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30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91.
生物体对病原微生物核酸(包括DNA与RNA)的识别是启动宿主免疫应答的重要途径.炎症性肠病中,机体对病原体核酸的识别异常是其病因与特征之一.近年来,针对RNA的识别机制以及相关分子学基础已愈加深入,而关于DNA如何激活胞内DNA受体并调控抗原提呈细胞的功能,进而介导黏膜免疫应答却罕有研究.本综述将首先介绍肠道树突状细胞的亚群与功能,探讨树突状细胞利用cGAS-cGAMP-STING识别外源性DNA的机制,进而鉴别炎症性肠病中与DNA识别异常高度相关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92.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也是威胁中老年患者生命的急症之一。其发病急、病程进展快,病死率及猝死率高。一旦确诊,应及早进行抢救.以保护濒死心肌,缩小梗死范围,维持生命体征的稳定。为此快速高效的院前急救及安全的途中监护转运,对减少住院前死亡,挽救患者生命至关重要,对预后也有重要意义。现将我院120急救中心自2000~2004年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究 ROC1在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组织的表达及临床意义,为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的基因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取2005年10月至2007年10月在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行卵巢癌手术并进行了长达5年随访的261例卵巢癌患者,对卵巢癌组织及相应周围正常组织中 ROC1 mRNA 及蛋白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并将结果与患者的预后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ROC1在卵巢癌组织中过度表达,而在相对应周围正常组织中几乎不表达;ROC1表达水平高低与患者的生存率存在负相关性。结论卵巢癌患者中 ROC1表达水平越高,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94.
目的分析腹腔巨大间叶源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外科治疗及其预后。 方法回顾性总结自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57例腹腔巨大间叶源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病种及人口学特征、术中探查及外科治疗情况、围手术期及随访预后情况等。对于连续型变量进行正态性检验,若满足正态分布,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若不满足正态分布,则以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表示。对于分类变量,以频数(百分率)表示。所有数据分析与统计用GraphPad Prism 9.0完成。 结果共纳入57例直径≥10 cm、瘤体≥1 kg的腹腔巨大间叶源性肿瘤,包括间质瘤31例、脂肪肉瘤13例、平滑肌肉瘤2例、横纹肌肉瘤2例、淋巴管瘤2例、神经鞘瘤2例及其他肿瘤5例。发病年龄(55.8±13.9)岁,肿瘤直径(13.0±7.0)cm,手术时长(175.0±90.0)min,术中出血量(200.0±450.0)ml,术中输血率26.3%,多灶率22.8%,整块切除率80.7%,侵犯周围结构率22.8%,联合脏器切除率50.9%,患者术后住院(11.0±5.0)d、随访(23.0±16.0)个月,死亡4例(7.0%),均因肿瘤复发转移死亡。 结论间质瘤与脂肪肉瘤是最多见的腹腔巨大间叶源性肿瘤,不同类型肿瘤的临床特征与外科治疗存在差异,提高对此类疾病的认识有助于改善此类患者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95.
抗流感病毒药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由于抗原变异频繁,疫苗的预防效果不理想,所以,抗流感病毒药物研究显得更加重要。目前,离子通道阻断剂和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正式应用于临床,但有耐药性和部分不良反应;流感病毒吸附抑制剂、细胞一病毒膜融合抑制剂和反义寡核苷酸正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在体内外实验中有良好的抗病毒活性;RNA干扰在抗流感病毒方面具有诸多优势,已有实验证实小干扰RNA具有抑制流感病毒作用,可能成为新一代抗流感病毒药物。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探讨腹腔感染合并肝功能障碍(LD)的临床特点及其对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397例腹腔感染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LD分为LD组(193例)和非LD组(204例),对比分析两组病人的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 LD组病人实施机械通气、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和腹腔开放疗法的比例相对更高,肠内营养(EN)开始时间相对较晚,肠外营养(TPN)使用时间更长,与非LD组病人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D组死亡病人血清总胆红素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和谷氨酰转肽酶的入院时检测值及住院期间最高值均高于存活病人,且其高胆红素持续时间相对更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D组病人ICU时间、住院时间、60 d病死率、总病死率均高于非L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分析发现,LD组病人60 d累积存活率低于非L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结论 腹腔感染病人合并LD导致住院时间延长、病死率增高;早期控制感染源、实施EN和维护重要器官功能可能是治疗腹腔感染合并LD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2(TLR2) rs3804099和rs3804100基因多态性与胃癌和EB病毒相关胃癌(EBVaGC)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选用185例EBV阴性胃癌(EBVnGC)组织、41例EBVaGC组织以及100位健康人群外周血标本作为研究对象,采用PCR结合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技术检测TLR2 rs3804099与rs3804100的基因多态性。结果:TLR2 rs3804099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胃癌组与健康对照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617,P=0.018;χ2=6.467,P=0.011),胃癌组C等位基因频率及C等位基因携带者频率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χ2=6.467,P=0.011;χ2=4.444,P=0.035),且与野生TT型相比,CC基因型可增加胃癌的发病风险(OR=3.554, 95%CI=1.179~10.715)。TLR2 rs3804100位点的各基因型频率、C等位基因及C等位基因携带者的频率在胃癌组和健康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LR2 rs3804099与rs3804100位点的各基因型频率、C等位基因频率及C等位基因携带者频率在EBVaGC和EBVnGC两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LR2 rs3804099基因多态性可能与胃癌发病风险有关,C等位基因可能为胃癌的危险因子,携带C等位基因可能增加胃癌的发病风险。TLR2 rs3804099与rs3804100基因的多态性与EBVaGC的易感性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98.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临床常见的症候群,发病率高,占消化专科门诊的1/3以上,约50%的病人有胃肠运动功能障碍,经胃动力药物治疗仅有部分病人症状得到控制或缓解。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也没有统一的治疗方法。大量资料表明,FD 常常伴有明显的精神心理障碍与抑郁、焦虑有密切关系。基于此,我们采用胃动力药多潘立酮及抗抑郁药帕罗西汀联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30例,获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9.
正"世界腹腔学会(WSACS-the Abdominal Compartment Society)"始建于2004年,原名"世界腹腔间隙综合症学会(World Society of 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此后为了拓展学术涵盖范围,更名为"世界腹腔学会"。该学会旨在促进腹高压(IAH,Intra-abdominal hypertension)、腹腔间隙综合症(ACS,Abdominal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淋巴结分拣是否有助于提高纳米炭导航3D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淋巴结分拣数目。 方法入选患者随机化分为淋巴结未分拣组与分拣组,进一步根据病理分期及胃癌根治术式实施亚组分析,比较组间淋巴结清扫数目,同时比较围手术期安全性与随访存活率。 结果共纳入147例患者,其中淋巴结未分拣组58例、淋巴结分拣组89例,两组患者的基线特征一致。所有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214.8±55.6)min,术中出血量(128.7±106.0)ml,术后并发症12例次(7.5%),围手术期二次手术率1.3%,术后住院时间(11.5±3.7)d,平均随访时间(15.1±6.9)个月,两组均无死亡。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安全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淋巴结分拣能够显著提高Ⅰ期胃癌的淋巴结清扫数目[(29.0±12.3)枚比(24.1±7.8)枚,P=0.04],也能够显著提高根治性全胃切除术中的淋巴结清扫数目[(31.3±11.2)枚比(25.1±7.6)枚,P=0.02]。 结论淋巴结分拣有助于提高纳米炭导航3D腹腔镜下Ⅰ期胃癌与根治性全胃切除术的淋巴结清扫数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