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6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了连红愈创灵中丹皮酚与桂皮醛的含量,方法简便、快速,可作为本品的质控标准。  相似文献   
22.
山东金银花鲜花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山东金银花主流品种大毛花鲜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共分析鉴定出不在此列(王古)(王巴)烯芳樟醇等47种化合物,占全部挥发油总含量的92.70%。并测定了各成分在挥发油中的百分含量。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Ⅰ、Ⅲ型胶原在肥厚心肌组织中的变化特征.方法 SD大鼠60只,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分别再分为1、4、8周组,每组10只.对照组背部皮下注射生理盐水4ml/(kg·d);实验组背部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4mg/(kg·d).两组分别注射1、4、8周,然后测定各组大鼠体重(BW)、心脏湿重(HW)、左室湿重(LVW),计算出HW/BW、LVW/BW;心肌组织冷冻切片,利用图像分析软件,测量心肌细胞横径(TDM)和心肌细胞截面积(CA).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心肌组织Ⅰ、Ⅲ型胶原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心肌肥厚大鼠心肌Ⅰ、Ⅲ型胶原蛋白表达及其含量.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注射异丙肾上腺素1周后,Ⅰ和Ⅲ型胶原蛋白表达明显增加,4周后有所下降.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实验各组Ⅰ型和Ⅲ型胶原蛋白表达均多于对照组(P<0.01);实验1周时Ⅰ型和Ⅲ型胶原蛋白表达量最高,4周和8周均下降.实验4周和8周组与1周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肌肥厚发生1周左右是Ⅰ、Ⅲ型胶原增加的高峰期,以后趋于稳定.心肌肥厚主要引起胶原量的变化,不破坏胶原纤维的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24.
四种含黄芩中成药液体制剂中黄芩甙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sis Georgi)为常用清热解毒中药。其主要化学成分为黄芩甙等黄酮类化合物。因此许多含黄芩的中成药多采用黄芩甙作为质控指标。目前有关黄芩甙的测定方法有薄层扫描法,薄层色谱——分光光度法及紫外分光光度法。其中紫外法以其灵敏,简便快速,准确而成为许多中成药,尤其是液体制剂首选的含测方法。但据文献报道,紫外法测定黄芩甙尚存在一定问题。如采用药液直接测定往往其他成  相似文献   
25.
本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及薄层扫描法分别测定了丹参中水溶性酚酸、原儿茶醛及丹参酮ⅡA的含量,对山东不同地产丹参进行了质量分析。  相似文献   
26.
27.
Alport综合征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例简介 一、患儿,女性,7岁。因发作性肉眼血尿伴持续性镜下血尿2年余入院。2年多前患上呼吸道感染后出现肉眼血尿1次,伴尿频、尿急,无少尿、浮肿及高血压。在外院静滴双黄连,尿频、尿急症状缓解,住院20天出院,遗留持续性静下血尿。3天前复查尿常规红细胞 佃,尿潜血5 。以“血  相似文献   
28.
29.
单卫华  李明珠 《新疆医学》1998,28(4):243-243
新生儿特发性胃扭转过去认为少见,近年来随着对原因不明呕吐的新生儿进行胃肠X线钡餐检查增多,发现本病并非少见。据北京儿童医院报告,在新生儿呕吐的病因中约占14%(7/35)。我们见到3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0.
瓜子金根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东明  单卫华 《中草药》2005,36(12):1767-1771
目的研究远志属植物瓜子金Polygala japonica根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正相、反相硅胶柱和大孔树脂柱色谱分离,并通过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乙醇提取物的丙酮溶出物中分离得到了8个化合物,其结构鉴定为β-D-(3-O-芥子酰基)-呋喃果糖基-α-D-(6-O-芥子酰基)-吡喃葡萄糖苷[β-D-(3-O-sinapoyl)-fructofura-nosyl-α-D-(6-O-sinapoyl)-glcuopyranoside,],荷花山桂花糖A(arillatose A,),西伯利亚远志糖A5(sibiricoseA5,),西伯利亚远志糖A6(sibiricose A6,),2-β-D-吡喃葡萄糖基-1,3,7-三羟基酮(neolancerin,),远志酮(polygalaxanthone,),西伯利亚远志酮A(sibiricaxanthone A,)和远志醇()。结论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为首次从天然产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