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73篇
内科学   13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53篇
  1篇
中国医学   1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以甲醇为加速剂,血清内总胆红素在37℃,20分钟显色最深;加入叠氮钠后,在硷性溶液内所呈现之蓝色可稳定2小时。选用的人工胆红素参比液,与测定颜色相比较,两者在560~600nm 波长之间的吸光曲线基本一致,放置室温可保存6~10个月。本法变异系数(CV)1、67~5、37%(平均3、68%),回收率92、8~106、9%(平均97、9%)52份血清本法与 J—G 同时测定,均值分别为:3.826±2.455 mg/dl 和3.87±2.378 mg/dl,t=0.093,P>0.05,无显著性差异。52名健康成人测定结果为0.545±0.107mg/dl。  相似文献   
22.
〔摘 要〕 目的:观察扶正消瘤汤对绝经后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患者生活质量及炎症因子、性激素的影响。方法:选取深圳 市第二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科 2019 年 5 月至 2020 年 5 月期间收治的绝经后乳腺癌术后内分泌治疗患者 60 例,随机分为对照 组和观察组,各 30 例。两组患者均予阿那曲唑片内分泌治疗,对照组予口服谷维素片、维生素 B6 片,观察组予口服中药扶 正消瘤汤,疗程均为 2 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围绝经期综合征 Kupperman 量表评分、乳腺癌治疗功能评价量表 (FACT–B)评分、炎症因子和性激素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中医症状积分、Kupperman 评分方面,治疗前两组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均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 < 0.05);FACT–B 评分的 5 个项目分值和 总分方面,治疗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均有所提高,且观察组增幅大于对照组(P < 0.05); 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96.67 %)高于对照组(66.67 %)(P < 0.05);在炎症因子水平方面,治疗前两组差异无 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 < 0.05);两组患者的性激素水平治疗前后组内及组间比较,差 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扶正消瘤汤可有效地提高绝经后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炎症因 子水平,且对性激素水平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3.
目的 研究广州地区携带blaCTX-M-15质粒的分子特征.方法 以2007年到2008年期间来源于广州9家医院确证产CTX-M-15 ESBL的38株大肠埃希菌和47株肺炎克雷伯菌为研究对象,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法检测blaCTX-M-15阳性株的同源性,MIC法检测菌株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血清凝集试验确定大肠埃希菌血清型.接合试验了解携带blaCTX-M-15质粒的可接合性,限制性内切酶分析质粒的同源性.PCR分析大肠埃希菌的系统发育群,流行质粒的不相容群和耐药基因构成.结果 blaCTX-M-15阳性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用PFGE确定为28个和30个基因型.携blaCTX-M-15大肠埃希菌的系统发育群以D群(67.8%)和A群(21.4%)为主.大肠埃希菌血清型呈散在分布,未发现O25:H4血清型.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ST型无明显集中趋势,大肠埃希菌中发现非O25血清型的ST131,肺炎克雷伯菌中发现2个新的tonB基因和2个新的ST型.58个独立克隆的代表菌株中有40株可将携blaCTX-M-15的质粒传递给受体菌E.coli C600(Rif),其中大肠埃希菌有19株,肺炎克雷伯菌有21株.57.9%(11/19)的大肠埃希菌中携带blaCTX-M-15的质粒大小为65 kb,85.7%(18/21)的肺炎克雷伯菌中携带blaCTX-M-15的质粒大小为92 kb.限制性内切酶分析显示,这2种质粒属流行质粒,分别命名为p15-e和p15-k.通过PCR调查,p15-e存在blaCTX-M-15和ISEcpI;p15-k上存在blaCTX-M-15、ISEcpI、aac(6')-Ⅰ b、aac(3')-Ⅲ、blaOXA-1、qnrB、qnrS、blaDHA-1、blaTEM-1.p15-k同时被证实属于质粒不相容群FⅡ群.结论 广州地区存在携带blaCTX-M-15流行质粒的传播,且流行质粒的大小和基因结构与国外报道不同;无克隆株传播证据.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molecular characteristic of the epidemic plasmids carrying blaCTX-M-15 in Guangzhou. Methods A total of 38 strains of E. coli and 47 strains of K. pneumoniae both producing CTX-M-15 ESBLs were collected from nine hospitals in Guangzhou from 2007 to 2008. The clonal relationship of isolates carrying blaCTX-M-15 was determined by PFGE and MLST.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was determined by microdilution test for all isolates. Conjugative plasmids carrying blaCTX-M-15 were obtained by mating and were subject to restriction analysis. PCR was used to determine phylogenetic groups of E. coli,and to study replicon type and the genetic contexts of the plasmids harboring blaCTX-M-15. Serum agglutination test was used to detect the serotype of E. coli. Results The 37 strains of E. coli were classified into 28 genotypes, while the 47 strains of K. pneumoniae were divided into 30 genotypes. ST131 was found in E. coli but not O25 serotype. Two novel-alleles of tonB and new ST were determined in K. pneumoniae. Forty out of 58 isolates represented independent genotypes have been succeeded to transfer the plasmid carrying blaCTX-M-15 to the E. coli C600(Rif) by conjugation. The sizes of plasmids carrying blaCTX-M-15 are 65 kb in 57.9% isolates of E. coli and 92 kb in 87.5% isolates of K. pneumoniae. Two epidemic plasmids were detected in E.coli and K. pneumoniae by restriction enzyme, designated p15-e and p15-k respectively. The blaCTX-M-15 and ISEcpI were identified on p15-e, and the blaCTX-M-15 ,ISEcpI,aac(6')- Ⅰ b,aac(3')-Ⅲ ,blaOXA-1 ,qnrB,qnrS,blaDHA-1 , blaTEM-1 were determined on p15-k. The p15-k also was identified to belong to the incompatible group FⅡ. Conclusion The local dissemination of blaCTX-M-15 appears to be due to the spread of epidemic plasmids harboring blaCTX-M-15. No evidence supports the dissemination of clone strains which carried blaCTX-M-15.  相似文献   
24.
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耐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铜绿假单胞菌(Pseuclomonas aerubqinosa,PA)是最严重的医院内获得性感染的病原菌之一,生物被膜(Biofilm,BF)多黏附在生物材料和植入的各种导管,以及牙龈、支气管、尿道等人体组织表面,它的形成使得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相关感染不断上升,致使慢性感染性疾病反复发作且难以控制,给治疗增加更大的难度.生物被膜通过营养限制、抗生素渗透障碍和免疫逃逸等机制对多种抗生素耐药.密度感应系统(quorum-sensing systems,QS)作为一种细胞信号传递方式,在基因水平上参与到生物被膜内细菌基因的表达,调节生物被膜内细菌的分化成熟,从而影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大环内酯类因作用于生物被膜,使得失去被膜保护的细菌易被抗生素杀灭.临床上被用于治疗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感染的主要药物,此外,中药有效成分联用抗生素,干扰密度感应系统也为治疗生物被膜病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5.
2007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细菌耐药性监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我院2007年临床常见分离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 药敏试验使用纸片扩散法,数据分析采用WHONET5.4软件.结果 在临床分离的1005株细菌中,革兰阳性菌占19.9%(200株),革兰阴性菌占80.1%(805株).金葡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株分别占35.9%和89.7%.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高浓度庆大霉素耐药率分别为57.1%和83.9%,葡萄球菌或肠球菌均未发现万古霉素或替考拉宁中介株或耐药株;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产ESBLs株检出率分别为48.1%和31.7%,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41%和35.5%,不动杆菌属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6.5%和7.2%,发现1株泛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和2株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氟喹诺酮类、米诺环素和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较低.结论 我院尚未出现耐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的革兰阳性菌株,但首次出现泛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因此加强细菌耐药监测对控制耐药菌在医院暴发流行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26.
目的 :以甲磺酸加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为试验药 ,环丙沙星为对照药 ,治疗成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评价前者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随机、单盲、平行法对照研究。结果 :两组各完成合格病例 2 3例 ,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 91.3%和 78.3% (P <0 .0 5 ) ,两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 91.3%和 72 .7% (P <0 .0 5 )。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分别为 12 .5 %和 8.7% (P >0 .0 5 )。结论 :甲磺酸加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能安全有效地用于治疗成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疗效优于环丙沙星。  相似文献   
27.
胡付品  郭燕  朱德妹  汪复  蒋晓飞  徐英春  张小江  张朝霞  季萍  谢轶  康梅  王传清  王爱敏  徐元宏  黄颖  孙自镛  陈中举  倪语星  孙景勇  褚云卓  田素飞  胡志东  李金  俞云松  林洁  单斌  杜艳  郭素芳  魏莲花  邹凤梅  张泓  王春  胡云建  艾效曼  卓超  苏丹虹  郭大文  赵金英  喻华  黄湘宁  刘文恩  李艳明  金炎  邵春红  徐雪松  鄢超  王山梅  楚亚菲  张利侠  马娟  周树平  周艳  朱镭  孟晋华  董芳  郑红艳  胡芳芳  沈瀚  周万青  贾伟  李刚  吴劲松  卢月梅  李继红  段金菊  康建邦  马晓波  郑燕萍  郭如意  朱焱  陈运生  孟青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20,(3):233-243
目的监测国内主要地区医疗机构临床分离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对国内主要地区36所三级医院临床分离菌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按CHINET统一监测方案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按CLSI文件标准判断结果。结果收集2019年1-12月上述医院临床分离菌共249 758株,其中革兰阳性菌占29.0%,革兰阴性菌占71.0%。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其他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除假中间葡萄球菌和施氏葡萄球菌)中甲氧西林耐药株的检出率分别为31.4%、82.4%和78.3%。甲氧西林耐药株(MRSA、MRSE和MRCNS)对绝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显著高于甲氧西林敏感株(MSSA、MSSE和MSCNS)。MRSA中有92.6%的菌株对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敏感;MRSE中有89.0%的菌株对利福平敏感;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株。肠球菌属中粪肠球菌对多数测试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显著低于屎肠球菌,两者中均有少数万古霉素耐药株。2019年儿童和成人中分离的肺炎链球菌中PSSP(95.2%和95.3%)所占比例较2018年有所上升,PISP和PRSP的检出率有所下降。除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为27.6%外,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仍高度敏感,多数菌属的耐药率低于10%。2005-2019年15年的监测数据显示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呈持续上升趋势(3.0%和2.9%对25.3%和26.8%)。此外,不动杆菌属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73.6%和75.1%;铜绿假单胞菌对上述两药的耐药率分别为27.5%和23.5%。结论临床分离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仍呈增长趋势,尤其是碳青霉烯类耐药革兰阴性杆菌。为应对严峻的全国细菌耐药形势,需各相关部门协作以遏制细菌耐药。  相似文献   
28.
目的监测2007年和2009年我国不同地区13家教学医院内获得性血流感染中主要病原菌的分布并对其耐药性进行分析。方法收集医院内获得性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并对其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采用WHONET5.6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共收集到2015株医院内获得性血流感染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332株(占66.1%),革兰阳性球菌683株(占33.9%)。分离率排名前五位的病原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27.9%),肺炎克雷伯菌(11.3%),金黄色葡萄球菌(10.9%),铜绿假单胞菌(7.0%),鲍曼不动杆菌(6.0%)。对血流感染中常见革兰阴性杆菌体外药物敏感率较高的抗菌药物依次为:替加环素(98.2%,不包括铜绿假单胞菌),多黏菌素(98.1%,非发酵菌),头孢他啶/克拉维酸(90.4%);对常见革兰阳性球菌体外药物敏感率较高的抗菌药物有:替加环素和利奈唑胺(敏感率均为100%),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敏感率均为99.4%)。2007年度和2009年度数据显示:苯唑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发生率分别为42.3%和42.2%,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科细菌(ESBLs)的发生率分别为54.7%和53.4%,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的发生率分别为11.9%和15.9%,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的发生率分别为49.0%和64.8%,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对高水平庆大霉素耐药(HLGR)的发生率分别为62.6%和66.7%,对碳青霉烯类不敏感的发生率分别为2.1%和4.6%。高水平庆大霉素耐药(HLGR)肠球菌的发生率分别为62.6%和66.7%,碳青霉烯类不敏感肠杆菌的发生率分别为2.1%和4.6%。结论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以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替加环素和碳青霉烯类药物对其敏感率较高;革兰阳性球菌中分离率最高的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为屎肠球菌,替加环素、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对其敏感率较高。多重耐药菌中MDRA、HLGR、MDRP以及碳青霉烯类不敏感肠杆菌科细菌的发生率分别升高了:15.8%、4.1%、4.0%和2.5%,应引起临床的关注。  相似文献   
29.
目的了解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耐药性及基因多态性分型情况,为医院感染控制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参照2009年CLSI标准,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03年1月-2009年6月各种临床标本中分离的188株MRSA,用K-B法对10种抗菌药物进行的敏感性检测;微量稀释法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的敏感性进行检测;利用随机引物PCR(AP-PCR)对MRSA基因多态性进行分型,应用Bionumer图像分析软件分析其同源性。结果 188株MRSA对利奈唑胺、替考拉宁、万古霉素敏感率均为100.0%,对氯霉素、利福平的敏感率为71.8%及70.7%,其他被检测的抗菌药物的敏感率均<50.0%;AP-PCR方法将188株MRSA分为20个基因型(A~Q和3个独立型),主要分为A型(43株)、B型(33株)和C型(18株)。结论 MRSA对利奈唑胺、替考拉宁、万古霉素敏感性高,而对临床常用的其他抗菌药物呈多药耐药性;基因分型以A、B、C型为主。  相似文献   
30.
2010年中国CHINET肠球菌属细菌耐药性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2010年中国主要地区临床分离肠球菌属细菌对各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国内主要地区14所教学医院(12所综合性医院,2所儿童医院)按统一方案、采用统一的材料、方法(K-B法)和判断标准(CLSI 2010年版)进行肠球菌属细菌的耐药性监测。结果共分离到4 046株非重复肠球菌属细菌,最常见菌种为粪肠球菌1 829株(45.2%)、屎肠球菌1 817株(44.9%)、鹑鸡肠球菌78株(1.9%)、鸟肠球菌54株(1.3%)、铅黄肠球菌49株(1.2%)。肠球菌属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仍极敏感,耐药率<4%,万古霉素耐药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检出率分别为0.6%、3.6%。粪肠球菌对呋喃妥因、磷霉素和氨苄西林耐药率较低,分别为3.2%、5.7%和11.3%,对高浓度庆大霉素耐药率为44.0%;屎肠球菌耐药性明显高于粪肠球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接近90%,对高浓度庆大霉素耐药率接近70%,对氯霉素耐药率仅为7.3%,儿童屎肠球菌分离株对磷霉素、呋喃妥因耐药率<10%。不同医院分离的肠球菌属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有一定差异。结论屎肠球菌的分离率有增加趋势,肠球菌属细菌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依然保持极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