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30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考察加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与注射用头抱美唑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在25℃与37℃下,观察8h内加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2g·L^-1)与注射用头抱美唑(10g·L^-1)配伍液的外观,pH值及紫外光谱的变化。用单波长法、一阶导数法分别测定加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与注射用头抱美唑的含量。结果在8h内,两药在配伍液外观基本不变,在6h后含量略有下降,而pH值有所变化。结论两种药物配伍8h内基本稳定。用单波长法、一阶导数光谱法分别测定其稳定性,方法简便,准确,实用性广。  相似文献   
12.
玫瑰糠疹是一种具有特征性皮损的炎症性自限性皮肤病。我科采用丙种球蛋白(简称丙球)静脉滴注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查阅CHKD(清华同方)全文期刊库1994~2005未发现类似的报道。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RP-HPLC测定加替沙星在家兔血中含量及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加替沙星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特性。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内标法,色谱柱:ORBAX Extend-C18柱,流动相:0.01 m ol.L-1磷酸二氢钾缓冲液-乙腈(18∶5),流速1.0mL.m in-1,室温25℃。紫外检测波长为292nm,内标物为诺氟沙星。分析耳缘静脉推注加替沙星(10和20m g.k-g 1)后家兔体内的血药浓度,用药物和统计软件(DAS ver1.0)进行房室模型拟合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加替沙星在0.025~4μ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73),在家兔体内药-时曲线符合一室模型。T1/2为1.25h。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能满足加替沙星药动学分析。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统计分析我院人血白蛋白的使用情况,评价其合理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1月所有使用人血白蛋白的病例进行分析,获取临床使用人血白蛋白的信息数据,建立相关评价标准并对其使用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应用合理病例740例,占50.9%;欠合理病历35例,占2.4%;不合理病历679例,占46.7%。人血白蛋白用于肝硬化、肝切除占25.3%,癌症占16.4%,糖尿病占9.7%,骨折占7.6%,颅脑疾病占7.4%。结论:人血白蛋白的临床应用存在不合理的现象较普遍,应规范人血白蛋白的临床使用,制定其使用标准和指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药学监护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临床药师全程参与1例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重症患者治疗过程用药监护,从制定治疗方案、给药形式、药物不良反应以及药物经济学评估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药学服务.结果 经过积极的抗真菌、激素、氧疗及对症治疗,以及积极合理的药学监护,该患者痊愈出院,应用抗真菌药物两性霉素B治疗,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临床药师积极参与药学监护,为提高药学服务质量,促进医院安全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双波长K系数法测定复方苯甲酸软膏中两组分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双波长K系数倍率法测定复方苯甲酸软膏中两组分的含量,苯甲酸和水杨酸的测定波长分别为271nm和296nm,方法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41%,ESD=1.52%,n=7和98.84%,RSD=2.23%,n=7,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考察注射用加替沙星与头孢吡肟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在25℃条件下,观察6h内加替沙星(0.2g.L-1)和头孢吡肟(1g.L-1)配伍液的外观,测量pH值及用紫外光谱的变化,用紫外双波长等吸收法、系数倍率法分别测定注射用加替沙星与头孢吡肟的含量〔1~2〕。结果在0,2,4,6h时,两药在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的含量,pH及外观基本不变。结论两种药物配伍液在6h内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并评价头孢噻利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究其引起转氨酶升高和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可能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医院使用头孢噻利的118例住院患者用药资料,主要关注用药期间转氨酶升高和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对其转氨酶升高相关的风险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回归分析.结果 118例使用头孢噻利患者治疗有效率为63.56%;非产ESBLs肠杆菌科细菌、MSSA,MSCNS及链球菌属对头孢噻利的敏感率>75.00%,产ESBLs菌株、嗜麦芽寡养单胞菌、MRSA及粪肠球菌对其敏感性较差;发生不良反应35例次,占29.66%,其中发生转氨酶(AST、ALT)升高23例,占19.49%,神经系统不良反应5例,占4.24%;肾功能不全、心脏疾病、年龄>65岁、日剂量>3 g、抗菌药物联用是引起转氨酶升高的危险因素(P<0.05);脑部疾病和肾功能不全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重要因素.结论 头孢噻利对各类敏感菌引起的感染临床疗效较好,其引起转氨酶升高和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及影响因素应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考察注射用硫酸头孢噻利与盐酸氨溴索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注射用硫酸头孢噻利与盐酸氨溴索氯化钠注射液配伍一定时间后的含量;同时观察外观变化并测定其配伍后8 h内的pH 值.结果 药物配伍后,8h内其外观、pH值及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两药配伍后,在8h内稳定,可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