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6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4篇
耳鼻咽喉   4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25篇
临床医学   50篇
内科学   56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104篇
预防医学   5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7篇
中国医学   48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 研究印迹基因CDKN1C对人滋养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 利用小干扰RNA沉默CDKN1C基因的表达,将人绒毛外滋养细胞(TEV-1细胞株)分为3组,空白组细胞未经转染处理,对照组细胞由不合siRNA的空白脂粒体进行转染,siRNA组细胞由包裹siRNA的脂粒体进行转染.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TEV-1细胞CDKN1C基因的表达水平,CCK-8检测细胞增殖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结果 CDKN1C基因沉默后48 hTEV-1细胞早期和晚期凋亡率均降低,细胞增殖率升高;细胞周期G0/G1期比例下降、S期和G2/M期比例增高;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增强(P<0.05).结论 印迹基因CDKN1C对人滋养细胞增殖、凋亡、细胞周期、迁移、侵袭等生物学功能有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82.
目的 通过梯度造影和CT扫描后三维重建的方法为学生提供胎盘血管的直观展示,加强学生对正常妊娠和病理妊娠胎盘结构的理解,以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方法 将含有10%和50%非离子型碘造影剂的灌注液分别用美兰和伊红染色后,对脐静脉、脐动脉进行灌注,完成后对胎盘进行CT扫描、三维重建.结果 结合胎盘灌注的大体图像,将胎盘血管树直观地展示给学生,同时结合三维模型展示双(多)胎妊娠胎盘血管吻合,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胎盘结构与病理妊娠的关系.结论 应用胎盘血管梯度造影及三维重建技术在产科教学中可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3.
目的 研究低分子肝素及轴突导向因子-1(Netrin-1)对人胎盘微血管内皮细胞(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MECs)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正常早孕(8~10周)绒毛,通过Percoll梯度离心法提取人胎盘微血管内皮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将细胞分为6组,其中5组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终浓度为0.01 U/ml、0.1 U/ml、1U/ml、10 U/ml、100 U/ml),未加低分子肝素的作为对照组.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Blot分别检测不同组别Netrin-1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CCK-8检测不同组别细胞增殖率的变化;筛选出细胞增殖率最高组别进行流式细胞检测凋亡水平及细胞周期的变化;利用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变化.结果 培养24 h 0.1U/ml、1U/ml组Netrin-1 mRNA及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10 U/ml、100 U/ml组Netrin-1 mRNA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蛋白表达低对照组(P<0.05);培养48 h 0.1U/ml、1 U/ml、10 U/ml组Netrin-1 mRNA及蛋白表达均高于对照组;培养24 h 0.1 U/ml组MECs增值率高于对照组,100U/ml组细胞增值低于对照组;培养48 h 0.1U/ml、1U/ml、10 U/ml组细胞增值率高于对照组;0.1U/ml组培养24、48hS期细胞比例及细胞迁移数目高于对照组;0.1U/ml组培养24 h晚期细胞凋亡低于对照组(P<0.05),各组细胞侵袭实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适当浓度的低分子肝素可以促进人胎盘MECs的增殖,降低凋亡,迁移能力增高,这一变化可能与低分子肝素促进Netrin-1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4.
目的 观察蟾毒灵联合索拉非尼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干预作用及对Ras同源基因蛋白A(RhoA)/含Rho关联卷曲螺旋蛋白激酶(ROCK)/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的肝癌HepG2细胞,分别加入蟾毒灵、索拉非尼单药或联合处理24 h, CCK-8方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明确后续实验药物干预浓度;将肝癌HepG2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蟾毒灵组、索拉非尼组、蟾毒灵联合索拉非尼组,空白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处理,其余组加入相应药物培养24 h,观察肝癌HepG2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RhoA/ROCK/HIF1α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蟾毒灵、索拉非尼均可抑制肝癌HepG2细胞增殖,选择蟾毒灵4μg/mL、索拉非尼20μmol/L为后续实验干预浓度。各药物组肝癌HepG2细胞的迁移与侵袭率和索拉非尼组、蟾毒灵联合索拉非尼组肝癌HepG2细胞中RhoA、ROCK1、ROCK2、HIF1α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均<0.05),且蟾毒灵联合索拉非尼组肝癌HepG2细胞的迁移与侵袭率和...  相似文献   
85.
目的:用BALB/C小鼠建立动物模型,观察吗啡成瘾戒断小鼠对其周围的正常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吗啡成瘾戒断小鼠与正常小鼠同笼饲养,然后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测定正常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应用RT-PCR的方法检测正常小鼠海马中PKCa、GABA分子表达的变化。结果:水迷宫实验证明,与生理盐水组相比,实验组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明显降低(P<0.05),海马中PKCa和DABA的表达都明显升高(P<0.05)。  相似文献   
86.
基于生物信息学的ECSM2胞外区B细胞表位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预测内皮细胞特异分子-2(endothelial cell-specific molecule-2,ECSM2)胞外区B细胞表位。方法以ECSM2胞外区氨基酸序列为基础,应用公共的生物信息学工具,分析ECSM2的序列特异性、二级结构,以及极性、亲水性、柔韧性、表面可及性等参数,然后借助专业的B细胞表位预测工具预测潜在的B细胞表位,最后对获得的数据综合分析,评判ECSM2胞外区最有可能的B细胞表位。结果综合分析多种生物信息学工具获得的数据表明,ECSM2胞外区69-93位氨基酸区段包含了4个相互重叠的潜在表位,具有极大的B细胞表位可能性。结论应用生物信息学预测出的ECSM2胞外区B细胞表位,为直接利用该表位从抗体库或杂交瘤细胞库中筛选出血管内皮细胞靶向的特异抗体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7.
真武汤出自《伤寒论》,原文第82条指出"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原文第316条指出"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欬,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  相似文献   
88.
目的 建立钼酸钠配合物差示分光光度法测定槐叶中总黄酮含量,对植物叶、茎或果实中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进行新的探索.方法 槐叶干品经索氏提取法甲醇连续提取,得槐叶总黄酮样品测定液.以芦丁对照品作为标准.分别用芦丁对照品或槐叶总黄酮提取物与NaNO2-Na2MoO4-NaOH反应形成稳定配合物.以空白试剂溶液为参比,分别对芦丁或槐叶总黄酮提取液配合物溶液在200 ~500nm范围进行差示扫描.结果 芦丁与槐叶总黄酮配合物溶液差示光谱图一致,有3个明显的吸收峰,在332 nm波长处浓度与吸光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4~40 μg· ml-1,回归方程A=0.0021+0.02804C,r=0.9994,槐叶中总黄酮的平均回收率为95.7%,RSD为1.9%.结论 槐叶总黄酮钼酸盐配合物差示分光光度法测定槐叶中总黄酮,操作简单易行,可较好解决背景吸收的问题,也对植物叶、茎或果实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进行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89.
目的比较研究槐角不同部位,即槐角皮和种子中3种主要苷元形式黄酮类化合物,槲皮素、染料木素和山萘酚的含量差异,为科学、有效地利用现有槐角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酸水解样品中槲皮素、染料木素和山萘酚的含量。HPLC测定条件:Diamonsil C18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0.4%磷酸-甲醇溶液(50∶50),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60 nm。结果槐角皮中槲皮素、染料木素和山萘酚含量分别为(2.4±0.8)、(41.3±3.8)和(29.2±0.23)mg/g,种子中三者的含量分别为(1.9±0.4)、(3.3±1.3)和(3.6±1.1)mg/g,其中槐角皮中染料木素和山萘酚含量明显高于种子中的含量,差异显著(P<0.01)。结论槐角中主要苷元形式的黄酮类化合物为染料木素和山萘酚,且二者主要存在于槐角皮中。了解这种分布差异,可以改变以完整槐角为材料的研究思路,将槐角皮与槐角种子分别用于不同目的的研究,对于缓解目前槐角资源紧张的现状,更有效地利用现有槐资源,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0.
目的:通过了解宫颈疾病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和需求情况,探讨健康教育的有效形式,为医护人员实施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统一设计的调查问卷,对150例宫颈疾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42.0%的患者对宫颈炎发生的影响因素及相关知识不知道,75.3%对防癌涂片检查认识不清,64.0%对宫颈癌发生的影响因素不清楚,患者对宫颈疾病相关知识有强烈的需求。结论:妇女认知水平必然影响宫颈疾病的诊断、治疗及康复效果,应加强宫颈疾病相关知识的宣教,提高患者对宫颈疾病的早期诊断认识,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提高女性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