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泵衰竭治疗价值.方法对我院42例AMI并泵衰竭患者在常规应用吸氧、强心、利尿、扩血管、抗凝、激素等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机械通气治疗.观察患者预后情况.结果 29例患者机械通气后0.5~3 h病情明显好转,呼吸频率减慢,心率明显下降,肺部啰音明显减少至消失,低氧血症迅速纠正,29例病例能成功脱机,13例在通气治疗期间死亡,死亡率31%;心源性休克组12例,死亡率41.7%.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泵衰竭患者行有创机械通气的早期应用是一种更为积极主动的治疗措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女性患者经桡动脉冠脉介入诊治7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女性患者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诊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70例患者术前均接受Allen试验检查,选择右侧桡动脉作为穿刺插管的部位,一般使用6F Cordis的桡动脉穿刺包,Judkins造影管,个别使用Amplatz、多功能MP管等行冠脉造影(CAG);介入治疗(PCI)时视CAG结果选择合适的指引导管,指引导丝、球囊、支架的选择和操作与经股动脉途径大致相同。结果:穿刺置管成功67例,成功率为96%,66例(94%)造影成功,3例穿刺失败(2例为钢丝无法进入,1例鞘管送入后无回血),1例为头臂动脉弯曲造影管无法送至冠状窦口。27例患者即时行PCI治疗,共处理病变38处,植入支架35枚,全部植入成功。术中血管痉挛6例(9%),术后穿刺部位小血肿4例(6%),前臂肿胀2例(3%),桡动脉搏动减弱5例(7%),桡动脉闭塞1例(2%),无夹层、残余狭窄等并发症及肢体远端缺血等。结论:女性患者虽桡动脉相对细小、易痉挛,但只要充分术前准备,熟练、轻柔操作,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诊治与经股动脉同样安全、可行,且因穿刺局部并发症少,患者更乐意接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硬膜外麻醉后寒战和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6月于本院进行择期手术 ASA Ⅰ~Ⅱ级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序贯法组和点斜法组各30例。序贯法组按照序贯法测定 ED50的要求进行测定;点斜法组按照点斜法测定 ED50的要求进行测定。观察记录给药前及给药第15、30、60 min平均动脉压(MBP)、心率(HR)、呼吸频率(R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及寒战发生率。结果组内比较,两组患者给药前及给药15、30、60 min时 HR、M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组间比较,两组患者各时间点 HR、M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组内比较,两组患者给药前及给药15、30、60 min SpO2、R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组间比较,两组患者各时间点 SpO2、RR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在麻醉后寒战分级及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两种方法测定右美托咪定麻醉后寒战 ED50均为0.4μg/kg,两种方法均可以用于麻醉后寒战 ED50的测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脑梗死的发病机制及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近6年收治该病例共1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将其中9例符合溶栓条件者进行溶栓治疗。结果:9例病例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其中完全恢复及基本恢复4例,占44%,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78%。结论:早期血管再通,防治室壁瘤,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及抗凝治疗是预防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措施。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脑梗死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 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基因多态性与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on-ST segment elevated myocardial infarction,NSTEMI)患者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 A2(Lp -PLA2)水平与脂蛋白(a)[Lp(a)]水平以及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并观察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对 Lp -PLA2的影响。方法入选14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ELISA 检测血浆 Lp -PLA2水平和 Lp(a)水平,观察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所有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d 治疗,并依据 Lp -PLA2水平高低分为两组,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及 Lp -PLA2水平的变化。结果Lp -PLA2水平与 Lp(a)水平无明显相关而与 LDL -C、ApoB100呈正相关。他汀治疗6个月后,两组 Lp -PLA2水平均较前有所降低,高 Lp -PLA2水平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于低 Lp -PLA2水平组。进一步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校正其他危险因素后,LP -PLA2≥260 pg/mL 的 OR 值仍为3.537,95%可信区间为1.222~10.237。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较高的 Lp -PLA2水平预示着更高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提示 Lp -PLA2可作为心血管风险的标志物。他汀治疗可降低 Lp -PLA2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咪达唑仑联合丙泊酚麻醉在老年患者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52例急诊行ERCP检查和治疗的老年患者,采用咪达唑仑联合丙泊酚麻醉,按10-8-6方案输注丙泊酚,先以负荷量咪达唑仑0.02 mg/kg及丙泊酚1 mg/kg,静脉输注时间20 s,诱导剂量后以10 mg·kg-1·h-1的速率静脉输注丙泊酚,10 min后减为8 mg·kg-1·h-1,20 min后减为6 mg·kg-1·h-1直至术毕,以维持丙泊酚血浆靶浓度约为3μg/ml。记录给药前、给药后1 min、内镜插入食管、停药、苏醒期5个时点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和各阶段时程以及术中不良反应情况,术后调查遗忘率和满意度。结果:给药后各时点收缩压与给药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1 min至清醒时舒张压均下降(P0.05~P0.01)。术中心率和血氧饱和度均无明显变化(P0.05)。患者均有顺行性遗忘,总遗忘率为100.00%,总满意度达98.08%。结论:咪达唑仑联合丙泊酚麻醉适用于老年患者急诊ERCP,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脑梗死的发病机制及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近6年收治该病例共1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将其中9例符合溶栓条件进行溶栓治疗。结果:12例急性心肌梗死中广泛前壁5例。下壁3例.前问壁2例。前壁1例。AMI发病后出现房颤5例。心功能不全4例.心源性休克3例.室壁瘤形成2例。从中可见.急性心肌梗死后出现房颤.室壁瘤等易产生心脏附壁血栓形成而脱落致急性脑梗死。急性心肌梗塞后心源性休克也是并发急性脑梗死的重要原因。9例病例符合溶栓条件进行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其中完全恢复及基本恢复4例占44%,有效3例,无效2例。结论:早期血管再通,防治室壁瘤,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及抗凝治疗是预防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措施。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脑梗死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关键词心肌梗死脑梗死尿激酶静脉溶栓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阿扎司琼和地塞米松联用与单独应用对妇科手术后恶心呕吐(PONV)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妇科手术患者89例,均给予硬膜外麻醉,随机分为3组.阿扎司琼联合地塞米松组(AD组):阿扎司琼10 mg稀释成5 ml于手术结束时静脉注射(静注),同时静注地塞米松10 mg;阿扎司琼组(A组):阿扎司琼10 mg稀释成5 ml于手术结束时静注;对照组(NS组),手术结束时生理盐水5 ml静注.观察术后PONV的发生率,每例分别测定用药前、用药后5 min心率(HR)、平均血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结果:AD组PONV发生率明显少于NS组(P<0.01),各组患者用药后HR、MAP、SpO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扎司琼联合地塞米松能有效防治妇科手术后的PONV.  相似文献   
20.
刘丽  卢剑华 《中外医疗》2012,31(32):47+49-47,49
目的探讨手术后期二氧化碳轻度蓄积是否有利于全麻患者的早期苏醒。方法选择60例全麻腹部手术患者,ASAⅠ~Ⅱ级,年龄20~50岁,随机分为两组:A组(30例)采用间歇正压通气,呼末二氧化碳始终维持在正常水平(35mmHg左右)。B组(30例)在手术后期改为小潮气量联合低水平呼气末正压通气,调节呼末二氧化碳水平在45。50mmHg间,使其轻度蓄积。记录患者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唤醒时间、拔管后5min的动脉血压(BP)、心率(HR)、动脉氧分压(Pa0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02)。结果手术后期二氧化碳轻度蓄积的患者苏醒时间较正常二氧化碳水平的患者苏醒时间迅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拔管后5min的BP、HR、PaO2、PaC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后期调节呼末二氧化碳,使其在体内轻度蓄积,有利于全麻患者的早期苏醒,且应用该方法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及呼吸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