM含量也存在明显差异(F=7.341,P=0.000),其中以Ⅴ期组体内含量最高,其次为Ⅳ期组,Ⅰ期组体内含量最低。研究显示,患者体内TM含量与糖尿病肾病分期、肌酐(CR)均存在正向直线相关关系(r=0.646,P=0.000;r=0.621,P=0.000)。结论TM可作为评估2型糖尿病肾病病程的主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4.
目的 评价全脑CT灌注(WB-CTP)及联合ABCD3评分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90天内继发脑梗死的价值。方法 对208例TIA于入院48 h内行WB-CTP检查及ABCD3评分,比较患侧与健侧脑灌注参数差异,分析WB-CTP结果与ABCD3评分的相关性;随访90天,记录脑梗死发生情况,以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TIA继发脑梗死的独立因素,评价ABCD3评分、ABCD3评分+WB-CTP及多因素联合预测TIA继发脑梗死的价值。结果 208例中,190例(190/208,91.35%)共230处脑灌注异常,CTP分期Ⅰ期86例(86/190,45.26%)、Ⅱ期104例(104/190,54.74%);于175例(175/208,84.13%)发现责任血管。患侧脑血流量(CBF)低于健侧(P<0.05)、平均通过时间(MTT)及达峰时间(TTP)均大于健侧(P均<0.05),而两侧脑血容量(CB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狭窄程度与CTP分期呈正相关(r=0.529,P<0.05)。ABCD3评分与血管狭窄程度、CTP分期及相对MTT (rMTT)均呈正相关(r=0.839、0.556、0.497,P均<0.05),与CBF呈负相关(r=-0.519,P<0.05)。随访90天,65例发生脑梗死,年龄、高血压史、ABCD3评分、血管狭窄程度及CTP分期是TIA患者继发脑梗死的独立影响因素,ABCD3评分、ABCD3评分+WB-CTP、多因素联合模型预测90天内继发性脑梗死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7、0.888及0.904,ABCD3评分+WB-CTP、多因素联合模型优于ABCD3评分预测效能(P均<0.05)。结论 WB-CTP联合ABCD3评分可有效预测TIA 90天内继发脑梗死风险。  相似文献   
55.
2001年1月至2004年12月,笔者应用按摩手法,结合点穴、牵引等治疗方法,对12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治疗,治愈106例,显效16例,取得较理想的治疗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6.
护理管理是医院管理的一个组成部份,要以传统护理管理转变为现代护理管理,首先要注重以护士为中心的管理思路。为实现护理管理目标,对护士的管理,应该采用激励的方法,即既要尊重她们的工作业绩,又要考虑到她们的要求,同时应根据每个人的特长合理安排工作。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联合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12月宝鸡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区组设计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5例)和治疗组(55例)。对照组静脉滴注奥拉西坦注射液,将4 g奥拉西坦与250 mL生理盐水混合均匀,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100 mL/次,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1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的认知功能和生活能力、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清因子指标和血管内皮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8.2%、94.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显著降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Barthel评分均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Mo CA、Barthe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全血黏度(BV)、血浆黏度(SV)、血小板聚集率(PAR)、纤维蛋白原(FIB)和红细胞压积(HCT)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同型半胱氨酸(Hcy)、S100β蛋白(S100β)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血清因子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两组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显著升高,内皮素-1(ET-1)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血管内皮功能因子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联合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8.
目的评价与分析局部麻醉下胸腔镜胸膜活检术对于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2例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均行局部麻醉下胸腔镜胸膜活检术。观察患者胸腔镜下表现及病理检查结果。结果病理明确胸膜间皮瘤9例、结核性胸膜炎2例、慢性炎症1例,12例患者均明确诊断。结论局部麻醉下胸腔镜胸膜活检术对于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是一种直观、准确、经济易行、安全可靠的诊断方法,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9.
目的:分析厄洛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86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进行PC方案化疗,观察组在PC方案化疗基础上给予厄洛替尼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相关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情况、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疾病缓解率88.37%(38/43)较对照组的67.44%(29/43)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血清糖蛋白抗原199(CA199)水平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肝功能损伤、血液学毒性、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厄洛替尼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中效果显著,可明显增强疗效,具有显著的靶向治疗作用,且不会增加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60.
吹气球法在胸膜纤维板剥脱术后治疗慢性脓胸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通过对慢性脓胸行胸膜纤维板剥脱术后病人进行吹气球训练的研究。寻求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促使肺复张的方法。方法 120例慢性脓胸行胸膜纤维板剥脱术后病人,随机分为A、B两组,分别用常规呼吸法和常规呼吸法基础上指导病人吹气球进行术后呼吸训练,对照两组病人排尽胸腔内积气、积液、肺复张的情况,胸管留置时间,留床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等。结果 A、B两组各项观察指标比较有显著差异,B组优于A组(P〈0.05)。结论 吹气球法对改善慢性脓胸行胸膜纤维板剥脱术后病人的呼吸功能、促进肺复张、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效果显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