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1篇
  免费   122篇
  国内免费   59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12篇
妇产科学   38篇
基础医学   110篇
口腔科学   38篇
临床医学   331篇
内科学   201篇
皮肤病学   49篇
神经病学   32篇
特种医学   44篇
外科学   60篇
综合类   460篇
预防医学   187篇
眼科学   16篇
药学   202篇
  2篇
中国医学   247篇
肿瘤学   67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131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124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101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观察云药七龙天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大鼠Nrf2和DJ-1的影响。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对照组、七龙天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气管注入脂多糖加熏香烟方法诱导COPD模型,正常组注入生理盐水。七龙天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给予七龙天0.35、0.7、1.4 g/kg,阳性对照组灌胃孟鲁司特片13 mg/kg。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肺泡灌洗液中有核细胞数、肺功能指标、血清和肺组织匀浆中的Nrf2和DJ-1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肺泡灌洗液中有核细胞数显著增加(P<0.05),肺功能减弱、血清和肺组织匀浆中的Nrf2和DJ-1水平降低(P<0.05);给予七龙天药物治疗后,大鼠肺功能改善,Nrf2和DJ-1水平逐渐升高,并呈现出剂量依赖性。与模型组比较,七龙天中、高剂量组血清Nrf2和DJ-1的水平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七龙天可以通过调节Nrf2和DJ-1水平改善机体氧化应激平衡,从而对 COPD大鼠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关于糖尿病(DM)患者并发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相关因素及治疗措施。方法选取该院门诊于2009年2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132例DM并发CAP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6例。研究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两组的疗程均为10 d。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病原体清除率。同时选取同期入院的100例DM患者不伴有CAP(DM非CAP组),与DM患者并发CAP(DM伴CAP组)进行比较,分析导致DM患者并发CAP的危险因素。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9%,对照组为72.7%,两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病原体清除率为96.0%(48/50),对照组为81.6%(40/49),两组差异显著(P<0.05);DM伴CAP组相较于TDM非CAP组在高龄(>65岁)、存在肺部基础疾病、病程长且易反复发作、DM病史>10年,糖化血红蛋白(HbA1c)>8%、重度吸烟、白蛋白<25 g/L、高脂血症、院外使用制酸剂>1 w及院外联合使用抗菌药物(>3种且>1 w)等方面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高龄(>65岁)、存在肺部基础疾病、病程长且易反复发作及HbA1c是DM并发CA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DM合并CAP患者,应用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临床疗效可观,病原体清除率高,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DM病史、存在肺部基础疾病、病程长且易反复发作是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可通过降低血糖及积极治疗肺部基础性疾病以降低发病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63.
韩颖  史欣  刘青蕊  李来有 《山东医药》2012,52(17):63-65
目的探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事件相关电位(ERP)-P300在不同程度血管性认知障碍(VCI)患者中的应用比较。方法将150例脑血管病患者分为3组,无认知障碍(NCI)组、无痴呆的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组、血管性痴呆(VD)组各50例。检查3组MMSE、MoCA及P300,观察其结果并进行比较。结果①随认知障碍程度加深,各检测指标阳性率逐渐增高。MMSE不能检出VCIND患者;MoCA、P300潜伏期可检出大部分VCIND患者,但MoCA在NCI患者中可出现假阳性。P300波幅可检出部分VCI患者,但假阴性过多。②随认知障碍程度加深,MMSE、MoCA评分逐渐降低,P300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P均<0.01)。结论 MMSE、MoCA、P300均随认知障碍程度改变,MoCA、P300潜伏期对VCI更加敏感,可作为认知障碍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男性2型糖尿病(T2DM)患者骨密度(BMD)的变化及相关因素。方法男性T2DM患者68例,均测量身高、体重、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和骨密度。并根据BMD分为骨量正常组,骨量减少组,骨质疏松(OP)组进行比较。结果 (1)男性T2DM患者骨量减少的检出率为48.5%,OP的检出率为22%。(2)与骨量正常组相比,骨量减少组及OP组受检部位骨量明显下降(P<0.01);与骨量减低组比较,OP组L2、大转子(Troch)处的骨量下降不明显,未发现统计学差异(P>0.05)。Ward三角处的骨量在各组均明显低于其他受检部位。(3)与骨量正常组比较,骨量减低组的HbA1c明显升高(P<0.01)。(4)年龄和Neck的骨量呈负相关,BMI是维持骨量的有利因素,IGF-1及IGF-BP3、病程与骨量无明显相关性。结论男性T2DM患者骨量减少及OP的发病率高于流行病学调查的男性正常人群发病率。随着年龄增加,应定期对男性T2DM患者股骨BMD进行筛查。血糖控制水平对男性T2DM患者OP发病早期有重要影响。男性T2DM患者的BMI应维持在适当水平。骨量减少是糖尿病基础病变的一部分,性别的差异可能影响血清IGF-1在男性T2DM患者骨代谢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5.
目的基于短时RR间期的非线性分析,探索预报室速和室颤(VT/VF)发生的某些先兆信息。方法采用逐点多尺度熵(PPMSE)和加权集成多尺度熵(WIMSE)方法分析了78位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记录的VT/VF事件发生前10min左右的135个RR间期序列(VT/VF序列)的多尺度熵分布,并与同一患者正常窦性节律的对照(CON)序列进行比较;按VT/VF发生前1min VT/VF序列心率均值是否大于CON序列心率均值的20%,将数据样本划分为心率显著增加(SI_HR组)和心率未显著改变(nSI_HR组)两个子样本组,并讨论了其多尺度熵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CON序列相比,VT/VF序列的PPMSE和WIMSE明显减小,WIMSE分析性能优于PPMSE(尺度9,PPMSE的P值0.05;尺度3,WIMSE的P值0.005);SI_HR组VT/VF序列的多尺度熵较CON序列减小更明显,提取的复杂性指数(CI)存在显著差异(在1~10尺度范围,PPMSE的P值=4.4×10-5,WIMSE的P值=8.5×10-7)。结论基于短时HRV信号多尺度熵可作为预测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有效特征,对预防潜在性致命性心律失常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构建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与细胞渗透肽(PEP-1)融合蛋白,探讨其对脑缺血再灌注(I/R)后神经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方法 构建IL-1 RA与PEP-1融合基因,通过诱导表达和分离纯化,制备IL-1 RA-PEP融合蛋白.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断模型(MCAo),形成I/R损伤,静脉注射IL-1 RA-PEP,24 h后检测其在大鼠脑组织的分布,以及脑组织梗死体积,炎性细胞浸润和神经细胞凋亡情况,并分析相关凋亡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IL-1 RA-PEP融合蛋白具有拮抗IL-1的生物学活性,其能有效地渗透进入I/R大鼠脑组织.给药24 h后,缺血半球脑梗死体积和神经细胞凋亡数量减少,胱天蛋白酶(caspase)3和9等凋亡蛋白表达水平下降,同时Bcl-xL抗凋亡蛋白表达水平升高.结论IL-1RA-PEP融合蛋白能有效地渗透I/R大鼠脑组织,通过对相关凋亡蛋白的调控,抑制了I/R后脑组织神经细胞凋亡,对I/R损伤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7.
静脉给予化疗药是治疗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虽然经中心静脉给药已应用于临床,但经外周静脉给药因其使用器材少、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等特点,仍得到广大医护界的认可,且为病人减轻经济负担,受到大多数患者的欢迎,确实为既经济又有效的给药好途径。但是,外周静脉点滴治疗发生的并发症也不少。我们对肿瘤病人静脉点滴化疗并发症的发生机理、后果、临床护理、预防及治疗工作进行了探讨,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8.
上海市浦东新区2012-2013年病毒性腹泻检测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2012-2013年间常见病毒性腹泻的病原学特征,为腹泻病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2-2013年上海市浦东新区14家监测医院腹泻患者的粪便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轮状病毒、诺如病毒GⅠ型、诺如病毒GⅡ型、星状病毒、扎如病毒和肠腺病毒.结果 共检测粪便样本4 214份.1 255份样本检出至少1种病毒核酸,核酸阳性检出率为29.78%.轮状病毒、诺如病毒GⅠ型、诺如病毒GⅡ型、扎如病毒、星状病毒以及肠腺病毒的检出率分别为7.6%、1.4%、18.6%、1.6%、1.5%和1.1%.各年龄组均有病毒检出,其中年龄最小的为1岁,最大为92岁,分别为感染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病毒性腹泻感染不存在男女差异,但不同年龄组的病毒性腹泻感染有差异.不同病毒病原的感染存在不同的高峰期,但主要集中在秋冬季.结论 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是浦东地区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应该加强对病毒性腹泻的监测,尤其是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  相似文献   
69.
目的:建立参芪肺宝颗粒(黄芪、太子参、胆南星、僵蚕)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方中黄芪、太子参、胆南星、僵蚕四味药。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黄芪甲苷进行定量测定,采用C18 Dim(mm)250×4.6色谱柱,乙腈—水(32:68)为流动相,蒸发光散射检测。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太子参总皂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TLC斑点清晰,分离效果较好,阴性无干扰。黄芪甲苷在1.008~8.064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7,太子参总皂苷在9.77~34.19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0,2个待测成分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45%(RSD3%)。检查结果均符合颗粒剂要求。结论:薄层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简便,专属性强,所建标准可用于参芪肺宝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等对出血性脑卒中后脑损伤和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检测103例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血性脑卒中组)血清TGF-β1、NSE水平并与68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比较,以3个月Barthel指数评分为临床预后指标,各因素进行单因素与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出血性脑卒中组患者急性期血清TGF-β1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NSE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单因素分析,TGF-β1、住院天数为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好的因素。NSE高、意识障碍程度重、出血量大、入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高、空腹血糖高、外周血白细胞计数高、发热、最高体温高、患者年龄大、合并感染者神经功能恢复差。多元回归分析,血清TGF-β1、NSE、出血量、意识障碍程度、入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影响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预后。结论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血清TGF-β1明显下降;重症患者NSE显著增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