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6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66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9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211篇
内科学   70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6篇
外科学   41篇
综合类   337篇
预防医学   101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129篇
  6篇
中国医学   112篇
肿瘤学   3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5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4篇
  1973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51.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预防口腔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80例口腔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不良情绪、股静脉流速。结果观察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2.50%,低于对照组的15.00%(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股静脉峰值流速及平均流速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可减少口腔癌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改善不良情绪,促进下肢血液循环。  相似文献   
52.
潘宇  李静  郑丽容 《今日药学》2004,14(6):34-35
目的将输液中的不溶性微粒控制在低水平.方法按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ⅨC注射液中不溶性微粒检查法.结果不锈钢滤器端口上的锈斑可使输液中不溶性微粒显著增加.结论必须加强对不锈钢滤器端口的检查.确保输液质量.  相似文献   
53.
目的 分析我院常用抗痛风药的使用现状和趋势.方法HT6K分析我院2012~2014年常用抗痛风药的用药数量、用药金额、DDDs、DDC等,分析其临床使用情况.结果2012~2014年常用抗痛风药中DDC最高的为苯溴马隆,其DDC为4.32元,DDC最低的为秋水仙碱,2012及2013年度其DDC为0.89元,2014年3月更换厂家后该药DDC进一步降低为0.58元;2012~2014年抑制尿酸生成类药别嘌醇片+别嘌醇缓释片的金额构成比分别为59.07%、39.63%、71.63%,除2013年被苯溴马隆片(47.46%)赶超之外,其余年份此类药金额构成比均居于常用抗痛风药中的首位;别嘌醇片的DDDs构成比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2014年别嘌醇片所占的DD Ds构成比飞速增长越居当年首位高达74.45%.2012~2014年苯溴马隆的DDDs构成比排序分别为4、4、3,均居于常用抗通风药的末位.结论 我院临床常用抗痛风药的使用中,日均费用最高的为苯溴马隆,最低的为秋水仙碱.临床选用抑制尿酸生成类药物如别嘌醇的频率相对最高,对此类药的选择倾向性最大,选用促进尿酸排泄类药物苯溴马隆频率相对最小,而抗痛风急性期用药秋水仙碱的使用率虽较小却相对较为平稳.  相似文献   
54.
目的 通过研究榄香烯注射液不良反应的规律和特点,探讨榄香烯注射液发生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对临床应用提出合理的建议.方法 通过检索收集榄香烯注射液不良反应病例56例,对患者的基本情况、用药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时间与累及系统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检索到25篇有效文献,共计56例患者.其中,男性多于女性(64.30%vs 35.70%).多数不良反应发生在用药30min内(56例,75%).临床表现主要以皮肤及附件损害、呼吸系统损害、全身性损害及循环系统损害为主.有1例因不良反应而死亡.结论 临床应严格掌握榄香烯注射液的适应证,辨证施治、合理用药,对用药过程严密观察,警惕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55.
目的建立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方法根据中国药典2000年版的要求进行实验。结果该药原液、2倍、4倍稀释液对鲎试验有抑制,该药液8-16倍稀释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无干扰。结论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的热原检查可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替代,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具有省时、便捷、灵敏度高、实用性强的优点。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导致白内障患者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的相关因素,治疗并分析相关围术期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医院收治检查后确诊的184例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92例,试验组实施围术期护理对策,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后感染性眼内炎发生率、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免疫功能情况及炎性指标水平。分析白内障患者术后并发感染性眼内炎的相关因素,分析总结相关治疗及围术期护理对策。结果 184例白内障患者,发生感染性眼内炎27例,发生率为14.67%。年龄、糖尿病史、手术时间、玻璃体溢出及手术切口位置是白内障手术患者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的相关因素(P0.05),无菌操作是发生感染性眼内炎的保护因素(P0.05)。184例患者实施不同护理干预后,试验组患者感染性眼内炎发生率为4.35%低于对照组25.00%(P0.05);试验组住院时间、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IL-8、白细胞计数(WBC)分别为(9.05±5.56)d、(5.59±2.61)mg/L、(9.53±1.03)ng/L、(7.17±1.43)ng/L、(8.01±2.11)/均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临床治疗及护理工作中,应针对上述相关因素给予相应的围术期护理对策,降低感染性眼内炎发生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扩增与人胃癌细胞特异结合的鼠源性抗体轻链可变区基因,并对其基因序列进行分析。方法 用RT-PCR方法从分泌鼠源抗人胃癌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扩增出抗体轻链可变区基因,克隆到pGEM-T载体,测序仪测定其基因序列并对其结构进行分析。结果 所获得的基因由354bp组成,编码118个氨基酸,序列分析证实该基因可变区序列符合小鼠Ig轻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特征。结论 获得的鼠源抗胃癌抗体轻链可变区基因为kⅢ  相似文献   
58.
李陕区  闫小君 《医学争鸣》2000,21(7):F002-F002
0 引言 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β1)可抑制肝细胞增生 ,抑制肝细胞生长因子 (HGF)对肝细胞有丝分裂的促进作用 .肝炎患者肝组织中 TGFβ1和 HGF的 m RNA表达明显增加 ,它能表达乙型肝炎病毒 (HBV) X基因 (HBX)的转基因小鼠中HBX基因可激活 TGFβ1基因的转录 [1 ,2 ] .我们对急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血清进行 TGFβ1和 HBX蛋白测定 ,并研究它们的变化及意义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急性乙型肝炎 (AHB)患者 19(男 13,女 6 )例 ,年龄 18~ 45岁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2 2 (男 15 ,女 7)例 ,年龄 2 2~48岁 ;肝硬化 (L C) 2 …  相似文献   
59.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 ,78岁 ,高级工程师。在住院期间突然出现头痛、呕吐、血压升高、数分钟内出现昏迷 ,瞳孔散大 ,右侧肢体瘫痪。次日发现两肺布满湿罗音 ,痰粘不易吸出 ,体温持续高热 ,并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经降颅内压、止血、支持、给氧等抢救治疗和精心护理。2 6 d后患者逐渐由昏迷转为神志模糊、嗜睡。 38d患者神志转清。 42 d发生二重感染 ,病人出现鹅口疮 ,尿培养出霉菌 ,经抗霉菌治疗和护理痊愈 ,再经针灸理疗、体疗等积极的康复治疗 ,5个月后痊愈出院。2 临床分析  脑出血是老年人常见疾病 ,其特点是病情险恶 ,变化快并发…  相似文献   
60.
目的:比较3种不同方式的切口在白内障囊外手术中的临床疗效并评价角膜切口的安全性。方法:将95例(108只眼)白内障患者,分别以角膜切口(A)、巩角膜切口(B)、巩膜隧道切口(C)行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记录术后视力及并发症,测量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的角膜屈率,以B组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角膜散光术后1周、1个月A组高于B组(P<O.05),术后3个月A、B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O.05);术后各随访时间C组明显小于B组(P<0.05)。术后1个月矫正视力C组较好,A组较差。A、B组术后并发症有所不同,A组后弹力层撕脱发生率高于B组(P<0.05);C组并发症较少。结论:角膜切口是可行的,但安全性及疗效不如后两种,对有条件者推荐采用巩膜隧道切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